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继成 《海洋渔业》1988,10(4):178-178
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自1985到1987年,累计放流3厘米长的虾苗16亿尾。三年来秋汛累计回捕放流对虾4000多吨,产值1亿多元,回捕率占10%,为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林源  梁毅峰 《水产科学》1999,18(5):46-47
根据近几年我省有关部门为提高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而采取得一系列积极措施,对海洋岛渔渔场中国对虾的增殖技术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学》2005,24(7):28-28
从2005年5月底开始,在辽宁省水产种苗管理局组织下,大连市开展了对虾和海蜇的人工增殖放流。在海洋岛渔场放流人工对虾苗4.5亿尾,占全省放流量的80.4%,其中广鹿岛和王家岛附近海域放流1.1亿尾,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在海岛放流对虾;放流海蜇苗种为2500万头,其中庄河尖山海域10130万头,瓦房店西杨乡海域1500万头。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学》2004,23(2):19-19
20 0 3年辽宁省在海洋岛渔场放流中国对虾苗种 4亿尾 ,其中大连地区放流虾苗 3 2亿尾。同时还在大连金州区和庄河市两地采取增殖管理办公室和村、镇共同投资的办法 ,放流日本对虾苗 3478万尾。其中金州杏树屯海域放流 1811万尾 ,庄河海洋村放流 16 6 7万元。据初步统计 ,秋汛生  相似文献   

5.
<正> 江苏省启东市放流增殖对虾资源收到显著成果,原来没有对虾资源的吕四渔场和长江口渔场,目前已形成年产40吨对虾的资源量。从1985年开始,启东市在江苏省海洋渔业指挥部和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根据对虾的生长特性,利用沿海水域肥沃的水质、适宜的水  相似文献   

6.
<正> 黄海北部的海洋岛渔场是辽宁省的近海渔场,历史上该渔场的对虾年产量曾高达4991t(1973年),80年代初对虾年平均产量下降到200吨,是历史上的最低水平。为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开展虾类的人工增殖放流,增加资源量,是被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所证明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 广东省沿海对虾资源增殖工作起步较晚,但自1985年以来在沿岸10多个港湾、河口海区已人工放流对虾苗8亿多尾,其中2.5亿余尾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1989年前共放流5亿多尾,其中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的7847万尾)。下面就广东沿海人工放流虾苗增殖对虾资源的效益进行初步探讨(因1990年虾汛期未结束,分析研究放流的数据用到1989年。见表1)。  相似文献   

8.
省水产学会资源组于1984年11月14——16日在营口市召开了增殖学术讨论会。12个科研、教育、生产和管理部门的38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文章12篇:关于增殖中几个问题的探讨;辽东湾渔业资源的增殖问题;放流增殖是恢复海洋岛渔场资源的一项有效途径;关于对虾增殖问题讨论;辽东湾对虾放流初步实验;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以来,在广东沿岸十多个港湾、河口海区,已人工放流对虾苗8亿多尾,其中标粗到体长3厘米以上放流的2.5亿多尾。1989年前全省共放流虾苗5亿多尾,其中3厘米以上有7千多尾(见表1).现就广东海区对虾资源增殖的效益怍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齐鲁渔业》2010,(1):60-60
2009年,我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增殖资金7447万元,共放流各类海洋水产苗种28亿单位,放流品种达19个,海洋渔业资源增殖在山南浒苔旺发及赤潮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仍取得了显著增殖效益。据沿海七市不完全统计,至11月底,全省累计投入增殖资源回捕渔船31374艘次,回捕总产量5.69万t,创产值14.02亿元,实现利润7.97亿元,  相似文献   

11.
辽宁近海渔场海蜇增殖放流的回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近海渔场海蜇放流经过1988-1993年、2004年在海洋岛渔场和2002年在辽东湾各渔场的增殖试验与2005-2006年的生产性增殖放流,探索了放流海域选择、放流时间和放流规格,跟踪监测技术,回捕效果检验等相关技术。笔者就海蜇增殖放流情况作系统回顾,并对其大规模发展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5月22日,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绥中等沿海六市一县同时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活动,标志着2014年全省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全面启动。全省计划放流中国对虾40.65亿尾,比去年34亿尾增加了6.65亿尾,增幅20%。其中渤海放流28.1亿尾,比去年增加2.1亿尾;黄海北部放流12.55亿尾,比去年增加4.55亿尾。辽宁省濒临的黄海和渤海海域是我国多种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是全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区和传统的捕捞作业渔场。近年来,由于受长期过度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障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黄渤海海域一直将中国对虾作为传统增殖放流品种,20年来累计放流中国对虾200亿尾,回捕对虾2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渔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对虾杆  相似文献   

14.
秋汛对虾渔获量预报是为渔业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在海洋鸟渔场开展对虾增殖放流的进程中,积累了渔获量预报的系统资料,不断总结完善了预报方法,并在每年秋汛做出渔获量预报,有效地指导了增殖放流对虾的回捕生产。  相似文献   

15.
海洋增殖渔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海洋增殖渔业发展较快[1],沿岸和近海渔业生产的出路在于发展增殖渔业已成为共识[2].作者根据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se)放流增殖工作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发展增殖渔业过程中的决策、科研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渔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佟万金李培军(丹东市渔业指挥部118000)(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从1985年至1992年共放流平均体长3cm以上对虾种苗97亿尾,回捕增殖虾17900多吨(包括...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学》2008,27(9)
2008年6月17—18日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局在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3个放流点,将暂养18~19 d,平均体长已达28.6 mm的2亿尾中国明对虾放流入海。经测算暂养成活率达67%。中国明对虾虾苗于5月30日—6月2日验收入暂养池后,暂养管护人员按照“2008年中国明对虾放流暂养操作规程”,认真搞  相似文献   

18.
林军  李培军 《水产科学》1997,16(3):11-14
为提高海洋岛渔场中国对虾的回捕率,我们在黄海北部石城岛海域进行了放流中国对虾仔虾(体长10mm)的试验。测定了运输途中死亡率和突然死亡率,并进行了3次海上跟踪调查,估测放流后的相对资源量。本文报导了这次试验结果,并探讨了当前提高放流对虾回捕率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渔业信息》2009,(1):30-30
本刊讯:近几年来,山东省十分重视海洋牧业增殖放流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2008年山东省投人海洋放流增殖资金6257万元,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3970万元,增加370万元,增殖品种达18个,放流量达23.9亿尾,四年累计放流67.8亿尾,年均增殖放流率达62.3%。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王照杰站长介绍通过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20.
一、国内外对虾放流增殖简况 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濑户内海在70年代初期,对虾产量仅为466吨,尔后通过每年向海湾投放虾苗1-1.5亿尾,到1975年使对虾产量上升到1230吨.我国渤海湾在80年代进行中国对虾人工增殖,把体长3厘米的虾苗放流入海,经70天左右可以生长到16厘米,回捕率达10%以上,据推算每放流工万尾虾苗,可增产对虾3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