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7日,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腐植酸液肥新产品推介会在上海世纪皇冠假日酒店举行,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从肥料发展趋势和共享工厂共享经济两方面为其产品进行了推介,郑州大学教授许秀成、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沈宏等来自行业的领导专家以及新型肥料特种肥料的行业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农资行业有一个趋势,经营传统肥料越来越难。这在广东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传统肥料普遍利润空间比较小,这一现状逼迫农资产品转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都是高投入、高产出,通过增加肥料施用来增加产量。但是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后,这种增产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产业转型的方向之一是发展新型肥料,发展新型肥料的要点是增效增产,但前提是不增量甚至减量,实现减量、增产、增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肥料未来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研究和开发新型肥料是推动我国肥料产业实现‘质量替代数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7月27-29日在济南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已初具规模,各类新型肥料生产企业总计2000多家,占到全国肥料生产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产品呈现出高效化、增值化、功能化、生态环保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肥料行业转型升级脚步的进一步加快,新特肥企业层出不穷,新特肥产品琳琅满目。区别于新生代依托单项技术、小规模生产的新型肥料企业,经过多轮洗牌的大体量、大规模的传统肥料生产企业,如何发展属于自己的新特肥技术、定位新特肥产品,已经成为传统肥料生产企业在激烈角逐的肥料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武器,同时也是影响整个新特肥市场发展风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4月16日,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环保升级改造暨新液肥上线的开工剪彩仪式圆满举行。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原农业参赞、安蒂瓜驻上海总领事、资深农业专家爱德林,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国民,潍坊市欧加利农作物营养  相似文献   

6.
正在农资行业化肥"零增长"的政策背景下,新型肥料迎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新型肥料技术的不断更新,新技术应用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日前,农业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在中国农技推广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液体肥料创新发展论坛"上,针对农资转型、新型肥料创新以及应用技术理念的更新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随着扶持政策取向和方向的逐步变化,未来生产研发新型肥料的企业、研究应用方式的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对于2012年的中国农业来说,"科技创新"不可避免地将要成为关键词,不久前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紧扣"科技创新"为主题,全面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农业部也将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随着近年来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贡献率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以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潮已势不可挡。发展现代农业就离不开化肥工业,随着农村种植环境的不断变化,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人们对农产品要求的提高,农业科技的发展引领着化肥工业不断创新前行。业内公认未来我国肥料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同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这一切也正是一系列新型肥料产品所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新型肥料作为肥料行业科技含量体现的重要载体,有业内人士提出,未来10年中,新型肥料将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其市场容量将呈几何级速度增长。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当前新型肥料产业的市场空间、发展方向和尚有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中国农资传媒特组织记者采访了业内在发展新型肥料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一批企业,希望从他们的观点中获得启迪。此外,中国农资传媒还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将于3月4日-6日在上海召开"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将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和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新型肥料科技创新的主题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寻找更好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关于新型肥料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正成为农资行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药肥混剂就是这道靓丽风景线中的奇葩。药肥是具有杀抑农作物病虫害或具有作物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或同时具有提供营养和提高肥料及农药利用率的多功能新型肥料。大量事实证明,巨大的市场份额是农药企业纷纷涉足的重要动力。据统计,国内新型肥料2012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5年内将达到1000亿元。药肥一体化或将成为整个农资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是化肥企业、农药企业新的出路。药肥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也是整个农资行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正>"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正在兴起,其中水溶肥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肥料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正在兴起,其中水溶肥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行业发展将成为未来肥料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农资传媒通过大量企业采访以及96份市场调查问卷,对于行业做出一些前瞻性分析。首先,此次调查延续了参与对象以生产企业居多、市场前景持续被看好、  相似文献   

10.
新型肥料的中国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传统肥料市场销售量的稳定和利润率的降低,新型肥料开始在中国迅速崛起。除了相对较高的利润,也促进了整个肥料行业在生产技术、科研推广、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提升。从今年中国农资传媒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11.
王飞 《中国农资》2008,(7):42-43
<正>"盘中盘"模式对于新型肥料开拓农资市场比较适用。我经常在演讲中说,未来肥料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缓控释肥料。但缓控释肥料在市场上如何实现销售?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推出了一个新型肥料推广模式:"pop"模  相似文献   

