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选地整地 花生为豆科作物,整个生育期需氮逐渐减少,适宜在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的沙质壤土种植:采用全田翻耕的方法进行整地,将土壤耙烂耙碎,起畦种植,畦面宽1.3~1.5米、沟宽0.2~0.3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清华 《农业考古》2008,(1):183-184
西瓜碑,高6.5米、宽5.5米、厚7.4米,由自然灰褐色巨形砂岩镌刻而成,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周河村二台坪,背靠柳州城遗址西门山梁。刻铭框高1.49米、宽1.1米,碑文竖排阴刻10行,每行17字,共169字。碑文记载宋时施州引种西瓜的时间、种类、引种路线、培植方法等内容较为详实,俗称西瓜碑。西瓜碑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州城址(施州城墙遗址-柳州城遗址及西瓜碑、通天洞石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早的完整记载西瓜种植的农事碑刻,也是宋时治理开发施州,社会经济极大发展的重要见证。它镌刻于南宋庚午(1270)年,距今已有700多年了。此碑十分珍贵,已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3.
一、制种田块选择 1.选地:适宜在沙壤土中种植,排灌方便。通风良好,与瓜类有3~5年轮作期。 2.隔离:50米内无马铃薯、棉花、瓜类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4.
1.高效种植模式:①与蚕豆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蚕豆中间种一行豌豆;②与油菜间作,每1.5~1.6米为一组合.两行油菜中间种一行豌豆;③与大蒜、菠菜等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豌豆中间种(栽)两行蔬菜,蔬菜小行距为0.16~0.2米;④与小麦混种,豆、麦播种量比例以3:7为好。  相似文献   

5.
香麦为1年生禾本科燕麦属牧草,具有其他同类冬用牧草不能同时具备的三大优点:一是品质好叶量多。分蘖后期含粗蛋白质17.4%,粗脂肪6.57%,钙0.27%,磷0.38%,干物质13.25%,粗灰分11.21%,茎叶比1:1.25。二是抗性强,易种植。与其他冬季优良牧草如1年生黑牧草等相比,更加耐寒,而且在海拔500米一1800米、pH值6~7.5、肥力一般的土地上均可种植。三是利用早、产量高。播后45~50天,株高35。45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并持续到次年清明前后。能刈割3~5次,鲜草总量可达3000千克~4000千克/667平方米。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特征特性 1.丰产性 2006-2008年,且末县种植新陆早33号,平均667米产皮棉142.4千克。该品种结铃性强,单株果枝数9—12台,单株铃数7-10个,单铃重5.6-5.8克,衣分40%~41.5%,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7.
1.建大棚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能栽培大棚枣。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为宜,长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可用水泥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3米为宜。  相似文献   

8.
早钟6号枇杷具有特早熟、丰产、果大、质优等特点,市场竞争力强,效益高,成为近年广泛种植的枇杷新品种。为了加速新品种的推广,福建漳浦县选择2000年4月种植的早钟6号500株(树冠高2.5~3.2米,冠幅3~3.5米.已进入结果期)作为靠接母株,于2002年10月12日至11月10日,2003年9月20日至11月15日,2004年9月18日至10月6日,分别靠接3万株、3.8万株和2万株,从靠接到出圃仅需1~3个月,是常规育苗的十分之一。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芡实、西洋菜种植模式效益较好、亩产芡实300~350公斤,剥鲜米50公斤左右,烘干米35.40公斤,产值6000元左右;亩产西洋菜3000~3500公斤,产值9000元左右。全年亩产值约1.5万元,净收入1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将菜农的经验制定成标准 从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到有机蔬菜,经过15年的大棚蔬菜种植,标准化在三元朱村已经无处不在。走进一个西红柿大棚,菜农首先介绍的是大棚的尺寸:长100米、宽11.5米,最高处5.8米;墙底厚4.5米,墙顶厚1.8米;下陷深度1.2米;大棚后墙上端的反光板宽1.2米、厚0.1米,  相似文献   

