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茶壶一个矮矮份,戴个矮矮帽,见一个人,洒一泡尿。二、茶叶生在青山叶权权,死在凡家用手抓,好人好客堂前坐,口口声声喊的它。三、摘茶谷雨节,摘茶叶,一篓一篓,洪个半夜,一包送姐夫,一包送老伯。姐夫留我玩,老伯留我歇,我不玩,我不歇,我要回家摘茶叶。四、喝茶磨麦做把,请客喝茶,大客大把,小客小把,三粒黄豆,四粒芝麻,一碗滚茶,烫落了下巴,哈哈‘”””1992.3.5.儿童茶歌四首@石义泱$湖北大冶县供销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年交流项目--"第一届茶文化周"于2004年6月24日晚在巴黎白天鹅大酒楼隆重开幕.专程前来的中国茶文化专家、法国从事茶叶推广、销售的人士、当地茶爱好者,以及中国大使馆负责官员、侨界代表、文化界人士、新闻界人士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以茶叶消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把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划分为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3个维度,同时引入了感知价值变量,构建了品牌形象、感知价值、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此外,本文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对感知价值及消费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感知价值在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中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青阳县是个产茶大县,由于当地茶园多,清明前后市场便涌现大量新茶,茶叶的集中上市使茶叶很难卖出好价。当地青年茶农牛喜通过市场调查,转变销售策略,筹集资金 2500元,购买了一些养生保健之类的书籍,依照书中的 “ 祛火茶 “ 方到中药店购回一些祛火养神的中草药,自备一辆人力三轮车和一台电子秤,在新茶上市期间,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 “ 祛火茶 “ 。没想到这一着还挺管用,往年他家茶园的新茶一季只卖到 3000元左右,可今年头季就卖了 9000多元。   ……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国门的开放,大量茶叶外销。因路途遥远,外销茶叶需要更为坚固的包装,随之形成了其特有的外销茶叶包装,本文将从外销茶叶包装所需的四个主要元素,即茶箱、锡罐、篾篓及花纸这四个方面来展示外销茶叶的独特包装。另一方面,1887年后茶叶出口逐渐衰退,为挽回茶叶出口的颓势,政府做出一系列努力来扩大茶叶国际市场,其中对出口茶叶包装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笔者以茶叶消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品牌形象理论模型,以贝尔模型作为本文的理论模型基础并结合行业特点,把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划分为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三个维度,同时引入了感知价值变量,构建了“品牌形象—感知价值—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调查问卷,并通过SPSS24.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照绿茶品牌形象的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对感知价值及消费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感知价值在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中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西南地区的某县盛产茶叶,漫山茶园,云雾缭绕,层层青翠,风光秀美。当地在茶产业上做文章,发展茶加工、茶旅游,欲让单纯种茶变成制茶、品茶,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延长产业链,拉长价值链。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茶叶加工企业实力一般,加之质量不好把控,对当地茶叶的消化有限,没有与茶农建立密切联系。虽然规划了景区,建了不少餐厅、民宿等,可一到淡季,门可罗雀,旅游设施闲置,"增人气、扩影响"的预期目标没有实现。一二  相似文献   

8.
初夏,在信阳毛尖的原产地信阳市口河区,漫山遍野的茶园把山丘装点得青翠欲滴.一个个茶基地、茶市场、茶品牌、茶旅游景点等亮点组成的"珍珠链"式的茶叶产业集群,在这里也已初露光芒. 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文新公司),如今正在这个茶产业链条上优美起舞. "三园"打造茶产业最亮珍珠 走进文新茶叶科技园,这里以绿色为主题风格的产品展示大厅,还有洁净明亮的茶叶精制车间,无不彰显着一个企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和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江西省消费者茶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特征中的年龄、性别、职业、月收入,环境因素中亲朋好友的推荐、政策的导向,营销因素中家庭购茶的价位、礼品茶购买的价位、礼品茶购买考虑的因素、广告的作用以及茶叶相关知识中了解喝茶的作用和当前茶叶的质量看法对购茶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郴州市把茶叶产业作为助农增收和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叶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笔者通过对郴州市9个县(市、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总结了郴州市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出该市茶叶产业发展存在茶园建园基础性差、茶企组织化程度低、品牌带动力弱、地方特色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并从强化...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8日,飘荡着浓郁茶香,被漫山茶树包围的中国著名绿茶西湖龙井茶原产地龙井寺,见证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杭州市委、市政府与在杭"国字号"茶叶机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大学茶学系(简称"两会两所两中心一馆一系"),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研讨.共同致力于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确立杭州在全国茶领域的展示中心、培训中心、质量技术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交易中心地位,全力打造"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  相似文献   

