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25(5):39-40
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较为复杂 ,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鲵吐食行为时常发生。生产实践证明 :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便可形成习惯性 ,这样不仅浪费饵料 ,污染水质 ,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身体消瘦虚弱 ,还易感染其它疾病 ,如大鲵亲本发生吐食行为时 ,可延缓大鲵性腺的成熟而直接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 ,在人工养殖大鲵过程中 ,应及时预防大鲵吐食的发生 ,现将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别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1环境因素1.1.1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  相似文献   

2.
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吐食时有发生,生产实践证明:诱发大鲵吐食不外乎由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病理因素等引起,发现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便可形成习惯性吐食,这样不仅浪费饵料,污染水质,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身体消瘦虚弱,还易感染其他疾病。为预防大鲵吐食的发生,现将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别介绍如下,以供养鲵同仁参考。一、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环境因素(1)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在较为潮湿的深山密林的溪流间,水源为天任何污染的山泉水,水质爽活,最适宜大…  相似文献   

3.
大鲵烂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鲵又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大明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人们近年来养殖的热点,在进行人工养殖大缩的过程中,大鲵烂尾病是常见疾病之一。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1、水质的影响: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清新,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缩的水质容易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今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2‘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人工建造的养貌场,难以达到野生B然环境条件的要求,特别是新的养眼地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病害发生日渐严重,已成为大鲵升级养殖的瓶颈,自2010年在陕西汉中、四川绵阳等地发生了大面积的大鲵感染蛙病毒事件,给大鲵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将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病理特征及预防措施分析、归纳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大鲵感染蛙病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鲵摄食量减少,食欲降低甚至完全没有食欲,某些患病大鲵还发生吐食的情况,体表分泌大量的黏液,活动减少,躺卧在池底,并在患病后的5~10天内死亡。感染蛙  相似文献   

5.
大鲵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珊 《内陆水产》2001,26(6):33-33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大鲵性成熟晚,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加之滥捕现象严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必须大力开展人工养殖。近年来,全国各地已报道的有30余家生产科研单位先后建立了养殖场,对大鲵进行人工养殖和繁殖。随着人工养殖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大鲵病害逐渐增多,危害也逐渐加大。以下是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的大鲵病害。1 腐皮病腐皮病是对大鲵人工养殖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传播速度较快。由于人工养鲵的水质易受污染,水…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喜食饵料的选择成了大鲵养殖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大鲵养殖中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或冰冻饵料,包括鱼、沼虾、昆虫幼虫、鸡肉、猪肝等。我们根据养殖场常用的饵料,筛选出麦穗鱼、沼虾、鳙鱼肉和虹鳟鱼肉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大鲵对四种饵料的喜食率,寻求大鲵喜食饵料,以减少饵料浪费,降低养殖成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养殖高密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大鲵人工养殖年限的延长,大鲵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给大鲵养殖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如大鲵虹彩病毒病、大鲵蛙病毒病等,由于大鲵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没有预防病毒病的相应有效疫苗制剂,所以给大鲵的人工集约化养殖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非常大。本文主要介绍大鲵病毒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对大鲵病毒病的防控体会,希望给广大大鲵养殖者带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大鲵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广泛用于大鲵的人工养殖过程,亲本的繁殖能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养殖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对于大鲵而言,雌性的繁殖性能对于养殖场养殖规模的发展和壮大尤为重要,雌性大鲵的繁殖性能是决定大鲵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雌性大鲵繁殖性能高,可在短暂的2~3年内增加养殖场的饲养规模,进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雌性大鲵繁殖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3,(1):57-57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看水养鱼的养殖户看到养殖池水很清,常常以为不用换水。有经验的鳜鱼养殖户发现。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吐食(捕食后又将饵料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因为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  相似文献   

10.
在鳗鱼养殖中,鳗鱼“咬食”(吐料)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咬食”既导致饲料效率下降,养殖成本增加,又严重污染水体,引发其它病害发生。引起鳗鱼“咬食”有多方面原因,所以养殖中鳗鱼出现“咬食”,一定要对整个养殖环境,包括水源、日常管理、饲料搅拌、平常用药(特别是口服药)以及苗种质量等进行全面考虑,找到病源所在,进行有效防治。现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理论知识,针对鳗鱼“咬食”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如下归纳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意见。一、养殖水环境因素(1)水源以福建北部山区为例,大多数鳗场使用山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