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信阳1999~2006年稻区油菜产量的统计数列,建立了灰色动态GM(1,1)预测模型,预测2007~2009年豫南稻区油菜产量水平,旨在评价灰色动态GM(1,1)预测模型的效果,并为豫南稻区的油菜生产提供依据.经检验该模型的精度高.回测1999~2006年的结果,拟合率高,拟合结果显示: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2.67%,精度为优(C=0.17,P=1);预测结果表明:豫南稻区油菜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涝灾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针对GM(l,1)模型预测条件的局限性,提出离散灰色预测模型[称DGM(1,1)模型Ⅰ。应用离散灰色模型,以鞍山市1959~2006年的降雨量为依据,建立涝灾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离散型D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原有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有很大提高。并且该模型建模过程简单、适用性强,为涝灾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粮食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2种预测模型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并用该模型对蚌埠市小麦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高于单一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或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新陈代谢模型的我国棉花产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2011年我国棉花产量,基于灰色预测建模思想和新陈代谢原理,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常规GM(1,1)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新陈代谢预测模型比常规预测模型精度高。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的我国2011年棉花产量为614.968 3万t。  相似文献   

5.
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木薯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GM(1,1)预测模型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融合,构建一种兼具两者优点、互补型的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GRNN).以1985-2007年度广西木薯鲜薯总产量为数据样本,采用GGRNN模型进行广西木薯产量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GRNN训练期平均拟合指数、预测期平均拟合指数分别为0.99和0.93,分别比GM(1,1)模型高0.09和0.04.该组合模型在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单一的GM(1,1)预测模型,并具有自学习能力、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适应性强等优点,为木薯产量预测的定量化和智能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灰色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对初始序列进行对数变换,以改善其光滑性;利用欧拉改进法构建了改进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提高了拟合方程与待拟合系统微分方程之间的近似程度。应用改进模型对输油管道结蜡速度和结蜡厚度指标的实际统计数据进行了灰色动态拟合,建立了相应的灰色微分方程和时间响应函数。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有预测精度高、灵活性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将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结合,构建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按特定的状态划分方法,先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再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使预测精度大大提高.最后以辽河流域某典型区为例,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徐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54-3855
油菜产量的准确预测对油菜种植面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将能排除数据干扰性的弱化算子引入GM(1,1)模型,建立了基于改进的GM(1,1)模型的我国油菜产量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例演算,运用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我国油菜产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针对粮食产量的数据特点,提出了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结合GM(1,1)模型与ARIMA模型的优点,建立GM(1,1)-ARIMA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对非平稳序列进行分解,得到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针对各分量序列的不同特征,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近似分量进行趋势预测,为进一步提高趋势信号的预测精度,使用灰色GM(1,1)模型对预测序列进行残差修正;然后,采用ARIMA预测模型对分离出的细节分量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小波重构得到粮食产量的预测值。预测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GM(1,1)-ARIMA模型的拟合平均误差为0. 69%,通过对2011—2014年粮食产量的预测,其预测平均误差低于1%,为粮食产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灰色理论预测青海湖裸鲤的年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理论与方法,以1991~1998年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przewalskii的年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GM(1,1)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1999年青海湖裸鲤的年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年产量的时间响应函数模型为x^(0)(k 1)=4974.9670996e-0.232119k,多年平均相对误差为10.33%,后验差比值C=0.248352,小误差频率P=1,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一级;1999年青海湖裸鲤年产量的预测值为776.8 t,与实际产量(807 t)的相对误差为3.73%,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灰色预测模型通常是GM(1,1)模型,但预测精度有时不令人满意.因此利用以下两种方法的结合对模型GM(1,1)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一个预测精度较高的新灰色预测模型。第一步:利用"幂函数变换"模型,它能提高离散数据的光滑度,从而提高了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可信度.第二步:分析GM(1,1)预测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指出在形成预测公式时规定为∧X(1)(1)为已知条件是不合理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数据。  相似文献   

12.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在陕西省苹果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灰色系统理论与马尔柯夫链相结合,建立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并对陕西省苹果产量进行预测,为指导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建立陕西省1998~2007年苹果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确定出苹果产量的发展趋势和预测值,在此基础上应用马尔柯夫链理论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结果】2008年陕西苹果产量预测值为769.71万t,实例计算表明,灰色马尔柯夫模型更适用于随机波动性较大的数列预测问题。【结论】将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柯夫链相结合用于苹果产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提出将3种灰色模型(残差GM(1,1),无偏GM(1,1)和pGM(1,1))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并以中国股票市场上证指数为例进行模拟预测.实证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较原有方法更为精确,可作为股市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地预测未来原木进口量,利用已知中国进口原木数据,使用灰色模型GM(1,1)模型以及最小二程法多项式拟合的经验公式对1993-2013年的国内原木进口数据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两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在RMSE、MAE、MAPE三个指标上均优于基于最小二乘法函数拟合的预测方法。利用GM(1,1)模型预测2014和2015年国内原木进口量分别是4 170.58万和4 358.99万m3。  相似文献   

15.
灰色系统理论在林业用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辽宁省某市林业用地的常规GM(1,1)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检验,相对误差最大为0.53%,利用该模型对2003年的林业用地状况进行了预测检验,相对误差为3.65%,小于5%,证明该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较好。针对灰色系统理论及研究区域林业用地的特点,提出了在今后林业用地预测时可以在利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叠加国家规划中每年的生态退耕还林量而获得最佳林业用地量预测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更准确预测自来水厂的加矾量,弥补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自动加矾系统中预测的不足,采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即灰色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并运用于自来水厂自动加矾系统,根据实测数据计算预测值.结果表明: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0.016%,最大相差为0.025%,BP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0.037%,最大相差为0.069%,灰色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0.006%,最大相差0.009%,其模拟精度远远高于其他2种模型的模拟值,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抗蚜威在黄瓜果实中的消解动态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抗蚜威在黄瓜果实中的残留量数据,建立指数负增长函数模型、Rayleigh动态模型、灰色预测GM(1,1)模型等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其进行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预测拟合度最好,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降解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应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抗蚜威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灰色预测的建模机理,结合我国林业生产发展实例,建立了林业生产的新陈代谢GM(1,1)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优于常规GM(1,1)模型。应用该模型预测可知,我国的林业产值在2011~2012年期间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将灰色GM(1,1)模型与周期外延叠加模型相结合,构建灰色—周期外延预测模型,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对其近30年年降水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揭示了齐齐哈尔市年降水序列明显的增加趋势和周期性变化特征,可为齐齐哈尔市旱涝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能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阿克苏市1999~2005年建设用地统计数据建立灰色序列GM(1,1)模型,对阿克苏市建设用地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通过精度检验,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