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以千亩湖荡——长沟荡为试验水域,对蟹种放养、饵料投放、蟹鱼混养等饲养技术和捕捞方法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试验(1987—1989)。河蟹平均亩产25.81公斤,群体增重22.3倍,平均个体重125克;成鱼平均亩产41.25公斤。蟹鱼混养平均亩净利润为407.07元,投入产出比1∶2.41。  相似文献   

2.
以"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据,综述了鱼鳖混养的好处。鱼鳖混养不但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弥补了温室养鳖病害多、口感差的不足,而且鳖的生长环境接近自然环境,品质高于温室养殖鳖。鱼鳖混养还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为增加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我市水产养殖模式大多采取以草鱼、鲤鱼为主养品种、套养花白鲢的混养模式,经济效益较低。2015年,分别选取了廊坊市铭涵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廊坊市水木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天力养殖场进行了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将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场地及养殖品种见表1。  相似文献   

4.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利用现有鱼池稍加改造开展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据试验,池塘鱼鳖混养,每亩可净产鱼250—500公斤,净产甲鱼100—150公斤,比单纯养鱼每亩池塘经济效益可提高3—4倍。具体方法介...  相似文献   

5.
鱼鳖混养与单养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4-1995年进行了鱼鳖混养与鱼、鳖分别单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鱼鳖混养方式较鱼鳖分别单养方式进行养殖,不仅节约水面50%,而且提高产量12.9%,增加纯利30.2%,减少水、电、药、饵消耗30%以上。  相似文献   

6.
林忠华 《科学养鱼》1995,(12):12-12
稻田鱼鳖混养高产技术稻田鱼鳖混养,互惠互利,既充分利用水面,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设备投资少,技术简单,管理容易,是当前特种水产养殖中值得推广的新模式。一、鱼鳖混养的可行性1.鳖的残饵和排泄物具有肥水作用,促使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急剧增殖。有利于草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探索鱼鳖混养高产技术,总结高产经验,笔者根据一些养殖单位的做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提出如下技术操作要点。1.混养池塘的改造与建设实行鱼鳖混养,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通常选用面积3300~6600平方米,水深在2米以上,排灌条件较好的高产  相似文献   

8.
鱼鳖混养新技术(一)鱼鳖混养优点1、充分利用水体.甲鱼以底栖生活为主,可充分利用单养鱼类浪费的部分水域空间.2、甲鱼对水体有增氧作用。甲鱼是用肺呼吸的,经常浮到水面呼吸,这种往返运动,使表层溶氧扩展到底层,弥补了深水中氧的不足。3、净化水质。甲鱼在水...  相似文献   

9.
鱼鳖混养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鱼鳖混养能进一步挖掘池塘生产潜力,增加经济收入,我们于1989~1992年在无锡县东埄镇多服公司水产场进行鱼鳖混养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建设的实例,对池塘鱼鳖混养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鱼鳖混养,在淡水养殖业生产上是提高水体利用率,发掘生产潜力、增加经济收入的新途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讲,鱼鳖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物学循环,又能保持生态系的动态平衡。我们在历年试养的基础上,81年进行了面积较大的试验。其中一口成鳖的鱼鳖混养试验池,经省、地、县各级有关领导部门验收,获得每亩净产鳖290.3斤,鲜鱼811.3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建设的实例,对池塘鱼鳖混养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8月6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凤敏带领推广科科长孙绍永、鲁松等到文安县龙华甲鱼养场,对"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进行检查调研。省站领导对"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此项目依据池塘基础条件、区域优势和养殖池塘承载容量等,建立鱼鳖混养多种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探讨适合的苗种、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4.
许根 《科学养鱼》1995,(6):15-15
幼鳖池套养淡水白鲳试验鱼鳖混养是目前淡水养殖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以往的鱼鳖混养只注重鳖的产量,很少注意混养不同鱼类品种所产生经济效益的不同。1994年,我们在本所甲鱼厂进行了幼鳖池套养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效果。现将试验内容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1991,(5):4-4
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饵料,减少池底残饵,改善水质条件,所以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校内一口面积0.5亩、水深2.5米的鱼塘,进行了鱼鳖混养试验,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郭瑜 《内陆水产》1997,(1):22-22
池塘鱼鳖混养,作为人工养鳖的一种形式,以其投资少、易管理、操作简便、病害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好以及不影响鱼产量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渔农所接受。笔者根据江苏省金湖县近几年发展池塘鱼鳖混养的经验,尤其是通过1996年实施“江苏省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认为采用池塘鱼鳖混养技术应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1搞好池田孜追建设必要设施1.l地点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饵料来源较广、环境比较安静以及阳光充足的池塘,为实行鱼鳖混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1.2池塘改造实行鱼鳖混养的池…  相似文献   

17.
正"稻鱼鳖"生态混养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河南省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稻鱼鳖"生态混养模式。本文就该生态混养技术的苗种选择、养殖场地选择、饲料投喂、防逃设施建造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及该模式养殖效益等进行总结梳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志勇  华林 《淡水渔业》1995,25(2):42-43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要点凌志勇,华林(四川省内江市伏龙乡农技顾问)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鳖的残饵和粪便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提供了饵料条件。而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和随之繁殖的细菌、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蚬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鳖并不能...  相似文献   

19.
藕田鱼鳖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淡水渔业》1996,26(5):43-43
藕田鱼鳖混养技术要点李凯(河南省郸城县渔业技术推广站)1994年我们在3块藕田(面积3.3亩)中进行鱼鳖混养试验,共投放幼鳖2641只,重391公斤,草、鲤鱼种1650尾,重85公斤。经138天饲养,收获鳖924公斤,鱼423公斤,莲藕4120公斤,...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市水产指导站承担了“池塘鱼鳖混养”推广项目。经过两年试验推广,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97年试验面积16106.3亩,经核产以鳖为主的402.5亩池塘平均亩产成鳖275.1公斤,亩产鱼107.3公斤,投入产出比1:1.43;以鱼为主的15703.8亩池塘平均亩产成鳖42.55公斤,亩产鱼554.对公斤,投入产出比1:1.41,经验收各项指标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书所规定的要求。通过试验,在大面积池塘鱼鳖混养的放养模式、水质控制、病害防治以及施肥投施等技术方面摸索了一套成功经验。一、池塘环境条件1.环境。鱼鳖混养池要设置在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