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食品防腐剂的分子结构和抗菌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抗菌剂的生理作用有三种 :抗菌剂的化学作用、物理作用、结构作用 ,并重点论述了抗菌剂的分子结构与抗菌活性的关系 ,并对其抗菌机理和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是一种新型抗菌剂,具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且抗菌谱广,不会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因而将其添加到抗菌塑料制品中形成纳米银塑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介绍了纳米银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抗菌优越性和制备方法,阐述了纳米银抗菌剂的性能评价及应用现状,并对纳米银抗菌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便为新型塑料制品的研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杉木地板基材表面的浸渍抗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杉木地板基材表面经过三聚氰胺抗菌树脂浸渍处理后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未经处理杉木基材不具备抗菌性能,经过三聚氰胺浸渍处理后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可能因为甲醛释放或三聚氰胺自身对细菌起到抑制作用;添加载银抗菌剂后,杉木表面的抗菌性能不断增强,当三聚氰胺中抗菌剂质量分数达1%时,抗菌率达99.9%,符合抗菌产品的要求,但抗菌剂的加入对浸渍树脂的渗透性有一定的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食品抗菌剂富马酸糠醇甲酯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合成了一种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化学抗菌剂——富马酸糠醇甲酯,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抑菌谱较广,对细菌、酵母和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延长混合微生物的生长适应期,显著降低其生长量,而且效果明显优于常用抗菌剂苯甲酸钠,另外,糠醇甲酯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不同pH均表现良好的抗菌活性,说明它可以用于更多食品的防腐,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5.
中密度纤维板抗菌处理方法及抗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LS-500光触媒基础蜡、硅藻纳米复合光触媒液体活性炭、LS-E100(CAPP)吡喃多胺聚酯,配制成不同稀释倍数的抗菌剂;采用喷涂、刷涂工艺对中密度纤维板进行处理;分析抗菌剂的种类、稀释倍数、施加方式等因素,对纤维板的抗菌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种处理,中密度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均随着抗菌剂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涂刷工艺处理后的试件,力学性能优于喷洒处理试件的力学性能。涂刷工艺处理的中密度纤维板抑菌圈直径,大于喷洒工艺处理的抑菌圈直径。3种抗菌剂对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好于对阴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抗菌剂稀释倍数越小,抗菌效果越好。硅藻纳米复合光触媒对阴性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比LS-500、LS-E100的抑制效果差;其对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是3种抗菌剂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提取物抗菌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然抗菌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食品工业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植物抗菌剂的主要来源和制备方法,重点阐述植物抗菌剂的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概况,展望了未来植物提取物抗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含有Nisin和植物乳杆菌素BM-1复合抗菌剂的包装薄膜,并观察其包装冷鲜猪肉在4℃条件下的品质变化。【方法】通过薄膜载体材料壳聚糖和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分别将乳酸菌素Nisin或乳酸菌素Nisin-植物乳杆菌素BM-1复合抗菌剂涂布至PE/PVDC/RCCP(PPR)塑料膜上,制备抗菌薄膜。利用该抗菌薄膜包装冷鲜猪肉,置于4℃条件贮藏,观察不同抗菌薄膜对冷鲜猪肉菌落总数(需氧菌和厌氧菌)、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的变化。【结果】冷鲜猪肉贮藏过程中,Nisin-BM-1-PPR复合型抗菌薄膜可抑制冷鲜猪肉中的菌落总数增长、维持pH稳定和降低TVB-N值升高。【结论】Nisin-BM-1-PPR复合型抗菌薄膜对冷鲜猪肉的保鲜作用至少8d以上,而Nisin-PPR抗菌薄膜只能作用4d。  相似文献   

8.
