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嫩芽具有独特的麻香味和丰富的营养,是极为珍贵的芽类蔬菜。采用传统方法栽植花椒,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采集花椒芽,且产量低,难以形成大批量的商品芽苗菜供应市场。利用花椒种子直接生产芽苗菜,不仅可变废为宝,而且能解决花椒芽苗菜工厂化周年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2.
芽苗菜作为速生、高效、新兴的致富新项目,目前越来越趋于热门。芽苗菜的最大优势就是投资少,普通生产户有数十平方米的生产场地,不用任何机器设备,投资几百元就可上马,一周即可见效,因此。已被越来越多的芽苗菜生产爱好者认可和看好。为了正确引导市场,下面把目前市场比较热点的芽苗菜品种的投资及最新效益分析写出来,供有兴趣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4个不同种皮(黑、黄)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用智能催芽机催芽、益生菌芽苗菜专用培养剂浸种、喷淋。结果表明,小黑豆生产的芽苗菜产量高、耐吃、入味、异香、品相好,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和产品优势;小黑豆生产芽苗菜最佳播种量为2.51~3.14 kg/m~2;用小黑豆生产芽苗菜比黄豆生产成本减少1.25元/kg,纯利润增加10~12元/kg,经济效益显著;智能催芽机催芽比传统催芽法催芽,可大幅提高发芽率、整齐度和效率;用益生菌芽苗菜专用培养剂生产芽苗菜比用自然饮用水浸种喷淋生产芽苗菜有更好地抑制有害菌及提供养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究LED红蓝复合光对豌豆芽苗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豌豆芽苗菜工厂化生产的专用光源的研制提供依据。选取3种基因型豌豆品种,豌豆黑暗催芽后,进行LED白光及红蓝光比例为1∶3、1∶1、3∶1等的4个光照处理。采用常温水培的方式,取照光5d的豌豆芽苗菜的叶和茎,测定可食部分长、可食率等生长指标及抗氧化物质、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相比白光处理,红蓝3∶1复合光显著提高了3种豌豆芽苗菜的可食率、全株鲜重等部分生长指标;同时也提高了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此外,不同的红蓝光比例影响不同,红光有利于豌豆芽苗菜的可溶性糖和抗氧化物质积累,蓝光有利于可溶性蛋白的积累。LED红蓝3∶1复合光可有效提高豌豆芽苗菜的生长产量和营养品质,是培养豌豆芽苗菜的适宜LED红蓝复合光谱。  相似文献   

5.
豌豆幼芽子叶不出土,第一批芽苗菜采收后,子叶仍然饱满,满足温度、水分等条件,可以继续生长,收获2—3茬。利用豌豆芽苗菜的这种多批次生产特性,不仅可以节省生产用种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保证芽苗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芽苗菜周年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业设计,通过人工栽培方法对作物种子进行芽苗菜生产。经过试验,筛选出适合芽苗菜生产的几种作物种类,摸索出不同芽苗菜在生产中的翻量、浸种温度与时间,催芽温度与时间,生长期的最适温度、湿度、光照、生产周期等。为工厂化生产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浸种时间对豌豆芽苗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延长浸种时间可提高豌豆芽苗菜的产量和品质,浸种30 h的处理芽苗菜产量最高,浸种24 h的处理芽苗菜蛋白质和Vc含量最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豌豆芽苗菜适宜的浸种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8.
萝卜芽苗菜是奉化市地方传统蔬菜,其生产周期短、收益快,并且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激素,一般即收即卖,可谓是目前蔬菜市场上最新鲜最安全的绿色蔬菜。芽苗菜可用来烧炒或放汤,烧炒当菜,有清香味,较清口;煮汤可以清煮,也可烧肉汤、鸡汤、洋芋艿汤等,口味较鲜美。  相似文献   

9.
凤县花椒芽苗菜无公害生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木镇花椒芽苗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项目为立足,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对花椒芽苗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就凤县花椒芽苗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花椒芽苗菜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新型芽菜指绿色的芽苗菜。这些绿色的芽苗菜有植物种子萌发形成的,有植物嫩梢、嫩尖、嫩芽,前者称为种芽,后者称为体芽。芽菜的营养价值较高,又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利用家庭空闲地方进行生产,可满足家庭自食,也可小批量在市场上销售。下面介绍家庭芽菜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芽苗菜无土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易掌握、市场风险小,是一项真正短、平、快的速富项目,作为特色蔬菜的一种,芽苗菜以其产品绿色无公害、口感清爽脆嫩营养价值高,目前已在沿海城市风行。芽苗菜的最大优点是:不像地里的常规蔬菜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可周年生产,不需要土壤,可直接在室内和大棚内无土栽培,占地小,还可立体培植。芽苗菜本身品种多,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不一样的需求生产。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12.
