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红锥种源多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7个育苗点进行10个红锥地理种源的育苗试验研究,进行了种源种子千粒重、苗高在种源和育苗点的变异性分析,10个种源间在千粒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而各育苗点间的苗高存在极显著差异。对种源来源地概况、种源种子千粒重与种源平均苗高,育苗试验点概况与苗高等各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种源种子千粒重与种源的平均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苗高与种源来源地的经度、年均温、年降雨相关不显著;苗高与年均温、1月均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各育苗点的年降雨、湿度、极端高温、7月均温与苗高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樟树种源/家系苗期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苗高、地径、枝下高、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在枝下高性状上无显著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各性状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苗高、枝下高、冻害各性状值,高于富阳种源(Ck)的家系分别有125、95、88、108个,低于富阳种源(Ck)的分别有56、86、93、73个。苗高与种源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冻害与纬度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枝下高与纬度显著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负相关;苗高与冻害极显著相关,与地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影响甘肃中部地区河北杨树高生长8个因子的通径分析,探讨了各因子对树高以及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海拔、年龄、年均温与树高的相关系数(R_1,y)分别是-0.3999、0.3425和0.3090;降水量与相对湿度、海拔与年均温相关较密切,(R_1,y)值分别为0.8545和-0.7699。年龄与树高、降水量与树高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731和0.1237。海拔与树高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943,并通过海拔强烈地影响了年均温与树高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苗高、地径、枝下高、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在枝下高性状上无显著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各性状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苗高、枝下高、冻害各性状值,高于富阳种源(Ck)的家系分别有125、95、88、108个,低于富阳种源(Ck)的分别有56、86、93、73个.苗高与种源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冻害与纬度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枝下高与纬度显著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负相关;苗高与冻害极显著相关,与地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细香核桃原产地分布区,利用GIS叠加分析方法采集分布区的年均温、大于10.8℃积温、年均降水、年均空气湿度作为生态适宜性限制因子,构建细香核桃气候适宜性概率模型,并进行栅格地图模拟,制作落实到山头地块的适宜区区划图,并进行空间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细香核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保山、大理、临沧、楚雄、红河州、曲靖市等地,面积约为1 335 491 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7%,适宜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6.4℃,积温为5 350℃,湿度在32%附近。  相似文献   

6.
干热区是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利于小粒咖啡开发种植。但由于干热区多分布于低凹河谷地带,年均温较高(20~℃),年降雨少而不均(一般年~,22500700mm多集中于~月),蒸发量大(~793 000 ),相对湿度低(年均),干旱期长4 000mm<64%(~个月),冬季又易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78一些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害(~℃〕和冻害50(℃),对小粒咖啡造成减产或毁灭性灾害。解<0决旱害与寒害问题,将是干热区小粒咖啡栽培技术的关键。根据干热区的气候特点及多年来小粒咖啡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以不可移动文物的温、湿度环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用温、湿度保护窗口M(h,t)和温、湿度质量系数P二个参数指标来定量评价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方法。该法应用温、湿度相位图的引入,改变了以往对温、湿度监测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观察角度,一方面能直观反映出温、湿度保护窗口M(h,t)和温、湿度质量系数P的关系,另一方面直接显现出温、湿度的变化范围、极值和量值分布情况。其对研究温、湿度环境对文物本体病害的影响,更科学、客观地评价文物保存的环境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和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混交林地上生物量动态过程驱动因子,以准确理解森林服务和功能。[方法 ]基于东北金沟岭林场的110块固定样地,描述了1987—2017年的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利用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估森林结构、气候、地形和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森林动态过程(生长、进界和死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生物量动态过程对稳定性的作用。[结果 ]表明,生物量生长量受到林分断面积(β=0.562)、海拔(β=0.853)和年均温(β=0.820)的正向影响,与胸径基尼系数呈负相关(β=-0.274)。生物量进界增长量随海拔(β=0.913)、年均温(β=0.944)的增加而增加,与胸径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β=-0.233)。生物量死亡损失量只与林分断面积(β=0.467)呈显著正相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死亡是影响森林生物量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结论 ]总体来看,海拔和年均温是林分生物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以后要更加关注死亡树木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9.
眼镜蛇人工越冬温、湿度试验初报黄卫新,张美英,周李华(南通市林果站,226006)(南通博物苑)(通州蛇类股份公司)蛇,属脊索动物门,脊推动物亚门,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蛇干、蛇胆、蛇蜕(又称龙衣)、蛇毒都是入药的上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阐述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叶片性状变异特征,在广东省内 高州油茶主产区选取3 个代表种群为研究对象,选择6 个叶片性状为特征变量,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多 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对叶片性状进行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高州油茶 除叶厚、锯齿百分比外,其余叶片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间和种群内变异丰富。群内变异 (9.45%)大于群间变异(5.33%),因此叶片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其群内变异。其中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 数(Vst)为0.362 7,分化水平较大。(2)叶片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6.77%(9.85%~35.02%), 其中叶柄长、叶厚、叶形指数、叶长、叶宽、锯齿百分比的变异系数依次为35.02%、15.67%、14.65%、 13.09%、12.33%,9.85%。(3)6 个叶片性状指标可归纳为3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73.33%。(4)年均气 温越高,叶形指数越大;随着海拔上升,叶柄长度越短;纬度越高,年均降水量越大,锯齿百分比越小。 随着经度与纬度变大,叶形指数越小。  相似文献   

11.
