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青藏扁蓿豆在西宁地区生长良好,但播种当年不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3520.8℃,生育期约167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8661.8kg/hm^2,干草达4911kg/hm^2,种子产量为487.43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7。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达乌里胡枝子在秒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4-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系可达140cm ,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达乌里胡枝子在科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3~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1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根系可达140cm,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5.
青藏扁蓿豆在西宁地区生长良好,但播种当年不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3 520.8℃,生育期约167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8 661.8 kg/hm2,干草达4 911 kg/hm2,种子产量为487.43 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7。  相似文献   

6.
直穗鹅观草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牧交错区东段引种直穗鹅观草,播种当年生长缓慢,生育期达到拔节期,产草量较低;生长2年可顺利完成生育期开花结实,生长速度和生物量明显增加,生育期为100d,成熟株高达120~125cm。开花期鲜草及千草产量达到24048.8和9048.1kg/hm^2,均高于对照牧草,2年种子产量平均为724.4kg/hm^2。叶量丰富,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茎叶比分别为1/1.27、1/0.85、1/0.75、1/0.65,叶量高于对照牧草。再生性较好,不同时期刈割以开花期再生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直穗鹅观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野生直穗鹅观草相比,经过十多年引种驯化的直穗鹅观草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生产性能,在林西县生育期约100d,平均干草产量可达4753.3kg,hm^2,生长2年和生长3年的种子产量平均达724.5kg/hm^2,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比野生直穗鹅观草增加17.0%和23.4%,干草产量与垂穗披碱草(4625.8kg/hm^2)和无芒雀麦(4788.2kg/hm^2)相近,但种子产量明显低于垂穗披碱草(1312.5kg/hm^2)和无芒雀麦(781.7kg/hm^2)。  相似文献   

8.
周俊  李泉林 《青海草业》2004,13(2):20-21,33
通过对阿尔冈金(Algonquin.)、金皇后(Golden Empress)、红豆草(sativa O.)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当年可以刈割两茬,产量分别为:53026.5kg/hm^2、54164.4kg/hm^2、36063.5kg/hm^2;第二年鲜草产量分别为65027.8kg/hm^2、65067.2kg/hm^2,66281.6kg/hm^2,红豆草种子产量1101.1kg/hm^2。  相似文献   

9.
播种器由种子仓、导粒管、开沟器3部分组成,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适宜播种孔径3mm,手动压力使种子仓内缩1.5cm,播种量控制在4.14—4.66kg/hm^2,与实际播种量4.5kg/hm^2相比变幅92.0%~103.6%;岷山猫尾草适宜播种孔径2.5mm,手动压力使种子仓内缩1cm,播量控制在3.58~4.02kg/hm^2,与实际播种量3.75kg/hm^2相比变幅95.5%-107.2%;结合导粒管、开沟器就能使种子均匀地流入播种行中。本播种器播种技术适宜于各种地形条件,在岷县9个乡镇示范推广380hm^2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优良牧草——科尔沁尖叶胡枝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状半灌木,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区,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东段种子9月中旬成熟,产量约636.89kg/hm^2,生育期约115—120d。成熟株高80-90cm,生长2年和3年的鲜干草产量平均为15310.7和5838.5kg/hm^2。科尔沁尖叶胡枝子生育后期基部叶易脱落,收获牧草宜在7月中下旬刈割,留茬高度10cm左右,可调制干草,尤以青贮效果较好,牛羊喜食,羊最喜食。  相似文献   

11.
穴播条件下株行距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甘肃省酒泉市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株、行距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种第一年(2004年)行距和株距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行距从60cm递增至100cm,种子产量也随之从1240kg/hm^2下降到982kg/hm^2,而各株距处理的种子产量则从15cm的1426kg/hm^2依次递减至60cm的807kg/hm^2;行距60cm和株距15cm组合的产量最高,为1833kg/hm^2,100cm行距和株距60cm组合的产量最低,为753kg/hm^2。株行距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枝条密度,但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却显著提高。品种间种子产量的差异不显著。品种间的结荚花序数/枝条、种子重量、正常种苗率、发芽势和硬实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8月15日、8月30日、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生育期影响明显,播种越早的其生育期越长。随着播期推迟,其种子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9月15日播种种子产量最高,达1013.55kg/hm^2,10月30日播种种子产量最低,为292.2kg/hm^2。  相似文献   

