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卡那霉素(Kan)抗性基因的利用是筛选和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有效方法。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Kan作为转基因选择剂,对2个大白菜品系7#和9#的幼苗进行处理,以确定筛选的最佳浓度。结果显示,随着Kan浓度的升高,2个品系的幼苗均表现出子叶黄化率升高、下胚轴变短、鲜质量降低的趋势,且2个品系大白菜幼苗对Kan的敏感性略有不同,7#大白菜的最佳筛选质量浓度为150~175 mg/L,而9#则为200 mg/L。研究结果可为大白菜遗传转化及阳性后代的筛选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棕色棉BC05叶片进行Kan浓度梯度涂抹实验,确定了Kan涂抹筛选的最佳浓度为3.0 g/L,最佳观察时间为涂抹第5天。对Kan抗性植株进行PCR鉴定表明,Kan涂抹筛选可基本准确的鉴别出转基因材料与非转基因材料,但目标基因是否成功整合还必须进行PCR鉴定,田间卡那霉素筛选结合PCR分子鉴定是转基因棉花后代大规模群体筛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卡那霉素对转基因菜心T1代种子的筛选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附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an)的1/2MS培养基对转基因油青菜心T1代种子进行培养.快速鉴定转基因菜心T1代种子对Kan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转基因菜心幼苗的白化率随着Kan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以Kan附加浓度为60 mg/L时较适合于菜心转化植株后代的选择鉴定.  相似文献   

4.
卡那霉素在转基因小麦后代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转基因小麦后代分离群体中选择含有外源基因的目标植株是培育转基因小麦的重要环节。用卡那霉素筛选西农1376和西农2611小麦,结果表明,80mg/L卡那霉素能有效抑制非转化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小麦不同基因型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稍有差异;经PCR检测,80mg/L卡那霉素筛选出抗性苗的阳性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卡那霉素(Kan)和潮霉素(Hyg)对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春K101、芥菜型油菜L0935和白菜型油菜L0926种子分别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Kan或Hyg的1/2MS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条件下油菜下胚轴和主根生长的变化。[结果]50mg/L的Kan对油菜的下胚轴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主根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Kan对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最大。Hyg对不同类型油菜的下胚轴和主根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Kan可用于芥菜型油菜遗传转化实验中转化体的筛选,Hyg对转基因油菜种子筛选的最佳浓度为40~60mg/L。  相似文献   

6.
利用浸种法对转基因小麦后代进行卡那霉素筛选,种子在吸涨阶段所吸收的卡那霉素量决定着筛选效果,而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卡那霉素的吸收量。针对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为了省去每次筛选前对卡那霉素用量的调整,作者以与可变因素直接关联的种子质量为重点进行研究,探讨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筛选方法,并在小麦转基因后代检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每克种子用150 mg/L卡那霉素溶液6 m L进行浸种,能够有效地对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麦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对叶对常用的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将培养2周的小对叶无菌苗叶片切成0.5 cm×0.5 cm的小块,在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卡那霉素、潮霉素、壮观霉素和氯霉素4种抗生素的MS1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其分化出芽,研究了4种抗生素对小对叶外植体分化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对小对叶离体叶片的分化均具有抑制作用;确定了4种抗生素作为小对叶遗传转化研究的筛选标记的适宜浓度:卡那霉素为15 mg/L,潮霉素为10 mg/L,壮观霉素为60 mg/L,氯霉素为20 mg/L;小对叶对4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为:潮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壮观霉素。[结论]在进行遗传转化之前,对待转化材料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是建立小对叶遗传转化系统的必然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田间生长的苜蓿为材料进行卡那霉素(Kan)涂抹叶片筛选转基因植株最佳浓度和适宜观察时间的研究,并对筛选的抗性植株进行了PCR检测验证.