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进行了棉花撒盖麦糠试验,探讨其对棉苗增温保墒,防止雨迫,抑制棉蚜发生危害等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1、棉花沟播撒盖麦糠有明显的保墒作用,播种后10天、20天调查,棉苗根区0~5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0.7%和0.9  相似文献   

2.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同一果园台湾软枝杨桃(20年树龄)和荔枝乌叶品种(15年树龄)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从杨桃根区不同样品检测到25 ~32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i13:0,11:0 3OH,14:0 2OH;荔枝根区检测到23~40种微生物PLFAs,特有PLFAs为:16:0 3OH,i18:0,i12:0,12:1 AT11-12,a14:0.杨桃根区由PLFAs指示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和特征脂肪酸16:0(细菌)、18:1w9c(真菌)、10Me16:0(硫酸盐还原细菌)含量大小:距植株1.0m土壤≈1.5m土壤>0.5m土壤;而荔枝根区Simpson指数和以上各种菌特征脂肪酸含量大小为:距植株1.0m土壤>0.5m土壤≈1.5m土壤.脂肪酸10Me17:0(放线菌)和16:1w5c(甲烷氧化菌)含量在杨桃根区无水平分布上的显著差异,而在荔枝根区则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土是根土是棉花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生长发育的场所。土壤条件适宜与否,对棉花个体发育和增产潜力影响很大。棉花是深根作物,主根竟可深入土层2—3米,侧根可达1米左右,其根系多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内。因此,它需要深厚平整,肥沃疏松,水分适宜的棉田。在一些贫瘠的土壤和浅耕的棉地,往往可以看到侧根生长过浅,局限于犁底层之上,主根碰到坚实的犁底层被迫卷曲,骤然变细的现象。据我们一九七八年调查,棉地深耕6寸的比深耕3寸的单株大型侧根数多3.9根。据原我省彭泽棉花试验站从深耕0.6尺、0.8尺、1.6尺、2.4尺的棉田中测定棉根生长情况,随着耕作的加深,主根增长,增粗,侧根增多,增长(见表一)。棉花只有深厚肥沃的土壤,才有良好的根系,从而吸收较多的肥水,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瑞昌县横立山公社,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该地区植棉土壤主要是灰潮土类,对灰潮土棉株氮、磷,钾吸收利用与分配进行研究,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合理施肥。材料与方法1987年在仙桃市长墒口区灰潮土上进行试验,耕层(0~20厘米)的土壤农化性状列于表1。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雁冰  薛泉宏 《玉米科学》2009,17(4):107-111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研究3个施氮量水平对不同栽培模式玉米根区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施氮能大大促进覆膜玉米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及覆草模式真菌数量的增加。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受玉米根系的影响,根外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主要受施氮量的影响。施氮能缩小常规模式玉米根区与根外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差异,增大常规模式玉米根区与根外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差异,还能缩小覆盖模式玉米根区与根外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根外,但施氮量较高(240 kg/hm2)时,在覆膜和常规对照条件下土壤真菌数量及覆草模式下土壤细菌数量表现为根外高于根区。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方法“缩节安”是我国1980年新合成的一种棉花生长调节剂。我县81~83年从河北省沙城农药厂引入一批新产品,在永兴公东岸三队示范户李宗平的棉地上进行了小面积试验,82年在杨柳津等大队进行多点示范,83年全社进行大面积推广。其结果对棉花生长调节作用很佳,深受群众欢迎。具体做法是:在同一块棉地上划分四个面积相等的试验小区(0.092亩),重复一次,供试品种赣棉78—7,四周留有保护行,在同样的田间管理条件下,分别进行三个不同药液比例即50、100、150ppm 和清水(ck)作对照,喷药时间均在6月4日盛蕾初期喷一次。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喷药的平均比喷清水的株高矮17厘米,主茎节距缩短2.1厘米,果  相似文献   

8.
棉花采用滴灌法能准确地调节水和养份,以满足作物的需要。而作物需水量主要是作物底下土壤含水量和大气条件的函数,无机养料吸收量仅间接地与灌溉有关,它是作物生物量积累、植物器官渗透率和活动根区养料有效利用率的函数。在沟灌(Bassert等,1970)和喷灌(Halevy,1976)条件下,在阿卡拉(Acala)棉田研究了主要养料的吸收,这工作目的是研究在频繁的滴灌和无限制施肥下,高产棉花的氮、磷、钾的吸收方式.材料和方法在以色列的胡拉盆地,进行田间滴灌试验(Levin 和Meron,1980),选择以下两种对比的处理方式以监测主要养料的吸收情  相似文献   

9.
马艳 《中国棉花》2005,32(10):15
黄河流域棉区正常年份棉花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如果棉花生长前、中期遭遇不良气候影响如降雨频繁或低温寡照,往往会造成成熟期推迟,表现为早桃少、晚桃多,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两种药剂理想的催熟效果。200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了乙烯利和克无踪不同浓度混用对棉花的催枯催熟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剂及处理。20%克无踪水剂(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40%乙烯利水剂(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在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一熟春棉田进行,土壤沙壤,肥力中等。棉花品种为中棉所45,4月22…  相似文献   