13.
滹沱河河漫滩草地苔草群落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山西省滹沱河河漫滩草地苔草群落的结构和生物量。结果表明:苔草群落的总生物量为13738kg/hm^2。其中地上部分(叶、茎)生物量为3388kg/hm^2。地下部分(根)生物量为10350kg/hm^2。建群种针状苔草、披针叶苔草的生物量为5008kg/hm^2。占群落总生物量的36.46%。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比值为0.33。此外。还讨论了种的生物量与生物学特性以及群落组成结构与生物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612.26kg/hm^2,施肥量为120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了16.13%,种子产量提高13.8%,比对照种子产量提高71.9%。  相似文献   

16.
麻黄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及麻黄生产基地建设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科左后旗1995年至1998年连续4年开展的麻黄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及麻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麻黄嫩枝插植,当年成活率35%,翌年为20%,当年育苗株高16.8cm,每平方米有苗690株,每hm^2有苗684.15万株,人工移栽,旱作区和水浇区二年生每hm^2平均产麻黄草6522.0kg和14185.5kg;累计采收种子达12.25t。效果明显,宜在科尔沁沙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共和地区施肥对多叶老芒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N比施P更有利于多叶老芒麦叶面积的增加、叶片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10 P10效果更优:亲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两年的年均鲜草产量可达7844.55kg/hm^2,种子产量可达1500.45kg/hm^2。  相似文献   

18.
青大1号紫花苜蓿在环湖地区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8年在青海刚察、格尔木市进行新品系牧草和种子生产性状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青大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在青海省海拔3000-3300m地区,播种翌年春季返青率达92.6%,比对照提高74.8-80.7个百分点,生长第2-5年返青率达100%,具有优良的旱作性,在年降水量350-400mm地区,可正常进行牧草生产,并具有产量较高、持续稳产的特点。新品系在海拔3000-3300m地区,生长第2年后,表型性状与原始材料比较,田间整齐度、性状一致性进一步提高,枝繁叶茂,茎枝伸长后生育速度加快,至盛花期前,平均生长速度为1.6cm/d,是原始材料的1.5倍,成株平均高度达96cm,是原始材料的1.2倍,两者高度差为14cm。牧草和种子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004-2007年平均干草产量达12867kg/hm2,种子产量达476kg/hm2,分别比对照高5.1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19.
施氮肥对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2000-2001年在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牧草试验站进行了施氮肥对交战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活力和质量,并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和小花数/小穗;施氮肥提高了种子产量,其中以秋季60kg/hm^2 春季120kg/hm^2施氮量为最好,种子产量可达1653.9kg/hm^2。  相似文献   

20.
奇台红豆草牧草和种子生产的播种量和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确定奇台红豆草草地合理植株密度,在新疆奇台县有灌溉条件的地区,2005—2007年设播种量处理1为52.5,处理2为60.0和处理3为75,0kg/hm^2的进行刈割试验,30cm的行距;播种量处理4为37.5;处理5为45.0和处理6为60.0kg/hm^2的进行种子生产试验,45cm的行距。结果表明,牧草生产的3个处理在3年的生长过程中,田间保留株数的绝对数在增加的同时,其相对比值逐渐变小和接近,并且保持了处理3〉处理2〉处理1的顺序;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处理2为11961t/hm^2,比处理1、处理3分别提高17.11%和15.51%,因此,播种量为60.0kg/hm^2,密度380万~400万株/hm^2是生产牧草的合适选择。种子生产的3个处理,第1年子实产量均很低,第2、3年大幅上升;各年均以处理5的产量最高,处理5的秸秆子实比也较低。因此,播种量为45.0kg/hm^2,密度260万株/hm^2是奇台红豆草种子生产的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