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玉米的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积累起来的.但目前各种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是很低的.即是高产玉米全生育期对光能的利用率也只有1-2%.所以研究玉米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本文根据试验资料,对高产玉米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基础,作初步分析.一、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叶子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叶面积愈大,产量愈高.但当叶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是大范围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农业“八字宪法”的各项措施,实质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条件来增加作物的干物质积累。植物干重的90~95%是光合作用产生的,仅5~10%是来自根系吸收的养分。然而目前产量较高的农田,对照射到作物上的全部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获得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质,而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又是与植物本身的光能同化率密切相关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植物捕获太阳光能的多少,就决定了它生产有机物质的多少。所以,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的基础。实际上,作物的光能同化率很低,一般只占全年总辐射能的1—3%,有的甚至达不到这个水平。可以设想,如果能在充分利用日照时间和光合面积的基础上,再设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那么它们的产量就会以惊人的速度成倍增加。据估计,水稻、玉米的平均光能利  相似文献   

4.
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茶树品种提供依据,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圃(贵州湄潭)20个品种为材料,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3种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一芽5叶>一芽2叶>单芽;芽叶标准与芽叶氟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657(P<0...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产量有90—95%是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日光能同化CO_2所形成的。因此,光合作用在农作物的产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当前农作物产量远较理论值为低,其主要问题在于光能利用率不高[1、2]。所以生产中许多农业技术和措施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光能利用率或光合强度,从而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正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在水稻及小麦方面曾比较  相似文献   

6.
发挥高原光温优势 提高春小麦光能利用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能利用率系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累积的有机物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同一地面上日光能量的比率。作物产量的高低与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高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多学科综合技术措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以增加作物产量,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农业科研中受到普遍重视。因为光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所以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最终依赖于叶片的光合能力,通过提高作物光  相似文献   

7.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是通过各种农艺栽培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改善植物的光合利用率来实现的。水稻的产量与光能利用率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不同栽培方式间的光合利用率也存在差异,一般农田光能利用率平均只有0.40%。在寒地水稻栽植过程中,通过改变栽插行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效提高气温和地温,减少水稻植株阴影对光合作用影响,使植株透光性和叶片受光量增加,从而达到增加光能利用率进而增产的目的。本试验通过改变栽插行向,由南北插改为南偏西23.5&#176;,探讨此栽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生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小麦籽粒产量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产物,且有2/3~4/5来自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而后期植株的光合器官主要是上部叶片(尤其是旗叶)、穗下茎和穗。通过对小麦株、叶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品种改良),可改善小麦冠层结构,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本研究以旗叶为基础,探讨株高及穗下节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解锋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44-146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生产直接和间接提供农产品.从我国的地理位置来看,日照充足,光合生产潜力大,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上增产的主要措施.但光能利用率低,那么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就成为农业生产重要问题.分析了导致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先能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是C-4植物,因其光合效率高,净光合作用值较C3植物如小麦、水稻等高出三倍;同时证明玉米是非光呼吸作物,它虽也进行光呼吸,但其强度很低,养分消耗少,积累多。这是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目前,玉米对光能利用率是很低的,一般只有1-3%,低的还不到1%,可见玉米的增  相似文献   

11.
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将苹果-茶间作园中的茶树和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年生长周期中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新梢生长差异较大。春、夏、秋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度较对照茶树低,冠面湿度则较对照茶树高,而在冬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湿度均与对照茶树差异不显著;间作茶树的呼吸强度极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和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茶树,而光和强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间作对茶树新梢发芽密度虽无显著影响,但因其促进茶芽提早萌发、增加了芽叶重量,进而提高了茶鲜叶产量。[结论]为复合生态茶园间作的合理配置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茶饼病菌的侵染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在20℃左右,用茶饼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担孢子接种于感病的茶树品种上,2小时后叶面上的担孢子开始萌发(萌发率3.1%),4小时后的萌发率为7.9%,24小时则高达21.3%。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气温在18~20℃的条件下,从病菌的侵入到症状的出现为10~13天;在20~23℃时,则为8~10天。 2.担孢子在茶叶面露水中萌发率最高。萌发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达90%以上才能萌发,而以在水滴中最适。在散射光下萌发率较高。担孢子寿命在18~23℃条件下,仅为4~7天。病斑在3~4天内有再产生担孢子的能力。 3.在茶树生长期间,担孢子全年可产生8~9次。担孢子借气流传播,每天以凌晨1:00—5:00时捕捉的孢子量最多。  相似文献   

