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荔县棉田面积大幅萎缩,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建议,即科学发展棉花,实施优质棉花;强化技术培训,切实搞好服务;推广主导品种,组装配套技术;加强冬管工作,为翌年打基础,以期为大荔县的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荔县棉花市场现状调查,分析2015年棉花形势预测及存在的问题、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措施,旨在提升棉农植棉积极性,稳定棉田面积,确保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荔县棉花产业的现状,并从提高棉花补贴标准、建立健全棉花保险机制、改善棉田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棉花轻简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其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县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大荔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大荔县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荔县棉花轻简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大荔县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探索总结出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新模式,明确提出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务、化学化管理的关键措施和六项主要技术,解决了棉花生产费工费时成本高的问题,从而使棉花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大荔县棉田土壤养分现状,总结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为当地棉花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大荔县棉区,棉盲蝽已上升为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防治难度相当大。为此,就大田观察情况,依据棉盲蝽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阐述大荔县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现状及生产实际中存在的试验基点不稳定、试验成本大、经费不足、试验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奖励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稳定的标准化区域试验站、加强技术培训交流、增加棉花区试专项经费及奖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荔县农业局、大荔县埝桥乡农技站等单位共同完成,夏志明副研究员主持的原陕西省农发办(1996—2000年)项目“渭南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获陕西省2001年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大荔县棉花生产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荔县棉花生产在全国和陕西省的地位及近年来生产现状,分析造成其种植面积下滑的原因,从技术普及、高产示范、转变经营模式、发展合作组织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供需矛盾、争地矛盾、抵御市场风险、增产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20.
以引自以色列、日本、台湾农友及国内引进的 8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材料 ,在二代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品种对比。结果表明 ,以 Galia C- 8和蜜世界综合表现最佳 ,其次为劳郎 ,这 3个品种低温下果实膨大性能优良 ,丰产、优质、抗病 ,可在生产中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