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鹏云 《油气储运》2007,26(11):38-41
分析了管内二元气体的混合机理,对不同流速影响混合长度规律的三维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置换初始阶段,混合长度增长速率加大,随着置换距离的增加,增长速率减小;混合区浓度在轴向上为非对称分布,呈"头短尾长"特征;流速是置换的重要控制参数,湍流时的混合长度小于层流,但是进入湍流状态后,提高流速对减少混合长度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输气管道相关规范规定,弯头壁厚8是弯头所连接的直管段管壁的计算厚度.分析了相关压力管道设计规范及管道和弯头的壁厚计算公式和程序,并以某工程天然气管道为例进行了壁厚计算,提出了应依据直管段最终选定壁厚来计算和确定弯头壁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恶臭气味是多种恶臭物质释放出的恶臭气体混合形成的。它们有家畜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家畜的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产生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对家畜有刺激性和毒害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高浓度的恶臭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等疾病,还可降低免疫功能,影响正常的机体代谢,  相似文献   

4.
输气管道置换投产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涩宁兰输气管道涩北—西宁段和西宁—兰州段,分别采用了加隔离器和不加隔离器两种置换工艺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传统的加隔离器置换工艺存在混气量大、隔离器损耗大的问题,尤其是在高程变化大的山区地段和管道的多弯头、变径处隔离器易被卡住,而不加隔离器置换工艺,具有混气量小,安全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沈维美 《油气储运》1996,15(1):21-22
为了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燃油和可燃气体储罐在开始使用和检修时,往往需要仔细清洗,然后用惰性气体置换,降低容器中的氧含量,以确保安全。介绍了常用的四种量置换方法,即完全混合置换、无混合置换、真空置换和加压置换。通过具体算例对四种置换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真空置换所耗费的惰气量最少,其它依次为完全混合置换、加压置换。真空置换抽真空设备,同时要求设备能承受外压。无混合置换的关键是用水或液体充满容器的整个空  相似文献   

6.
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时的工艺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善策 《油气储运》2000,19(7):19-24
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不但可以减少内腐蚀,还可使管道的粗糙度下降。讨论了输气管道工艺计算中内壁粗糙度的取值问题。从设计计算角度分析了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对水力摩阻、站间起点压力及压缩机需用功率的影响,并以出川输气管道为例,指出在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输气能力增加5%以上,首站出站压力可降低4.6%,提高了输气管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刘刚  汪冈伟 《油气储运》2007,26(12):53-56
对某输气管道置换投产过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内涂层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时的天然气-氮气-空气推进速度的确定方法。根据预定的推进速度,确定不同置换长度时的注入点压力,达到适时调节与优化控制等方面研究,以达到安全置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敬加强  杨露  谷坛  肖飞  刘志德 《油气储运》2013,(12):1295-1300
针对龙岗酸性气田某些集输管道内积液和腐蚀严重的问题,基于气井采出流体的性质及输气管道基本运行参数,采用OLGA软件模拟两条典型的低流速管道及不同流量下的001—6#采气管道,分析两条管道内的流型、持液率以及流体与管壁间的剪切力沿管道的变化规律,研究流量对001—6#采气管道内各流动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OLGA软件模拟两条采气管道的压降和温降与实际生产数据一致,其模拟结果可靠;下坡管内持液率小于0.05,流体与管壁间的剪切力小于20Pa,上坡管内持液率为0.3~0.4,液相一管壁最大剪切力为80-270Pa,上坡管段是积液和腐蚀严重的区域;气体流量对龙岗001—6#低流速采气管道的流动特征参数影响很大,进一步减小气体流量会使上坡管内持液率及液体一管壁剪切力急剧增大,从而加剧管内积液和腐蚀;当气体流量增大至97.5×10^4m^3/d时,管内的持液率和管壁剪切力均很低,管内积液和腐蚀问题有所缓解。(表6,图6,参9)  相似文献   

