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根 《当代农业》2010,(20):35-35
长江下游地区早熟毛豆地膜栽培,可在5月下旬上市,每亩鲜荚产量600~750公斤,产值1500元以上。毛豆生育期短,技术简单,投资少,还适合与西瓜、玉米等间作套种。  相似文献   

2.
玉米套甘蓝的种植模式有好多种,但有一种模式被多年来的实践证实,在中等肥力的水浇地上,套种时的玉米产量可以达到单作时的产量,每667平方米产700公斤以上,甘蓝也可达到单作时的产量,667平方米产量4500~5000公斤.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平罗县推广应用的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地膜马铃薯复种大白菜、地膜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甘蓝3种种植模式的地膜马铃薯产量在3.75万kg/hm2左右,玉米、大白菜、甘蓝产量分别为8 250 kg/hm2、9.00万kg/hm2、7.50万kg/hm2,两茬作物合计产值达24 675~35 250元/hm2。作者重点从选地、整地、施肥,选择适宜品种,适期规范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各种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春甘蓝是赤峰地区露地蔬菜中收获期较早的叶菜类蔬菜之一,其产量高,病害少,上市时价格较高,667m2纯收入千元以上.采用地膜甘蓝套种地膜玉米立体栽培是一项投入少、收益高、风险性小的粮菜型种植模式,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花生地膜栽培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提高种植花生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套种甘薯,能有效解决粮油争地矛盾,提高套种甘薯产量。根据我县几年来的试验示范结果,与常规栽培相比,平均每亩可增产花生39.6公斤,增产鲜薯368.2公斤,而且由于提早播种,提早收获,提高了花生和  相似文献   

6.
邢恩荣 《新农业》2005,(10):42-42
一、甘蓝施钾效应 甘蓝是叶菜类,一些菜农以为只要多施氮肥就可以提高甘蓝产量,其实不然,只施氮肥反而限制了甘蓝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据科研单位的研究和试验,在每亩施20公斤氮素以内,甘蓝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当氮素施用量超过每亩20公斤时,产量增加不显著;在每亩施氮素10~20公斤范围内,再配施10~20公斤钾肥,则甘蓝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1、小麦——莴笋——西瓜——棉花——甘蓝①间套种方法。种六行优质专用小麦,行距18~20厘米,预留行80厘米,在预留行中套种地膜莴笋一行(10月下旬移栽),株距30厘米左右。莴笋收获后,4月下旬移栽地膜西瓜一行、棉花一行,棉花与西瓜实行三角定苗,西瓜拉秧后,8月中旬移栽秋甘蓝,行株距60cm×50cm,10月中旬收获。②种植效益。小麦667m2产350公斤,产值350元;莴笋667m2产600公斤,产值180元;西瓜667m2产3000公斤,产值900元;棉花667m2产皮棉300公斤,产值420元左右;秋甘蓝667m2产2000公斤,产值400元。年667m2产值2250元左右。2、春马铃薯——春玉米…  相似文献   

8.
春季地膜花生套种大葱,花生收获后在大葱行间作秋花椰菜,一般每亩产花生350公斤、大葱3000公斤、花椰菜1500公斤.  相似文献   

9.
玉米套种甘蓝常见形式有:①172厘米一带,带内种2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132厘米,株距27厘米,亩留苗2884株;在玉米大行距中套种4行甘蓝,拱棚覆盖,株行距各33厘米,亩留苗4120株。②200厘米一带,带内种6行甘蓝套种4行玉米,满铺地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玉米和甘蓝套种的最佳比例,完善套种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理论依据,根据玉米套种甘蓝的田间试验数据,在进行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套种模式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甘蓝不同套种模式的综合效益主要由玉米产量性状、甘蓝产量性状和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3个方面决定;不同套种模式的综合比较结果为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5,即:处理3(玉米密度67500株/hm2,甘蓝密度60000株/hm2)套种模式下,玉米、甘蓝的产量分别为12150、80242.5 kg/hm2,总产值为83634.0元/hm2的,效益高于其他处理,田间配置最合理,是最佳组合模式。该研究优化了种植模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李宗兰 《农友》2002,(3):15-16
双膜花生——夏季菠菜——越冬甘蓝一年三种三收,使各季都错开供应高峰期,价格高,效益好。我们在生产中,具体运用后,一般每亩产鲜花生500公斤,产值1500元,夏菠菜1000公斤,产值1000元,越冬甘蓝产量为2000公斤,产值2000元,每亩总产值为4500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膜、地膜等费用(农膜可使用2—3年)共计1050元,纯收入超过300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田县虹桥镇陈庄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几年来在现有的土地上科学安排茬口,合理间套种,采用甘蓝、玉米、芹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平均亩产玉米520公斤,甘蓝3380公斤,芹菜4150公斤,亩收入4500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农民采用夏玉米田套种小白菜、秋芹菜种植技术,一般亩产玉米400公斤、小白菜1000-1200公斤、芹菜2500公斤左右,每亩纯收入2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大蒜、玉米一年两熟套作栽培,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蒜头850公斤、玉米700公斤,每亩总产值3770元。栽培模式是:9月中下旬在宽3.6米的畦中种植18行大蒜,行距18.5厘米或25厘米(玉米套种行为25厘米),株距8厘米,每亩4万株。第二年5月上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收获蒜头。4月下旬5月初在蒜行内等行套种5行玉米,行距8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3300株。9月上旬收获。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地膜棉花套种鲜食玉米的种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就其高产栽培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施肥整地、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宁夏引黄灌区春季地膜甘蓝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前提下,适当套种甜玉米,可有效为辣椒遮阴调温,减轻辣椒日灼病、病毒病的发生,同时每亩地可额外增收甜玉米嫩鲜棒400-500公斤,价值640-700元。  相似文献   

18.
正"洋葱-玉米-甘蓝"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生产资料,实现了粮菜间套一年三熟高效栽培,其经济效益显著。洋葱于先年9月底播种,11月底-12月初覆地膜成苗移栽,6月上旬收获;4月下旬露地行间利用洋葱水肥、地膜套种春玉米,9月初收获;秋延茬甘蓝7月初播种,8月中旬露地移栽,10月下旬开始收获。1品种选择1.1洋葱在本地以红皮品种为主,选用品质好、商品  相似文献   

19.
刘国祥 《新农业》2005,(1):17-17
辽西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80毫米,随着春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杂交制种与春小麦生产争夺水浇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进行了春小麦套种玉米制种试验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经验。—般春小麦每亩混合产量250~300公斤,玉米种子250~350公斤,解决了玉米杂交制种与春小麦生产争夺水浇地的矛盾,使得玉米制种田追肥,浇水,母本去雄等操作十分方便。此项技术的推广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和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重点推广一种粮菜间作的立体农业栽培模式,这种模式是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套种娃娃菜、甘蓝、花椰菜等,保证玉米、蔬菜双丰收,每亩可多收入3000元左右,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选择优良品种 1.1 娃娃菜 主要是韩国的品种金皇后、小巧和童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