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霉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弱;北部冬我、青藏春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及新疆冬春麦区的供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主成分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北部春麦区及西北春麦区的41个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的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麦区现代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与各自的生态条件相适应;按小麦株型结构,把北方麦区小麦品种划分为平原型和高原型,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育种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非线性映射对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北部春麦区及西北春麦区,80年代大面积推广的41个小麦品种株高构成指数的地理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主要推广品种绝大多数为中产或中高产类型,麦区间小麦品种株高构成指数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明确矮秆基因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有助于改良小麦株高和提高产量潜力。【方法】选用中国主要麦区品种(系)239份,用STS标记检测矮秆基因Rht-B1b (Rht1)和Rht-D1b (Rht2)的分布规律,验证其PCR标记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可用性。【结果】(1)Rht-B1b和Rht-D1b特异性STS标记可以准确检测小麦品种的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2)Rht-B1b基因在全国的平均分布频率为24.3%,新疆冬春麦区高达62.5%,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42.3%,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分别为28%、25.8%和25%,北部春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分别为9.1%和 8.3%,东北春麦区供试材料未携带Rht-B1b基因。(3)Rht-D1b基因在全国的平均分布频率为46.9%,北部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分别为72.7%和69%,西南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分别为38.9%、37.5%和35.5%,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分别为23.1%和12.5%,东北春麦区供试材料未携带Rht-D1b基因。【结论】分子检测结果和系谱分析表明,中国小麦品种(系)携带的Rht-B1b矮秆基因来自St2422/464和农林10,Rht-D1b矮秆基因来自农林10号、水源86、辉县红和蚰包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对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北部春麦区及西北春麦区,1980-1985年生产上推广应用的41个小麦高产品种产量构成模式和茎秆结构性状的地理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麦区现代小麦高产品种的三种产量的构成模式(草重×克草粒数×粒重;穗数×穗粒数×粒重;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三种茎秆结构(四个节间长度、粗度、重量)与其原产麦区的地理分布之间有着良好的平行性。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麦品种磨粉品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 10 0份冬麦品种和 4 1份春麦品种 (系 )研究了我国小麦磨粉品质现状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和 85中 33/豫麦 4 9等 2个组合的F3 研究了出粉率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品种间出粉率差异大 ,冬麦变幅为 6 5 .6 %~ 77.2 % ,春麦为 6 2 .7%~ 75 .9%。冬麦品种以北部冬麦区出粉率最高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出粉率最低 ;面粉白度与之相反 ,以长江中下游麦区最好 ,北部冬麦区面粉白度最差。冬麦品种出粉率与容重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值为 0 .39和 0 .4 9,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4 4 ;春麦品种出粉率与籽粒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5 2 ,面粉白度和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 =- 0 .35 ,面粉灰分和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4 9。出粉率受多基因控制 ,广义遗传力为 4 5 %~ 6 0 %。建议将硬度、出粉率和面粉颜色列入各地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莹  黄林周  胡银岗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19-2632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部分冬麦区未检测到这2个显性突变。10个麦区地方品种均检测到Vrn-D1,在青藏春冬麦区地方品种分布频率最高(83.33%),也是在中国冬麦区小麦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主要春化基因类型。(3)中国十大麦区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型与其对春化作用的要求基本吻合,除中部和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基因型与文献记载的冬春性的一致性指数较低外,其它麦区的冬春性一致性指数较高。【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明确了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子检测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品种的冬春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我国主要麦区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分布于小麦各染色体臂上的42对SSR引物,对我国10个麦区81个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316个等位变异,单个引物扩增的等位变异为1~17个,平均为7.5个。