结果表明,Kan叶片涂抹田间筛选的最佳浓度为1000 mg/L,观察时间以12天为宜;经PCR检测验证,Kan筛选抗性苗的阳性检测率达到93.8%.研究建立了一种在田间对转基因苜蓿进行大量筛选的简便方法,对于转基因苜蓿材料的选育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橡胶草为试验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50mg/L的卡那霉素(Kan)对橡胶草的抗性芽具有很好地筛选效果,生根筛选时,Kan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5mg/L;最佳抑菌抗生素为羧苄青霉素(cb),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获得35株抗性试管苗,通过GUS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最终获得6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17.1%。可见,获得的橡胶草转基因植株,为橡胶草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黄籽油菜遗传转化中卡拉霉素或卡拉霉素(kanamycin,Kan or km)最佳质量浓度,首先将油菜子叶接种在不同质量浓度Kan(0~18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结果发现Kan质量浓度小于60 mg/L有利于绿苗分化.然后在不同质量浓度Kan的分化培养基上对农杆菌侵染的下胚轴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初代培养Kan质量浓度以20~40mg/L为宜,同样质量浓度继代培养后可获得抗性愈伤和转基因阳性苗.最后利用Kan抗性对转基因黄籽油菜后代进行研究,苗期到薹花期生长的植株进行叶片涂抹法筛选,Kan最适质量浓度为4g/L,时间为4~10d;T1代抗性分析、GUS染色分析、T1代籽粒的PCR检测说明转基因在T1代、T2代可遗传并出现分离.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验证叶片涂抹进行Kan抗性筛选的方法准确性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Cu和Zn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u2+、Zn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博爱7422为材料,以完全营养液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5、10、25、50、125、250、500 mg/L)Cu2+、Zn2+污染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u2+(≤50mg/L)和Zn2+(≤10 mg/L)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Cu2+(>50 mg/L)和Zn2+(>10 mg/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Cu2+、Zn2+污染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浓度Cu2+、Zn2+污染可降低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当Cu2+、Zn2+浓度为25 mg/L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44.51%、23.02%,当Cu2+、Zn2+浓度达到500 mg/L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为CK的31.35%、47.15%。[结论]低浓度Cu2+、Zn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方法]选取改进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百合的鳞片为材料进行外植体再生和抗生素筛选试验,确定农杆菌介导的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MS改进培养基中添加0.5 mg/L2,4-D、1.0 mg/L BA最有利于鳞片不定芽的分化,分化率为59.1%。小叶块在添加0.1 mg/LBA、1.0 mg/L2,4-D的MS改进培养基中的分化率最高,达94.4%,且生根情况较好。以百合的鳞片和小叶块作为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的受体材料时,所用头孢霉素的浓度以400 mg/L最好,鳞片和小叶块周围几乎没有农杆菌菌斑。潮霉素筛选鳞茎的亚致死浓度为14 mg/L,潮霉素筛选小叶块的亚致死浓度为18 mg/L。[结论]该研究为百合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Zn和Hg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春14小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Zn^2+(0、10、50、100、200、400mg/L)和Hg^2+(0、10、20、40、80、120mg/L)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0、50、100、200、400mg/L Zn^2+波处理的小麦叶片SOD活性分别为时照的115.93%、98.90%、126.37%、141.21%、157.14%,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10mg/L Zn^2+处理的小麦叶片MDA含量低于对照;随着Zn^2+浓度的升高,POD活性呈升高趋势。随着Hg^2+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SOD和POD活性总体呈升高趋势;40mg/L Hg^2+处理的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差异最大,为对照的79.15%;10mg/L Hg^2+处理的小麦叶片MDA含量为对照的70.85%。[结论]随Zn^2+和Hg^2+浓度增加,小麦细胞膜损伤加重,SOD和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4.