芽苗菜是21世纪颇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新型而高档的蔬菜,也是农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但生产芽苗菜栽培设施内湿度大、光照弱、通风差,芽苗菜生长遭到各种病害的侵扰,往往大量使用杀菌剂,最终导致了芽苗菜的农药残超标,产量不高。高压静电的使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过程这一有害物质残留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芽苗菜的产量和质量,并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3.
以黄豆、绿豆、红小豆为研究材料,采用7种栽培基质种植芽苗菜,通过比较浸种时间、测定芽苗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豆类芽苗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温度条件下,大豆种子最佳浸种时间为6~9 h,绿豆种子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红小豆种子最适浸种时间为18 h。以蛭石为栽培基质适宜大豆、绿豆、红小豆芽苗菜生长,可提高芽苗菜的苗高、鲜重、干重和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的含量,进而提高豆类芽苗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LED光质对豌豆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以豌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LED光质(红光、蓝光、黄光、白光)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CK)相比,红光和蓝光均可提高豌豆芽苗菜产量,且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蓝光处理有利于提高豌豆芽苗菜蛋白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促进VC的合成,并可降低粗纤维含量。红光处理能促进豌豆芽苗菜生长,提高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粗纤维含量,但抑制VC合成。综合来看,蓝光和红光混合可作为豌豆芽苗菜生长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15.
芽苗菜是颇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新兴蔬菜,生产芽苗菜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但传统的生产芽苗菜工艺流程全凭人工操作,是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了实施生产流程简易化、劳动力投入最小化、苗菜质量最优化,生产出真正高产质优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丽水市农科所的科技人员开发出一套适于我国国情的芽苗菜智能化生产系统。运用该系统生产芽苗菜,能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在芽苗菜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种子需要的浸种时间不同,栽培温度也不同,这与不同蔬菜种子的结构特点和生长特性有关。而栽培密度影响着芽苗菜生长空间和栽培成本。采收时间影响着复种指数和芽苗菜产量,同时影响着芽苗菜的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17.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的北京中禾清雅芽菜生产有限公司目前是世界上建设面积最大的芽苗菜工厂,占地面积近2万米2,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及管理体系,可生产芽苗菜1000余种,全年生产能力达3.9万吨,相当于露天大白菜371.0公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芽苗菜无土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易掌握、市场风险小,是一项真正短、平、快的速富项目,作为特色蔬菜的一种,芽苗菜以其产品绿色无公害、口感清爽脆嫩营养价值高,目前已在沿海城市风行。芽苗菜的最大优点是:不像地里的常规蔬菜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可周年生产,不需要土壤,可直接在室内和大棚内无土栽培,占地小,还可立体培植。芽苗菜本身品种多,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不一样的需求生产。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19.
对8个种源香椿Toona sinensis种子的物理性状、发芽率、芽苗菜产量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长度、宽度、千粒质量存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含水量和发芽率存在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芽苗菜的长度、产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单株鲜质量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也存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②种子发芽率对芽苗菜产率和芽苗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种子千粒质量与芽苗菜氨基酸质量分数、芽苗菜长度、芽苗菜鲜质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芽苗菜的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③陕西旬阳种源的种子芽苗菜产率最高,单位质量种子可生产9.23 g·g-1芽苗菜.成都种源芽苗菜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石家庄和泰安种源芽苗菜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遂宁和泰安种源芽苗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较高.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20.
<正>芽苗菜无土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易掌握、市场无风险,是一项真正短、平、快的速富项目,作为特色蔬菜的一种,芽苗菜以其产品绿色无公害、口感清爽脆嫩营养价值高,目前已在沿海城市风行。芽苗菜的最大优点是:不像地里的常规蔬菜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可周年生产,不需要土壤,可直接在室内和大棚内无土栽培,占地小,还可立体培植。芽苗菜本身品种多,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和不一样的需求生产。不仅可以销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