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为对照,用最低抑菌浓度法(NIC)评价了几种结构相似的Gemini抗菌剂(C1、C2、C3及C4)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Gemini抗菌剂与DTAB相比,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C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5μg·L-1和3.91μg·L-1;C4对白假丝酵母的MIC为3.91μg·L-1.还发现结构相似的Gemini抗菌剂,其主链、总链及烷基的链长越长,抗菌活性越高;且烷基链为带氟碳链者抗菌活性较碳氢链高.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琼脂基抗菌包装膜研究空白,将不同浓度Nisin(乳酸链球菌素)加入琼脂中,采用流延法制备出一种新型抗菌包装膜,并对抗菌膜抑菌性和膜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厚度、抑菌活性、雾度、阻隔性、断裂伸长率均呈上升趋势,而透光率、色泽、抗拉强度则明显下降,且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膜的机械性能也存在一定影响。对琼脂基抗菌膜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圈养林麝常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疾病,本研究制备了负载AgO纳米粉末的两种不同抗菌材料:抗菌织布和活性炭抗菌剂。针对一只因化脓性疾病死亡的林麝,分离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细菌。利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这两种抗菌材料对这三种细菌的杀菌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抗菌材料均有很强的抗菌性,洗涤100次的抗菌织布依然能产生较明显的抑菌圈;活性炭抗菌剂在与细菌接触5 min即可达到90%的杀菌率,接触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明显,可达99.9%。为AgO抗菌剂在动物养殖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抗真菌特性及其在酸奶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来源于中国传统发酵制品中乳酸菌的抑真菌特性,研究其在酸奶贮藏中的抑制霉菌效果。【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7株具有抗真菌效果的乳杆菌发酵液中苯乳酸(PLA)含量,研究PLA与乳杆菌发酵液抗真菌活性的相关性。选取抑菌活性最强的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进行抑菌特性研究。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分别以2%、4%、6%、8%接种量作为辅助发酵剂添加至酸奶发酵工艺中,成品酸奶贮藏期间,监测酸奶中霉菌生长状况,检测酸奶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乳杆菌发酵液中苯乳酸含量与其抑真菌直径间相关关系不显著。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发酵上清液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不影响其抑菌活性,而环境pH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显著,热处理可使其丧失抑菌活性。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以 2%添加量作为辅助发酵剂应用在酸奶中可抑制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生成,且对酸奶产品风味、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结论】Lactobacillus casei AST18具有较好的抑制霉菌生长能力,应用在酸奶中具有显著的防霉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昆虫抗真菌肽的类型、分子调控机制、作用机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昆虫抗真菌肽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对促进真菌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及对人类抗真菌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Loq18,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确定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其无菌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得抗菌粗蛋白.为明确此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了温度、pH变化、UV照射、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对抗菌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粗蛋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21℃高压灭菌处理20min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5%以上;对酸碱不敏感,在pH值4~11范围内相对稳定;对紫外线穗定,在紫外光下照射10h以上时,其活性基本不受影响;经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处理后仍具有对照活性的90%以上;对蛋白酶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木霉菌Td系列菌株代谢产物的室内抑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株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和抑菌谱存在一定的菌株特异性。木霉菌株Td1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最强,Td31的代谢产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而Td10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较强;3个木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花生网斑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真菌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A产生的抗真菌蛋白的性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菌株A发酵液获粗蛋白;采用DE52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对粗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对具抗真菌活性的纯化组分采用MALDI-TOF-MS进行结构分析;以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新疆蜂胶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蜂胶,采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抑菌试验来测定蜂胶的抗真菌活性.[结果]从蜂胶的乙醇提取物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蜂胶对不同真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活性,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16.7;~39.6;,最小抑菌浓度为2.0~4.0 mg/mL.[结论]新疆蜂胶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对某些重要植物病原菌有一定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抵御外源物侵袭而产生了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和肽等.在自然界中植物抗菌蛋白多种多样,多为抗真菌蛋白,依据其结构、作用机制和序列特性,可将其大体分为以下几类:病程相关蛋白、类亲环素蛋白、防御素及类防御素蛋白、凝集素、核糖体失活蛋白、脂转移蛋白、蛋白酶抑制剂和2S清蛋白等.随着植物抗真菌蛋白的分离纯化,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的重大突破,植物抗真菌蛋白在植物抗病原菌和抗虫保护中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总结植物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对其在农业抗虫和转基因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艾蒿提取物对草莓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艾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并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及其分部萃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草莓灰霉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艾蒿的提取率为5.687%,其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溶物分别占0.600%、1.139%、1.060%和2.942%。在艾蒿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分部萃取物、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和水分部剩余物中,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草莓灰霉菌的EC50为261.85ug/m l。复配艾蒿的甲醇提取物,制成浓度为5%和2%的溶液处理草莓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采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花椒内生细菌Y-6抗菌物质种类与特性,丰富生物农药开发源,采用生长速率法、硫酸铵沉淀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其抗菌物质种类、抑菌活性、最佳硫酸铵沉淀饱和度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6代谢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梨黑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分别为90.4%、95.2%和90.1%。抗菌物质为蛋白质,在70%硫酸铵饱和度下可完全沉淀,其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 mm和26 mm。抗菌物质在p H值4~11、温度低于80℃和紫外照射12 h后仍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综上说明,花椒内生细菌Y-6抗菌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农药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