选取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相对湿度和≥0℃积温等8个气候因子作为金塔柽柳在甘肃沙区的气候适宜性栽培条件,以金塔县的金塔柽柳为固定样本,以甘肃沙区的景泰县、民勤县等15个县市区的气候资料为依据,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进行分析,将15个县市区划分成4类金塔柽柳的适宜性区域: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原理,以日本落叶松在天水市引种后生长状况和各县(区)年降水量、相对湿度、极端最低气温、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为依据,通过模糊运算,找出了日本落叶松在天水市营造的最佳自然、气候配置。结果表明,天水市日本落叶松的最适宜区为秦州和武山;较适宜区为麦积、甘谷、清水、秦安;张川为较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华北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点的2011~2012相对湿度日值和气温日值,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用反距离加权法、张力样条函数法、克里格和趋势面4种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对湿度与气温进行空间插值,并交叉验证。结果表明:4种方法都能较好的反映出华北不同时间尺度的相对湿度以及气温的空间分布情况;年尺度插值总体优于月尺度插值结果;克里格是最适合于华北年平均相对湿度插值的一种方法,月尺度相对湿度空间插值反距离加权法最优;气温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插值结果都是克里格和反距离加权法较优。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0—2018年云南省云南松分布区气象数据和森林火灾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指标与森林火灾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防火期平均气温在1998—2018年达显著上升水平,年均与防火期的平均相对湿度均在1995—2018年达显著下降水平;年均及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双版纳大范围的橡胶种植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57—2017年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气候资料以及1980—2017年橡胶种植面积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估计、滑动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分析方法,研究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橡胶种植的关系。结果表明,1957—2017年勐腊县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降水量≥0.1 mm日数分别为21.5℃、29.0℃、17.6℃、83.7%、1528.78 mm和160.7 d;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和降水日数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稍有增加,但增加不明显;西双版纳气候呈现显著的干热化趋势,且干热化趋势在1980年代明显增强,至2000年代中期以后进一步增强;1980年以来,橡胶林种植面积快速增大,且其随时间增大的趋势与当地干热化趋势基本一致;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面积与气候要素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大范围橡胶种植在当地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减小的变化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樟树种源/家系苗期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 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樟子松天然分布区、成功引种区及西藏主要人工造林区的气候生态指标和樟子松生长的土壤条件,结果表明:除阿里地区因降雨量不足,空气相对湿度小不宜引种外,拉萨市、山南市、日喀则市的降雨量、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温度、极端温度、光照、风速等气候生态指标,以及土壤条件均能满足樟子松生长发育的需求,引种樟子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A distribution map of Pinus yunnanensis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data 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yunnanensis by means of apply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software ArcGIS, and the climatic parameters of the distribution areas for P.yunnanensi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climate forecast model Climate Chin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yunnanensis and the climate was studied by adopting the indexes of Kira including the warmth index(WI),coldness index(CI) and aridity index (K),Xu’s humidity index(HI),Holdridge’s life temperature(BT),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ET),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ratio(PER) and the single factors as 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the mean temperature in January,the mean temperature in July,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the>5℃accumulated temperature,the>18℃accumulated temperature,the maximum temperature, the minimum temperature,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the ratio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f the year, etc.And the Kira’s water-temperature indexes on distributional upper limit,low limit and north limit were discussed.The major climatic factors e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yunnanensis were screened out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SPS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impact factors are in the order of temperature>humidity>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mean warmest month temperature and mean coldest month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泛收集云南松地理分布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制作云南松物种的分布现状图,并根据Climate China预测模型确定云南松分布区间的气候参数,利用Kira的温暖指数(WI)、寒冷指数(CI)、干燥度指数(K)、徐文铎湿度指数(HI)、holdridge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量(PET)、可能蒸散率(PER)以及单一气候因子如年平均气温(MAT)、1月平均气温(TAV01)、7月平均气温(TAV07)、年降水量(MAP)、>5 ℃积温(DD5)、>18 ℃积温(DD18)、极端最高气温(MWMT)、极端最低气温(MCMT)、气温年较差(TD)、年热湿比(AHM)等指标,研究云南松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讨论了云南松垂直分布上下限以及北界的热量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云南松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温度、湿度、气温年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