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锯缘青蟹蜕壳不遂是影响青蟹养殖最为严重病害之一,经过养殖生产观察分析及防治试验,认为该病主要由水环境突变(如:池水盐度突变)、病菌感染引发,蜕壳不遂也与青蟹特殊生理特性有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汕头市海水池塘养殖锯缘青蟹的病害调查,发现病害的种类有:呼肠孤病毒病、弧菌病、黄斑病、黑鳃病、蟹奴、纤毛虫病、黄水病、芒病、饱水病、蜕壳不遂病、线虫病等。通过调查。掌握了青蟹病害发生流行的基本规律,确定了青蟹病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忠文 《科学养鱼》2007,(11):49-50
一、2006年梭子蟹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主要疾病有纤毛虫病、蜕壳不遂、乳化病、烂鳃、不明原因死亡等。纤毛虫病:水质败坏,长时间不能蜕壳,大量纤毛虫附着在甲壳和附肢表面;蜕壳不遂:蟹不能按自然节律蜕壳,延长蜕壳时间,在蜕壳过程中发生死亡。与蟹缺氧和营养不良有关。细菌性的烂鳃病:池塘底质恶化,台风期池塘水体中大量泥沙的侵害造成鳃丝受伤,  相似文献   

4.
养殖锯缘青蟹病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台州是全国主要青蟹养殖区之一,2006年台州市青蟹养殖面积8941.8公顷,产量1486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随着青蟹养殖面积的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来,台州市三门、温岭等地连续发生养殖青蟹大规模死亡事件,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为掌握青蟹病害流行情况,更好地解决锯缘青蟹养殖病害问题,我们承担了台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锯缘青蟹重要病害的防治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靠蜕壳而不断生长,每次蜕壳期间河蟹能增重50%~90%,因此想要养出大规格和高品质河蟹,必须重视成蟹养殖过程中每次的蜕壳管理。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饲料或者养殖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河蟹蜕壳不遂发病率逐渐增加,蜕壳期间的死亡占到养殖伤亡量的80%。如何防治河蟹蜕壳不遂并加强河蟹蜕壳期的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一、成蟹蜕壳不遂的原因蜕壳不遂既是一种疾病也是一种现象,说它是一种疾病,是因为蜕壳不遂是由于河蟹机体缺乏某些营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报道了由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环境变化引起的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有弧菌病、丝状细菌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病害有白芒病、黄斑病、水肿病和蜕壳不遂症。  相似文献   

7.
河蟹疾病是影响池塘养蟹产量的一个不利因素,现将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作以下介绍,供养殖户参考。一、蜕壳不遂:在养殖中后期成蟹(每只0.1kg以上)易发生蜕壳不遂。河蟹背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背甲上有明显棕色斑点,常因不能蜕去旧壳而死亡。该病可能与缺乏钙质有关,在养殖中可采用如下方法防治:①全池泼洒生石灰,每月2次,每次每亩水深1m用生石灰10~20kg。②饲料中添加贝壳粉与麦粉拌和,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比例,一般经5~7天就可收到良好效果。二、黑鳃病:成蟹的鳃部受感染而变色,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色或黑色,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大 ,浙江省沿海的青蟹养殖发展很快 ,但是 ,疾病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 ,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宁波市沿海是浙江省最主要的青蟹养殖海区 ,以下是该地区青蟹的主要疾病种类及防治措施。一、主要疾病种类目前危害宁波地区养殖青蟹的主要疾病为“黄水病”、黄黑斑病、长毛病和脱壳不遂等。1.“黄水病”青蟹“黄水病”在每年的5月至10月均可发生 ,有两次发病高峰 ,一次是5月下旬至6月初的梅雨季节 ,另一次是9月至10月。宁波地区各地都有发生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病蟹消瘦 ,体色暗 ,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  相似文献   