9.
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效率及干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紫薯干制品质、提高干燥效率,研究不同条件对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干燥模型。【方法】采用自制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干燥紫薯片,探讨风温、风速、预处理和切片厚度对物料干燥特性和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利用数据统计对6个干燥模型进行拟合筛选。【结果】与大多数食品物料干燥试验结果一样,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主要属于降速干燥。预处理可增加物料初温且使物料更快达到干燥环境温度,但降低干燥速率并延长干燥时间。干燥速率随着切片厚度增加而降低,但随着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物料厚度和风速对物料升温影响小,但风温对物料升温有较大影响,随着风温增加会延长物料达到干燥环境温度所需时间。有效扩散系数随着片层厚度、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最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7.0033×10-10 m2•s-1。所有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紫薯的水分变化规律,其中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有最大确定系数,最小卡方值和均方根误差。【结论】风温、风速、切片厚度、预处理对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温度、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均有影响。在风温50—80℃,风速10—13 m•s-1且切片厚度为1.87—4.80 mm条件下,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是拟合紫薯干燥曲线的最适模型。  相似文献   

10.
水平管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均相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常规管中气-液两相流动不同,水平管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动存在沿程管壁入流.在水平管单相变质量流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管壁入流对管壁摩阻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孔缝管管壁摩阻系数相关式.将气-液两相混合物看作均匀介质,使水平管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均相流模型的基本模型等同于单相变质量流的流动模型,重点研究了气-液两相变质量流均相流模型中流动参数的混合规则,提出了新的气-液两相粘度混合规则.对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均相流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气-液两相变质量流的均相流模型预测结果可以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靖边-上海输气管道的投产置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善华  张帆 《油气储运》2005,24(5):54-57
对西气东输靖边-上海输气管道段投产置换设计方案中涉及的置换顺序的制定、隔离球的选用、注氮温度和注氮量的确定及天然气推进速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清管段先干线、后支干线、边线路、边站场的置换次序,不加隔离球,5 m/s的置换速度以及注氮量测算等是合适可行的,指出了解决置换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损是天然气管道输入总量和管存量与输出总量之差,通常采用输损率进行表征.结合西气东输管道的管理实践,从提高计量系统准确性、管存量计算准确性和放空作业管理水平等3个方面对长输天然气管道的输损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选用高精度等级的计量仪表、在大流量计量站配备管输天然气组分在线分析仪、完善计量仪表的运行管理、提高自用气计量和放空量计算的准确性、加强对方贸易交接计量仪表的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来提高计量系统的准确性;选用合适的管存计算方法、保证压缩因子计算和动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合理划分和合并管存量计算管段,以提高管存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加强站场和管道的巡检管理、减少压缩机组启停次数和设备维护放空量、完善开孔作业管理等措施,达到降低管道天然气放空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输气管道的储气与调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气管道终端用气量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尤其是在作为民用时,供气规律将出现不均匀性,由此产生用气高峰和低谷。利用管道储气调峰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气田供气的稳定性与终端用气量的不均匀性之间的矛盾,使供气和用气达到平衡,解决的途径是通过瞬态分析方法来实现,该方法采用数学物理方法来准确描述输气管道的动态运行过程,可对输气管道各个时刻的压力和流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管道储气量进行校核,计算精度大大高于静态近似法。以哈依煤气管道应用储气调峰技术为例,给出了瞬态分析中选择初始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管内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书淼  吴明  王国付  刘宏波 《油气储运》2006,25(2):43-46,52
针对输气管道产生水合物问题提出了水合物热力学抑制剂的3个计算公式,其中,由抑制剂冰点下降ΔT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温度的理论公式不受抑制剂种类与浓度的限制,冰点下降较易测定.对某管道使用的甲醇、乙二醇抑制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0%的抑制剂即可防止管道内水合物生成.给出了动力学抑制剂VC-713现场的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只有将动力学抑制剂与热力学抑制剂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就现有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发展状况,为提高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效率,在分离器中采用冷却液回流方式对流经分离器的窜气进行冷却,使机油液化,提升机油分离量。同时对经过分离后的混合气再次分离,将混合气中的不可燃烧废气分离出来,并直接通到排气排放出去;剩余的可燃烧气体直接引回燃烧室参与二次燃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热经济学原理,通过分析外输管道的各种费用构成,同时考虑管道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管道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外输管道总体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编程求解。利用程序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价格 参数对最优经济指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SPS软件建立了川气东送管道放空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放空时间和放空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进行了放空阀出口管径的比选。模拟结果可为合理组织天然气管道事故抢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Science (New York, N.Y.)》1973,182(4114):851
  相似文献   

19.
Gas reactors     
Marshall E 《Science (New York, N.Y.)》1984,224(4656):1382-13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