10.
PG微生物土壤磷活化剂在棉花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福道 《江西棉花》2001,23(2):13-14
PG微生物土壤磷活化剂拌种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苗的株高、主根长度和干物重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棉花生育期喷施。能增加棉花单株果节数、结铃数等。从而促进棉花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根系是棉花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影响到棉花生长发育的状况。棉花苗期抗逆性差,极易受低温、干旱等恶劣气候影响。为此中国科学院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了拌种专用、滴灌专用棉花促根剂,以期提高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棉苗抗逆性。该产品由酶原激活剂、中间代谢促进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植物生理活性物质组成,可以激活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加速根细胞伸长的一系列生长代谢反应,促进棉花主根、侧根和根毛的形成和生长。本试验于2005年进行,主要是考查拌种专用、滴灌专用促根剂的田间使用效果,从而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1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棉花地膜覆盖后,因其增温保墒效应,有效地解决了北方棉区春季干旱多风,缺株断拢的问题。但是,由于苗期地膜下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温差过大,地上部分生长较快,抑制了根系的生长速度,特别是主根下扎速度极慢,根冠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棉花中后期倒伏早衰,不能很好的利用有效生长期,影响棉花的增产潜力。针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新余市1986~1988年进行了棉花泥浆播种试验。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试验方法。本试验设常规播种(对照)和泥浆播种两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1986年供试品种为岱15,试验面积各为0.75亩,肥力中下等。前作油菜,4月20日收割后整地作畦,厢宽120厘米,开好沟,随后泥浆播种处理的灌深水淹没畦面,浸泡3天,排干水于4月24日与对照同时播种,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种类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尿素、硫酸铵、硝酸钙3种氮肥等量氮投入在不同土壤全氮含量条件下(分别为0.67、0.71、0.86、0.93、1.30 g·kg~(-1))对棉花的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5种不同土壤全氮含量的土壤,副区为3种不同氮肥。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对棉株铃重和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全氮含量1.30 g·kg~(-1)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土壤全氮含量0.67、0.71、0.86 g·kg~(-1)处理,但与土壤全氮含量0.93 g·kg~(-1)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锌元素是棉花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对棉花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为了探讨在棉花上的使用效果,安排了本试验,试验品为98%的农用硫酸锌。1试验方法试验于2006年7月至10月在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高科技示范园进行。供试土壤为壤质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37%,速效氮68.28mg·kg-1,速效磷16.11mg·kg-1,速效钾124.51mg·kg-1。共设4个处理,每次喷施硫酸锌A)300g·hm-2,B)600g·hm-2,C)900g·hm-2,D)喷施等量清水对照(CK)。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小区面积58.8m2。供试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99B,密度为6万株·hm-2。硫酸锌分别在棉花蕾期、初花期、盛…  相似文献   

16.
只要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丰富,就能获得棉花高产。在乌兹别克喷四次矮壮素的土壤农化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必须施用钾肥。这种土壤的有效态钾的含量极低,其播种面积比喷三次矮壮素的大。这就要靠土壤的消耗适量,并提高该元素的含量。在这种土壤上,虽然施用氮肥和磷肥,但得到的棉花产量就是比较低。棉花、玉米、苜蓿长期栽培在不施钾肥或年施钾量低(50 kg/ha)时,导致植株有效态含量的降低。在这种条件下,破坏了棉花子房和棉铃形成时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因而形成的铃小,纤维和种子的品质差。试验(1980—1981年)在塔什干省扬基尤利地区“国际”集体农庄进行。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17.
卿静  柴金华 《中国棉花》2003,30(3):35-3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灌区近几年试验推广应用的棉花大田膜下滴灌技术 ,是国家发展节水灌溉四个重点之一的田间灌水过程中的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它的成功已在干旱地区条件类似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亦得到了社会的关注。1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主要特点1 .1省水。膜下滴灌是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将水通过滴灌系统及时向作物根区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 ,由过去浇地变成现在的浇作物 ,从而可避免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 ;同时在地膜覆盖条件下 ,土壤水份蒸发大大减少 ,因而节水效果显著。 2 0 0 0年在全师五个团场调查滴灌面积 960 9.2 …  相似文献   

18.
我们植棉组是一九七二年开始成立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连续几年试验推广棉花育苗移栽、研究移栽棉花的生长特点,探索棉花高产规律,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我们全组140亩棉花全部育苗移栽,预计亩产在250斤左右,其中53亩丰产田可望达到300斤。一、产量结构几年来,我们植棉组移栽棉花产量稳定在二、三百斤,从产量结构上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相对稳定的密度。我组移栽棉花每亩株数一直稳定在四千株左右。一九七三年为四千一百五十株,一九七四年四千二百株,今年四千株。(二)比较低矮的植株和较多的单株铃数。一九七三年与一九七六年株高均控制在82厘米左右,留果枝12~14个,主茎节间长度5~6厘米。单株成铃一九七三年24.7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对棉花生育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用地养地、培肥地力的一种好方法,已被科研和生产所证实。但玉米秸秆还田后,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效应如何?为此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进行。品种为陕1155。试验处理设:每公顷玉米秸秆15000公斤、7500公斤和对照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7m2。棉花5行区,等行距露地直播,每公顷9.0万株。玉米秸秆铡为8厘米,按处理均匀撒施,翻压28厘米土中,并行冬灌。2 结果与分析2.1 对棉花前期生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还田数量不同,棉花生育亦有明显差异。秸秆还…  相似文献   

20.
翟洪民 《江西棉花》2005,27(2):40-40
旱地棉田没有水浇条件,可利用碳铵易被土壤吸附的特性.结合耕翻整地集中一次分层施人土壤.这种方法叫一次性双层底肥法.群众称之为“旱棉施肥一炮轰”。具体做法是:耕翻整地时.把全部有机肥和生育期间施用的氮磷化肥总量的80%撤于地表.及时耕翻犁底层(距地面15厘米左右).耕耱平整,再用耧把其余20%化肥施进去,深度5—7厘米,注意不要接触种子。这样方法对棉花可做到壮苗早发.蕾花期根系下扎.吸收下层养分.盛花期结合下雨适时追补.就可达到丰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