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末,茂名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和省内各罗非鱼主产区一样,罗非鱼收购价急跌,跌幅空前:规格500克/尾以上的罗非鱼塘头价由两个月前的10.2元/千克直线急跌至7.4~7.6元/千克,350~500克/尾的罗非鱼塘头收购价由7.6~7.8元/千克急跌至5.8元/千克,鱼价跌破成本关口。  相似文献   

2.
<正> 长沙市郊区西湖渔场于1979年11月3日将265尾尼罗罗非鱼投放在一个44.4平方米、水深1.5米的圆形水泥池中越冬。其中30尾平均重量157克,于1980年1月29日起,20天内产卵孵苗1,800尾,至5月8日出越冬池,成活1,340尾,平均体长3.4厘米,体重0.6克。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21~24℃,每天投  相似文献   

3.
梅洁 《科学养鱼》1986,(2):30-30
我国新引进的奥利亚罗非鱼(雄性)与尼罗罗非鱼(雌性)杂交产生的子代鱼——奥尼鱼,它的雄性率为93%以上,即群体中绝大部份为雄鱼。众所周知,一般雄性罗非鱼生长速度均快于雌性罗非鱼,个体也比雌鱼大。因而奥尼鱼亦同样具有这一特性,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当年夏花,饲养5-6个月一般可达150克/尾(3两/尾)以上,在1984年与1985年的生长对比试验中,  相似文献   

4.
在陡河水库越冬罗非鱼种网箱5只,计125m~2,1989年11月14日入箱鱼种2609kg,经投饵饲养管理,1990年5月18日出箱4882.8kg,单产39.2kg/m,成活率58.72%,获利润4.1万元。制约越冬罗非鱼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水温,冷却水库水温主要受电厂循环冷却水排放量及热排放量的影响。冷却水库使罗非鱼开始致死水温为8.2℃左右。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亲鱼大棚越冬保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它的抗寒能力比较差,一般水温降到12℃时,就会出现冻伤或冻死。在我国,除海南、台湾和云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大多数地区罗非鱼都不能在自然环境下越冬,都要采取相应的越冬保种措施。本所在那马淡水中试基地所建的罗非鱼越冬塘为温泉塘,平均水深1.8~2.2m,出水水温常年保持在18℃~20℃,一些出水量比较小的越冬塘在没有其他任何保温措施的情况下,冬季水温最低时只有8℃~10℃。罗非鱼亲鱼有其特殊的地位,其关系到每一个罗非鱼鱼苗场来年乃至往后的苗种生产,甚至可以说与一个鱼苗场的存亡直接相连。因此,完善越冬塘的保温措施是我们进行罗非鱼越冬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水产研究所那马中试基地进行了池塘养殖当年繁殖的奥尼罗非鱼苗种达出口规格试验。在1800m^2池塘中投放全长为3—4cm的奥尼罗非鱼鱼苗2860尾,经178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体重为O.75kg/尾(最大为1.1kg/尾),平均体长为26.1cm(最大为29.5cm),总产量为1750kg,平均产量为648kg/667m^2,养殖成活率为81.6%。  相似文献   

7.
采用面积2亩,平均水深2米的池塘一张进行高产试验,放养密度4,875尾/亩,其中尼罗罗非冬片4,500尾,规格2.5寸/尾(每公斤90尾),团头鲂50尾(O.2公斤/尾),4寸的草、鲢、鳙分别为25尾、200尾、50尾,鲤鱼50尾(O.035公斤/尾)。鱼总重66.25公斤/亩。除罗非鱼在4月15~18日放塘外,均在3月22日放养。  相似文献   

8.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用安氏罗非鱼和罗氏沼虾进行混养研究。混养试验在四只0.1公顷池塘中进行,其中二只池塘施无机肥料,施肥量为50~100公斤/公顷。二只试验塘(1号和4号),5月29日放养安氏罗非鱼2,000尾,每尾平均重1.82克,5月31日放养罗氏沼虾稚虾1,100尾,每尾重0.29克。  相似文献   

9.
《河南水产》1992,(2):10-10
为节约用水,沙特阿拉伯研究不同的水体交换量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在3.75m的水泥池中放养平均体重19g的尼罗罗非鱼240尾,试验98天起捕验收.结果发现:换水量1升/分的鱼生长最好(特定生长率1。80,平均日增重1.06g);换水量0.5升/分的鱼生长次之(特定生长率1.74,乎均日增重0.94g);每日分两次全部换水,鱼生长较差(特定生长率1.63,平均日增重0.86g,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早繁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罗非鱼春季提前繁殖技术,本试验在亲鱼池搭建塑料棚以控制水温,促使罗非鱼提前繁殖。试验设置4个试验组共投放亲鱼2万尾,对照组(未搭棚)投放亲鱼0.4万尾,亲鱼平均体重为0.75kg,雌雄比例均为3:1。结果表明,试验池平均每尾雌鱼产苗1474尾,对照池平均每尾出苗143尾,试验塘出苗量显著高于对照塘.试验期间试验池的平均水温比对照池高8℃,试验池的出苗时间比对照塘提前了61天。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搭建塑料棚明显提早了罗非鱼出苗时间且提高了出苗量。  相似文献   