12.
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叶利用率、茶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终端产品开发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内容,将茶叶和烘焙食品结合开发烘焙类茶食品,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一种新潮流.综述了主要烘焙类茶食品的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涉及茶面包、茶糕点、茶饼干和茶月饼等,并总结了烘焙类茶食品抗氧化性和抑菌作用两个功能,最后提出烘焙类茶食品未来的几个研究...  相似文献   

13.
据史料记载,徽州商帮始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茶叶贸易是徽州商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区的茶文化资源伴随着茶叶外销而传播至世界。徽商文化深受儒学影响,其中讲道义、重诚信、行善缘等方面都与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促进徽商精神与茶文化的交融。茶和天下,徽茶千年,徽茶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的气候、环境,徽茶文化的传播光大得益于徽商的诚信和拼博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阐述了茶树食叶害虫茶小卷叶蛾、茶叶白毒蛾、茶叶象虫甲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茶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饮品,茶文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茶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云南地区以普洱茶为主,江城县茶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文对江城县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当地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茶叶的经济效益较高,尤其是随着茶叶文化的不断推广,我国的茶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因素积极加强茶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关于江西茶史陈东有:说到江西的茶叶,许多人都会想起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江西茶历史可谓久矣。陈老师,您是我国著名的农业考古和茶文化研究专家,说到茶,说到江西的茶,您肯定有说不完的话。陈文华:江西是产茶大省,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庐山的僧人就开始制茶,一直到唐朝,在全国都非常畅销。白居易的诗其实有个背景,那就是当年全国三分之一的茶叶在浮梁县集散。  相似文献   

17.
话说浮梁茶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就有僧人采茶。自唐代开始,浮梁就盛产茶叶了,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各地产茶数量多少不一,以浮梁出茶最多。”又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700万驮,税15万余贯”。当时的浮梁,茶多,茶好,再加上水陆交通发达,故成为我国茶叶的集散地之一。一些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转运销售。茶叶销售分为两路:一路走水运,一路走陆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诗中曾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西域一带(今西北、华北各地)从浮梁运销的茶叶达十几万驮之多,《敦煌变文集》中的《茶酒论》即记录了  相似文献   

18.
美好是一杯清茶南昌大学郑小江我曾在茶乡婺源县专门学过一年的茶叶栽培与制作。每年清明节前后,是采摘新茶的最好时期。天刚蒙蒙亮,我们这些茶校的男女学生便背着茶篓进了茶园。茶树只有半人高,整齐蜿蜒一望无际,翠绿的叶芽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水珠。刚刚爆出的嫩芽能...  相似文献   

19.
甲、乙是朋友关系,2002年春节期间,甲向乙借500元钱去打麻将,结果赢了400元。当时,甲答应把500元钱还给乙,另给乙200元以示谢意。乙说我不急着用钱,你先拿着吧,你给我打个条,以后再给吧。甲给乙打了个700元的欠条。后来,甲将借来的钱和赢来的钱全部输光,无力偿还乙的欠款。为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茶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新型"茶旅融合"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一种创新思维,其对于带动资源经济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六安市独山镇为例进行茶旅融合营销策略分析,以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游客特点和茶旅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茶旅融合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了当地茶产业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以期拉动独山镇茶叶产品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