9.
<正> 河蟹是伴随每一次正常蜕壳而生长的。人工养蟹改变了河蟹生长的自然规律和天然环境,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蜕壳不遂死亡。特别是开春后幼蟹生长时的第一次蜕壳,因患烂肢、腐壳、水霉等复合病症导致幼蟹蜕壳不遂而大批死亡。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研究,总结了导致蜕壳不遂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殖河蟹,由于放养的河蟹数量多,密度大,很容易发生病害。河蟹受到病害侵袭后,轻则影响它的正常生长,重则可致其死亡,降低产量和效益。因此,做好河蟹病害的防治工作,在池塘河蟹养殖生产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从今年我县的池塘养蟹生产来看,河蟹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何玉贵 《科学养鱼》2005,(11):52-52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肉质鲜美,卵巢更具美味,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也是向海外活运远销创汇的海产品。近年来,对虾养殖业滑坡,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而青蟹易养殖,东南沿海各省、市掀起了青蟹养殖高潮,青蟹苗种供不应求,天然苗种不稳定,价格高,而大量生产苗种十分困难,制约了青蟹养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苗过程中病害多。笔者多年来从事青蟹育苗技术研究,在保证生物饵料的基础上,只要控制好青蟹育苗各阶段的病害,就完全可以生产大量的青蟹苗种。现将这些年来在青蟹育苗过程中防治病害的方法总结如下,供从事此类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1995年开始,浙江省台州市养殖泥螺出现零星死亡的现象,1996年死亡面积扩大,平均亩产量下降,到1997年病害达到高峰,个别滩涂甚至颗粒无收。极大地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泥螺养殖生产出现严重萎缩。笔者根据我地几年来泥螺养殖的现状,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初步探讨养殖泥螺的死亡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供同行参考。 (一)养殖泥螺发生死亡的阶段及症状: 1.泥螺苗种放养半个月内发现死亡放苗后或不见苗种,是因为苗种不能钻潜泥中而被潮水冲走,有些滩涂苗种放养3-4批,效果仍不理想。 2.清明多雨季节(4~5…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以其摄食性强、生长速度快、广盐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南北方治海海水、半咸水、淡水进行大面积养殖,近年来,赣榆县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其对虾病害发展也愈来愈严重。主要病害有红体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软壳、黑鳃、白斑病等,其中对养殖危害比较严重的是白斑病。笔者根据近几年赣榆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以及发病情况,采用中西药配合的防治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河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在养殖河蟹过程中,必须重视病害的防治。现就常见的几种病害和防治方法作一简介。1、细菌性疾病 病因:在运输、放养及生产过程中遭机械损伤或感染致病细菌所致。 病症:病蟹腹部及腹肢腐烂,肛门红肿,食欲减退,活动迟缓,逐至昏迷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用1ppm的土霉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15.
青蟹养殖生产实践中,主要有以下3种病害发生率较高,但只要采取积极预防措施,亦可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1 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着综合症 该病可发生于青蟹幼体阶段,也可发生在成体阶段。该病具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的特点。1.1 病症 发病初期,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体表粘液有滑腻感。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钟形虫、累枝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丝状藻。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导致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生长发育停滞,不蜕壳,体质虚…  相似文献   

16.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8,25(9):16-18
青蟹疾病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从增强青蟹体质、提高自身免疫抗病力入手,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创造优良养殖环境,减少减轻疾病发生,使青蟹养殖能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现将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河蟹属甲壳动物,生长是靠一次次地蜕壳来完成的。河蟹能否顺利蜕壳取决于内外环境。蜕壳不遂,就会使河蟹死亡,造成养殖损失。养殖者应根据河蟹的习性,采取促进河蟹蜕壳的有效措施,确保养殖成功。1改善水质,营造顺利蜕壳的外部环境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军曹鱼海水网箱养殖中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内容包括:养殖海区的选择;网箱的准备;鱼种的放养;日常的饲养管理;淋巴囊肿病和弧菌病的防治;安全生产等。  相似文献   

19.
5月中下旬是淡水白鲳色种渡过越冬期进入成鱼养殖季节。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在成鱼养殖期间,基本上没有病害发生.但在放养初期,由于淡水白鲳鳞细小、易脱落,拉网运输过程中容易受伤,放养水域水温又较低,易患白皮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病初期,病鱼腹部两侧、背鳍基部及尾柄部体表轻微发白,发白之处鳞片脱落,游动迟缓,离群独游。严重时病鱼身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或侧躺水面或头朝下尾朝上,不久即死亡。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对淡水白鲳鱼种危害较大.常引起大量死亡。为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白皮…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防治中国对虾聚缩虫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虾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发展养殖的“瓶颈”之一。病害防治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实际生产中,胡乱用药,用禁药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如何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此病迫在眉睫。本文就中草药对中国对虾感染聚缩虫的治疗效果作了初步研究,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对虾的聚缩虫病是对虾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对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感染细菌病,继而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