王晓春  刘尚前  王罡  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48-3949
[目的]探讨菊花对潮霉素的敏感性,为菊花的遗传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菊花品种45、34、30、44、20、35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附加6-BA、IAA、KT,以不同浓度的潮霉素进行处理。[结果]随着潮霉素浓度的增加,全部试材的褐化率均增大,体积增殖均减小。菊花35对潮霉素最敏感,在潮霉素浓度为10 mg/L时,其褐化率为56.67%。在潮霉素浓度小于20 mg/L时,菊花愈伤组织的体积增殖平均为3 mm;在潮霉素浓度大于20 mg/L时,其体积增殖平均为0.5 mm,且其褐化率达70%~80%。作为菊花筛选标记时,潮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 mg/L。[结论]菊花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来自同一基因型菊花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抗生素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铅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金属铅胁迫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铅胁迫处理设100、150、200、300、600和1200mg/L 6种浓度营养溶液,分别处理小麦种子,观测处理后各品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在种子萌发前期,低浓度铅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在种子萌发后期,所有浓度铅均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不同品种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从第7天的发芽率看出,普冰S-30、石4185和京411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优于科农199。铅胁迫对小麦根伸长和茎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根部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茎的伸长。当铅浓度达到300mg/L时,小麦根系生长受到严重胁迫。[结论]铅对小麦种子具有毒害作用,且不同品种种子对铅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王敬东  石磊  陈晓军  张丽  宋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09-22211
[目的]解决采用抗生素抑菌导致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生长与分化受到抑制的问题。[方法]利用转基因植株诱导试管微型薯,由试管微型薯抽枝获得转基因脱菌植株。[结果]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中,SI、sⅡ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s/L+GA,0.1mg/L+cef 150me/L,NT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ZT0.5mg/L+GA,0.1mg/L+cef150mg/L;薯块抽枝最佳培养基为Ms+ZT0.5mg/L+NAA0.1mg/L;薯块直径O.5~0.7cm抽枝数最高;转基因脱菌植株在无抗生素快繁培养基中经30d培养污染率为0,脱菌植株茎段粗壮,无分枝现象。[结论]建立的方法脱茵简单易行,为转基因个体的筛选和生长排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番茄植株Mi1.2表达水平的Real Time 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转基因番茄植株的高通量筛选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番茄叶片总RNA进行Real Time PCR扩增,分析转Mi1.2基因的番茄植株表达水平的检测体系。[结果]提取RNA的A260/A280为1.78~1.88,RNA无明显降解。在严谨扩增条件下,引物SYBR2的扩增效率高于SYBR1。Mg2+的适宜浓度为2.0 mg/L。Real Time PCR扩增产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熔解曲线特异峰出现在84.5℃附近,在熔解曲线略低于83℃附近有极微弱的非特异峰。因此在定量反应中信号检测步骤应放在84℃。以4种不同模板分子数条件下扩增曲线Ct值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3.78×log(copynumber)+39.50,相关系数为0.998。[结论]该试验获得的Real Time PCR体系可用于转基因植株表达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增粘抗温的魔芋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艳  卢敏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54-6156
[目的]合成性能优良的油井压裂胶凝剂。[方法]以高锰酸钾-硫脲为引发剂对魔芋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引发剂量、接枝单体浓度、氢离子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魔芋粉接枝丙烯酰胺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改性后产品的粘度增大,交联时间缩短,抗温性增强。以高锰酸钾-硫脲为引发剂引发魔芋粉接枝丙烯酰胺的最佳条件为:10.0 g魔芋粉溶于50 ml60%乙醇水溶液中,40℃溶胀30 min,硫脲、高锰酸钾物质的量比0.5∶1.0,硫脲浓度5 mmol/L,丙烯酰胺浓度1.41 mol/L,H+浓度0.02mol/L,60℃反应3 h,该条件下接枝率达93.68%,最大粘度为351.58 mPa.s。[结论]该研究为石油开采业中胶凝剂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纤维素酶提取物组合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定量测定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将鱼腥草、猫眼草和五香菜的纤维素酶提取物进行组合,比较各组合药物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鱼腥草、五香菜、猫眼草提取物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当猫眼草浓度为4 mg/ml时,组合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好。五香菜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且与其他药液的协同抑菌效果也不显著。[结论]7号组合药液(鱼腥草1 mg/ml+五香菜0.5 mg/ml+猫眼草4 mg/ml)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其他组合药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浓度对菊苣中菊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荷兰菊苣为材料,用Hoagland营养液配制的盐浓度为0.5%、1.0%、1.5%、2.0%、2.5%、3.0%的固体海水分别处理菊苣7 d,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盐浓度处理菊苣根和茎叶中菊粉含量,确定菊粉含量最高的盐浓度。[结果]随着盐浓度的提高,菊苣中菊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的盐浓度处理下菊粉含量最高,茎叶中菊粉含量为15.02 mg/g,根中菊粉含量为29.01 mg/g。[结论]研究结果为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中有效开发利用盐碱滩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