11.
现又到了罗非鱼越冬的时候,今年气候比较特殊,罗非鱼越冬病害较多,现将有关罗非鱼在越冬期间可能发生的病害及防治措施通报一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水霉病病症:水霉病又称肤霉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慎,鱼体受伤,鳞片脱落,霉菌从伤口侵入并大量繁殖而引起。最明显的症状是病灶呈白色棉絮状,鱼体瘦弱,食欲减退,最后因衰弱死亡。防治方法:①越冬温室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用3%~4%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后放养。②发病后将水温提高至20℃以上。③用500~700克/米3食盐水+500~700克/米3小苏打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12.
5种杂交F1代罗非鱼致死低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外人工降温条件下,对莫桑比克罗非鱼(O.ma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杂交F1(下称莫荷鱼)、4个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 ♂)杂交F1(如下分别称:尼奥鱼Ⅰ、尼奥鱼Ⅱ、尼奥鱼Ⅲ、尼奥鱼Ⅳ)共五个杂交F1罗非鱼进行致死低温研究,得出各杂交一代的半致死低温和死亡低温范围。实验表明当水温降到 11.4℃时,莫荷鱼首先开始死亡,其死亡低温范围为11.4℃-7.5℃;尼奥Ⅰ的致死低温范围是8.6℃-5.9℃;尼奥Ⅱ8.3℃-5.6℃;尼奥Ⅲ8.7℃-5.8℃;尼奥Ⅳ8.3℃-5.7℃。对五个杂交F1半致死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莫荷鱼对低温耐受能力较差,同尼奥Ⅱ和尼奥Ⅲ杂交F1相比有显著差异(P<0.1),而其它罗非鱼间对低温耐受能力无显著差异(P>0.1)。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1月5日,当成鱼塘的水温下降到18.5℃时,我们将60尾(每尾重40~60克)尼罗罗非鱼鱼种,用18.2℃,盐度为4%的食盐水浸洗消毒25分种,同时投入两口水井内,进行越冬保种试验。其中第一号水井由于是新挖的,还未使用,水温和溶氧逐渐降低,至1990年1月5日30尾鱼种全部死亡,越冬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大规格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条件和养殖方法基本相同的六口面积共39亩的鱼塘开展大规格罗非鱼养殖试验,获得平均亩产1785千克,亩净产1542千克,亩利润4027.30元的高产、高效效果;比较5个不同放养密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以1100-1300尾/亩的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较好.因此建议在水深1.6-1.8米的池塘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00-1300尾/亩;本试验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养殖模式、微生态水质调控、鱼病预防控制等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市场趋势     
《海洋与渔业》2009,(11):7-8
罗非鱼: 10月罗非鱼(400克以上)平均批发价格为8.2元/公斤,环比下跌4.09%。据了解广东地区罗非鱼塘头价400-500克规格5.5-5.7元/公斤,500-800克规格6,3~6.5元/公斤,800克以上规格在7.7元/公斤。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深井水作为越冬水源,控制水温在16~21℃,在塑料大棚内3口面积各为20m^2水泥池内放养奥利亚罗非鱼亲鱼654尾,1口面积为29m^2的水泥人放养鱼苗1300尾,经过165d的越冬饲养,最后存活亲鱼615尾,成活率94%,鱼苗1180尾,成活率90.8%。  相似文献   

17.
尼罗罗非鱼种用传统的培育方式多是和鲢、鳙、鲤混合培育,产量低,且罗非鱼种占产量比例较小,满足不了工厂化养罗非鱼的需要。为此,1990年在中原油田水产公司用4口池塘4.5亩,进行投喂配合饲料,用微流水养鱼法单养罗非鱼种试验。经过115天的饲养,平均亩产罗非鱼种1890千克,平均规格55克/尾,平均亩产值11340元,亩盈利达6890元.投入产出比为1:2.5。饵料系数1.4.1990年10月经过了中原油田科委、市水刑局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是人们所喜爱的优质水产品,为提高上市规格,改善肉质和肉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我局于2000年5月20日~9月30日,进行网箱养罗非鱼的开发试验,出箱成鱼体色鲜艳、规格大,平均尾重750克,最大者重1500克,而且味道纯正,无腥味和泥土味;低脂肪、易消化;肉质硬、口感好。超额完成了试验指标,达到了开发试验的目的。现将开发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水域条件本次试验在聊城市东昌湖5号湖进行,该湖养鱼面积54公顷、水质好、无污染、水深2~3米,pH值8.2~8.4,夏秋季水中溶氧7~9毫克/升,水温25~30℃。主…  相似文献   

19.
我区现有罗非鱼越冬点十一处,面积4739平方米,具有年产幼苗2500万尾,存活春片鱼种150万尾的生产能力。由于苗种能够基本自给,罗非鱼养殖得到迅速发展。一九八三年全区推广罗非鱼面积6300余亩,产鱼1.3万担,占该年鲜鱼总产量的17.5%。罗非鱼不仅在我区“安家落户”,而且成为城郊池塘养殖的一个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陈德寿 《海洋与渔业》2009,(1):49-49,29
近期,茂名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和省内各罗非鱼主产区一样,罗非鱼收购价急跌,跌幅空前:规格500g/尾以上的罗非鱼塘头价由两个月前的5.1元/500g直线急跌至3.7~3.8元/500g,350/尾-500g/尾规格的罗非鱼塘头收购价由3.8~3.9元/500g急跌至2.9元/500g,鱼价跌破成本关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