12.
<正>所有的转型之路,一定有迹可寻。结合外部竞争环境、直接竞争对手、自身资源配置,我们一起来探讨农资行业的转型升级。农资企业的转型之路1产品方向不盲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杜绝华而不实的营销。方向对了,再远的路也一定能到达。以肥料行业为例,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研究员王道龙认为,缓释肥料、液体肥料、水溶性肥料与增值肥料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新型肥料。加大这类产品的推广应用创新力度,是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推广专家组专家于长志表示,新特肥的创新应在三个方面:即无效养分有效化;有效养分高效化;注重肥料功能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研发。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产能过剩、市场疲软一直困扰着肥料行业的发展,然而,安徽文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文胜的日子却过得依然滋润。为探究其中的缘由并结合中小肥料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位农资企业主。中小企业的优势李文胜说,现在大家都在谈肥料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疲软,而问题的症结则在于,过剩的是传统的产能,疲软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促使企业纷纷进行产品创新,农业收益的增加则正好为新型肥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一些新型肥料也从原来的"蓝海"变成一片"红海"。在此大背景下,万庄农资物流依托自身的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和连接的2000多个终端经销商,为新型肥料的推广铺设一条快速路。直接连接2000多家终端经销商成为万庄农资物流进行新产品推广的一个明显优势。万庄农资物流通过覆盖全省的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已经成功为这些终端经销商提供直接的配送服务,同时,也与经销商实现了品牌的共赢。万庄农资物流集团董事长赵慧清告诉记者,万庄农资物流由统一的运输车进行产品配  相似文献   

15.
<正>回顾20余年农资行业从业历程,人生的每一次跨越,无不与农资流通变革的步伐息息相关。伴随着农资流通体制的变革,众德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战略转型:企业成立初期做港口贸易;2001年起开拓品牌代理;2003年创立"众德"品牌到至今拥有复混肥、有机-无机肥、一次包膜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水溶肥、叶面肥等一系列新型肥料,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化的综合性农资企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国,随着农资产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程度日趋成熟,技术创新力已经成为衡量农资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准。个企业专利数量的多少基本上能够代表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也能够反映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农资行业内不尊重知识产权、仿冒专利、制假售假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导致授权权利人和有效权利人竟难以享受化肥专利之"利"。在传统肥料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除了对新型肥料不断探索之外,提高创新技术能力,尤其是增强对化肥专利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徐兴家 《中国农资》2014,(46):20-20
<正>目前我国有不少化肥企业在农化服务和新型肥料应用上均作了大量工作,引领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1.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芭田股份的和原生态项目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通过预制母粒的方式,把具有专利技术的小型复合肥装置直接搬到田间地头,让农民能够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定制服务,也能够为未来土地流转催生的大规模、集约化农业提供高效而环保的农资服务。芭田股份目前在推广灌溉施肥"三位一体"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缓释肥、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生态肥、多肽尿素等新型肥料成了我国化肥市场的一个个亮点,也成了经销商和农民的新宠,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无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期,新型肥料企业在崛起,传统肥料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产品,并通过发展新型肥料不断提升,实现超越发展。为探讨已然成为市场新宠的新型肥料产业化如何健康发展,在研发和推广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从行业专家、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三个方面.采访多住业内人士对产业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3月16日,由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型肥料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由于食品安全及节能减排的要求,新型肥料的发展迎来机遇期,不仅要将通过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需要做好新型肥料的推广,真正帮助农民致富,才能实现新型肥料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资传媒副总编辑张琴:发现行业问题,以媒体视角解读行业发展近年来,水溶性肥料快速发展,已成为行业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资传媒发布《中国水溶性肥料行业发展报告》,分析并提出了目前水溶肥行业的现状以及水溶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媒体的角度提出了建议。调查中发现,我国水溶肥龙头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溶肥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在于如何与设备企业对接,63%的企业认为只有灌溉设施企业和水溶肥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未来水溶肥行业发展才能稳步前进。在调查中,企业认为水溶肥要大范围地推广,仅仅靠企业自身很难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