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蝥属鞘翅目芫菁科的药用昆虫,含有斑蝥毒素(Cantharidin),用于抗癌药源,主要治疗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直肠癌、皮肤癌,中国入药斑蝥种类有:大斑芫菁、眼斑芫菁、曲斑芫菁、锯角豆芫菁、红头豆芫菁、小翅豆芫菁、绿芫菁、地胆.  相似文献   

2.
芫菁属鞘翅目芫菁科剧毒昆虫,是我国应用已有悠久历史的抗癌中医药材.常用入药的种类有斑 蝥属大斑芫菁(Mylabrus phalerata Pallas.),眼斑芫菁曲斑芫菁(M. schonherri Billb. ),芫菁属绿芫菁(Lytte caraganae Pallas. ), 豆菁属锯角豆芫菁(Epicauta garhami Mara.),红头豆芫菁(E. ruficeps Illiger.), 小翅豆芫菁(E.apteya Kaszab.),地胆属地胆(Meloe coarctatus Motsvhukky.).入药名称:斑蝥属虫体称斑蝥,芫菁属虫体称青娘子,豆芫菁属虫体称芫菁,地胆属虫体 称地胆,各虫体均含有毒素芫菁素,又称斑蝥素.  相似文献   

3.
斑蝥素资源价值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斑蝥类昆虫工主营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考察斑蝥类昆虫的生态效益。以国家药典收录的大斑茺菁、眼斑茺菁、欧洲常用药用昆虫绿芫菁和 我国习见和中华豆芫莆为例,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首次对斑螯类昆虫的资源价值进行综合评判探讨。结果表明:大斑芫菁 综合利用价值最高,最3种综合价值相当。中华豆芫菁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大,多在豆科植物上取食危害,发生期长,易采收,具有明显的资源生态优势,值得重视;此种评价方法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芫菁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昆虫,眼斑芫菁又名黄黑小斑蝥,是我国药典中收录的一种重要的动物药。但是斑蝥的规模化人工饲养技术尚不成熟,成为限制斑蝥素类药物开发与利用的瓶颈之一,因此,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眼斑芫菁规模化饲养技术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2个基本条件对眼斑芫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在实验室内饲养眼斑芫菁,设计了5组温度和5组土壤含水量连续饲养眼斑芫菁6代。【结果】在实验中未发现眼斑芫菁滞育越冬虫态,每年可在室内繁殖3个完全世代。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30℃下孵化率高于其他处理,达到90.01%;32℃下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最短(14和35 d),且羽化率最高(76.00%),但与30℃下无显著差异。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12%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各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卵的发育历期最短(32 d),且孵化率最高(90.11%),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最短(14和35 d),且羽化率最高(76.00%)。【结论】综上所述,在实验室内30℃的温度条件和12%的土壤含水量是眼斑芫菁卵、幼虫及蛹的发育最适环境。结果对眼斑芫菁的规模化饲养繁殖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芫菁的生物学研究及今后斑蝥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与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晓飞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762-2764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2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芫菁体内的游离斑蝥素、结合斑蝥素、总斑蝥素,并比较分析了结合斑蝥素含量与其体内的钾、镁、钙、钠和锌等5种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芫菁体内总斑蝥素的含量都超过0.35%,部分芫菁体内的游离斑蝥素和结合斑蝥素含量超过0.35%;在芫菁科昆虫体内二钾元素的摩尔量和镁元素的摩尔量要高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而钠元素和锌元素的摩尔量都低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在豆芫菁属昆虫体内钙元素的摩尔量都高于结合斑蝥素的摩尔量。结果表明,在芫菁体内结合斑蝥素可能以斑蝥素酸镁、斑蝥素酸钾和斑蝥素酸钙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为斑蝥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野生大斑芫菁和野生眼斑芫菁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高效液相色谱仪法提取斑蝥素,比较大斑芫菁和眼斑芫菁内斑蝥素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超声时间60 min、丙酮加入量30 mL),眼斑芫菁和大斑芫菁的斑蝥素含量分别为1.015%和0.307%,眼斑芫菁的斑蝥素含量约是大斑芫菁3.3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美洲大蠊、中华稻蝗、芫菁3种昆虫体内黄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SFE)提取3种昆虫总黄酮,根据公式计算不同浓度的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结果]其他条件相同时,美洲大蠊、中华稻蝗、芫菁3种昆虫的黄酮浓度与抑制大肠杆菌繁殖的作用效果呈正相关;浓度相同时,美洲大蠊黄酮体内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中华稻蝗次之,芫菁的抑菌效果最弱。[结论]美洲大蠊、中华稻蝗、芫菁3种昆虫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绿芫菁(Lytta caragane Pallas)在佳木斯地区1年1代,以卵越冬。文章介绍了绿芫菁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通过生活史特点,介绍了绿芫菁的药用价值。通过研究,有助于掌握绿芫菁的采集与处理技术,用以开发绿芫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斑蝥虫。又叫老虎斑毛、斑毛、斑苗、花壳虫。系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广西是斑蝥的主要产地之一。斑蝥是近年来广西市场走俏热销品种,2005年每千克销价80~100元,2006年升至110~120元,2007年升至130~140元,2008年1~6月升至150~160元,8-9月升至200元,10月份升至350元。  相似文献   

10.
芫菁科昆虫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斑蝥素资源,综述了芫菁科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芫菁科昆虫的饲养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