11.
密植丰产枣园一般每667平方米种植80~110株,设置0.8~1米宽的枣行,间作豆类、花生、甘薯、小麦等低秆作物,5年以后随着枣园郁闭,停止间作,实行纯枣园栽培。  相似文献   

12.
籽粒苋又名苋菜、猪苋菜,苋科,一年生。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优质高产饲料作物。籽粒苋具有较多的分枝,株高2.5~3.0米左右,高的可以达到4米;产量比较高,在中等地力的地块上,每亩能产鲜草5~6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种植产量则更高。  相似文献   

13.
“武粳15”(原“5356”)由常州市武进稻麦育种场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我市2002年引进,当年平均亩产628妇;2003年示范,平均亩产535.5虹;2004年种植2.4万亩,平均亩产635kg,比“武运粳7号”增产2%~5%,2005年在本地区全面推广。该品种全生育期157d左右,比“武运粳7号”早2~3d,为早熟晚粳新品种;植株高95~100cm,一生总叶片18张,地上部分6个伸长节间;株型稍松散,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生长清秀,后期叶盖顶;分蘖中等偏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度好;对纹枯病、稻瘟病抗性较强,轻感稻曲病;为大穗大粒型品种,每穗粒数120~125粒,千粒重27.5~28g;米粒外观白亮,透明度较高,经测定达国标三级米标准;稳定、高产,一般亩穗数20万左右,结实率90%以上,产量比“武运粳7号”略增。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红星二场引进冀棉1286,共种植133公顷.平均667米。产皮棉170千克。 一、特征特性 1.特征特性 株高适中,株型Ⅱ式果枝,较紧凑,始果节位5~6节,普通叶型略小,色深绿,叶层分布合理,利于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15.
肖飞 《农村科技》2009,(8):75-75
47团于2003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枣树,全部采取滴灌式矮化密植模式,成园早,见效快,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一、建园 1.选地选择向阳、地形开阔、无长期积水的地块。要求土壤pH值小于8.5,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层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1.5米以下,土壤含盐量低于0.3%。  相似文献   

16.
小桐子"优选3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桐子,正式名称麻疯树,俗名小油桐、膏桐.它是从众多的野生小桐子群体变异株中,系统选育,人工栽培怠化繁育而来.是目前已用于制取生物柴油的数十种植物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树种.小桐子"优选3号"是广西第一个科技部门组织专家通过审定的优良树种.它耐脊、耐旱、耐酸、耐碱、耐肥,生命力强,生长迅速.种植一年树高可达2.5米.树冠1.5米~2米,四季均可移栽定植,成活率95%以上.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30~50年.  相似文献   

17.
四、紫苏(续上期) 紫苏别名赤苏、白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野生种植株高0.5米~1米, 栽培种植株高1.6米~1-7米,全株有特殊浓香味。须根粗壮发达。紫苏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低温5℃以上即萌发,苗期可耐1~2℃的低温.全生育期180天左右,开花适温22~28℃。较耐涝但不耐旱。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  相似文献   

18.
一、种植规格 每1.5米为一种植带,采取高低畦种植,高畦宽80厘米,高10-15厘米,在高畦中间种一行西瓜,在西瓜两侧各种一行棉花,瓜棉间距30厘米。  相似文献   

19.
优质中迟熟杂交早籼组合绮优102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不育系绮A与优质恢复系1025配组而成的感温早籼组合绮优1025在南宁种植,早稻全生育期130d,晚稻112~114d左右。一般每hm^2有效穗300~330万,每穗粒数150~17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18.5~19.5g.米质优,除垩白米率、垩白度外,其他检测指标均达国标优质米三级以上标准。2001年12月通过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大粒蚕豆“启豆5号”是江苏省启东绿源豆类研究所用“启豆2号”为母本,“日本寸蚕”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南通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1年引进种植推广,表现为优质高产。该品种平均株高95~100cm,茎秆粗壮,抗倒,对锈病、黄花叶病抗性较好,单株有效分枝3~4个,分枝结荚3~3.5个,每荚粒数2.4粒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