13.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湘苧3号、湘苧4号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苧麻品种间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季别生态条件下,各品种功能叶的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头麻品种间差异较小,二,三麻差异较大.(2)品种间的比叶重和群体叶面积系数也有差异,其中叶面积系数与光合产物积累速率及产量呈正相关,而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和产量无相关性.(3)品种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且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及产量有正相关趋势.(4)品种间功能叶对光强的适应性有一定差异,低光强时,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比芦竹青稍高,高光强时这种差异较大.功能叶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但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芦竹青.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主茎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呈有规律的双峰曲线变化,不同熟期品种第一峰值的出现时期不同但第二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两峰之间的低谷在减数分裂期。不同品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大小及特性差异显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单位面积氮、钾含量呈极显著及显著的正相关。水稻单叶光合量大小是随出叶顺序而递增的,叶面积的大小对光合产物的贡献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Using 18 indiea rice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panicle weight,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ssimilate's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heavy panicle type of rice (HPT) were studied. The resui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flag leaf in HPT after heading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medium panicle type(MPT) and light panicle type(LPT). The reason for the high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in HPT was the increase of Rubisco activitie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keeping high assimilate ability to CO2 under high and low light intensity,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CO2 content, and light midday depression and wide adapt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high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HPT might be also the results of its excellent stomat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er total quantity of stomatal opening degrees(stomatal density X stomatal opening degrees). There was a large amount of dry matter production after heading and obvious high assimilate's transformation to panicle in HPT.  相似文献   

16.
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旱性不同的4个无性系茶树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强度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耐旱性强的茶树,在强度干旱的胁迫下,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及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水分胁迫过程中有一临界强度,在这一范围内,耐旱性强的茶树,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对较低,超过这一范围,则维持相对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在水分胁迫过程中迅速累积,但其变化与茶树耐旱性无明确关系,耐旱茶树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可作为耐旱茶树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短期低夜温胁迫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7 d对番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口面积和羧化效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低夜温处理7 d后,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开口面积和叶片羧化效率全天皆低于对照;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下降,气孔限制值(Ls)增大;气孔张开率上午提高,下午则显著降低;叶面积明显减小,叶片变厚,气孔器密度加大,而单叶气孔器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单叶气孔器变小。因此,低夜温处理后番茄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因素,又有羧化限制因素;而且导致气孔限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开口面积减小和午后气孔张开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春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春玉米“掖单4号”单叶片一生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植株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平均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氛可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特别是对老龄叶片、植株的中下位叶片及植株生育后期叶片;氮磷配施可进一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尤其对展开1周左右的叶片、植株的中位叶及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在氮磷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不明显,但在散粉期前后的高温低湿条件下,对中上位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茶叶的生化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决定鲜叶自然品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物质。由于茶树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新梢生育程度不同,鲜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本试验仅对雅安茶区不同立地条件下培育的几个主要茶树品种进行生化成分的分析测定,以了解其变化趋势,为不同栽培技术措施提高鲜叶品质的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崔向东  李向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61-8364
以盆栽的有限生长型大豆品种Enrei和无限生长型品种东山69为研究对象,在其V6营养生长期(第5枚真叶完全展开)施以5个水平的切叶处理(0、25%、50%、75%和100%),调查被害后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品种的子实产量在50%以下的切叶处理中无明显变化,在75%以上的切叶处理中显著降低;切叶处理大豆的新叶比、叶面积(SLA)、叶面积相对生长率、残存叶或新叶光合速度、叶片N素含量及同化产物向叶的转移均增加,说明大豆子实产量与个体的最大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