参试小麦地方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0.90,平均为0.63。平均等位变异数A基因组D基因组B基因组,平均PIC值各基因组间差异不大。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麦区是黄淮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生态区的全部材料没有完全聚在一起,但冬麦区和春麦区材料间差异较明显。【结论】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不同麦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略论甘肃省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春小麦的生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河西地区位居甘肃省西部,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省界,南靠祁连山,北临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和沙漠的广大地区。根据全国小麦栽培生态区划,甘肃省河西地区属于西北春、冬麦区中的新、甘春、冬麦副区。在甘肃省灌区春小麦栽培技术讨论会上(1981年),又将河西地区划分为三个春小麦栽培生态区,即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溉春麦区(内含全灌亚区和补灌亚区)、河西平川灌溉春麦区和河西沙漠沿线干旱风沙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麦条锈病品种-小种群体间相互关系模型即大区流行模型,PANCRIN,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试验结果导致了如下推测或假想,如;1.陇南半山麦田的自生麦苗在大区流行中作用最大,但大区流行周年循环除冬麦和春麦→自生苗→冬麦这一主要路线外,可能还有一条冬麦→晚熟春麦→早播冬麦的次要路线。2.陇冬早播冬麦区在大区流行秋季菌源传播中的桥梁作用虽可肯定,但陇南 L2、L3自生苗上的菌源对关中、黄淮、江淮麦区 L7、L8、L9的作用仍然很大。3.消灭自生麦苗,必需把密度消减到历史最大密度的10%才能明显见效。4.不论新小种产生的突变率 MU 大小,全大区范围的品种布局比局布地区的,对延长广大平原麦区的品种抗病性更为有效;等等。这些结果一部分与已有经验或看法基本符合,另一部分则可为未知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的研究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冬麦区的长江流域比华北地区严重,春麦区的东北比西北、内蒙古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病重的地块其发病率可达10%~15%。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掌握我省小麦品质状况,促进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我们于1986—1988年对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一、研究材料山西省小麦分春麦、冬麦两大类,三大生态区(北部春麦区,中部晚熟冬麦区,南部弱冬性中熟冬麦区),接种植面积决定取样份数,在同一生态区内以大面积种植的主干品种、搭配品种为主分别取样(基中有部分苗头品种),兼顾行政区划区和水地、旱地不同产量水平等不同类型,保证一定的代表性。通过1986—1989年三年连续征集,共获得50多个品种,900多份样品,进行了8个方面29个项目的品质测定。二、结果与分析 (一)山西省小麦品质状况山西省海拔较高,土层深厚,气候冷凉干燥,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适宜优质小麦生  相似文献   

13.
一句话信息     
农业部日前正式规划 3个小麦品质区域,分别是以发展面包强筋小麦为主的北方冬麦区,以发展饼干、荞麦为主的南方冬麦区和包括东北、内蒙古、甘肃在内的春麦区。   ……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麦硬度分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用 10 0份冬麦和 4 1份春麦调查了小麦品种的硬度分布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85中 33/温麦 6号和 85中 33/ 95中 4 5 9,共 3个组合的P1、P2 、F1、F2 和F3 研究了硬度的遗传规律。用单粒谷物特性测定仪 (SKCS)和近红外仪 (NIR)测定的硬度值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r =0 .85~ 0 .94 ;硬度与角质率r =0 .73~ 0 .79,在同一环境条件下 ,可用角质率来初步判断硬度。我国小麦硬度变化范围大 ,表现为硬质麦、软质麦和混合类型小麦共存 ,总体上 ,北部冬麦区品种硬度较高 ,南方冬麦区小麦硬度较低 ,春麦品种以硬质类型为主。硬度与大多数籽粒性状相关不显著 ,与面粉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出粉率和面粉灰分间的相关系数因冬春麦类型而不同。硬度受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为辅的 1对主基因和一些微效基因控制 ,软质对硬质为显性 ,遗传力较高 ,为 0 .78,对硬度进行早代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明确实际生产中农户小麦产量与养分需求的关系,为科学施肥、合理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对中国小麦主产区多点的农户调研和取样分析,研究中国春麦、旱作、麦玉和稻麦4个典型种植区域农户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中国农户小麦产量平均为6.4 t·hm-2,麦区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春麦、旱作、麦玉和稻麦区平均分别为6.0、4.0、7.7和5.5 t·hm~(-2),产量越高的麦区小麦生物量越大、公顷穗数越多,收获指数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全国农户小麦平均需氮量为28.1 kg·Mg~(-1),4个麦区分别为28.6、28.3、29.3和25.0 kg·Mg~(-1),产量由低产增至高产时,旱作区和麦玉区小麦需氮量分别显著降低16.9%和14.6%,春麦和稻麦区有降低趋势,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全国小麦平均需磷量为4.0 kg·Mg~(-1),4个麦区分别为4.5、3.2、4.1和4.1 kg·Mg~(-1),产量从低产增至高产时,麦玉和稻麦区分别显著降低11.4%、17.8%,旱作区需磷量降低8.6%,差异亦未达显著水平,春麦区低产时需磷量最低为3.7 kg·Mg~(-1),产量从偏低提高到高产水平时也显著降低21.4%。农户小麦平均需钾量为21.5 kg·Mg~(-1),各麦区存在显著差异,4个麦区分别为26.5、17.1、23.3和18.8 kg·Mg~(-1),产量由低产增至高产时,4个麦区需钾量分别降低4.0%、4.4%、12.7%和19.9%,仅稻麦区差异显著。【结论】中国各麦区农户的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养分需求量与产量的关系因麦区而异,总体来看,随产量增加,小麦氮、磷、钾养分需求量呈降低趋势。可见,在向农户推荐肥料用量时,需针对不同区域,结合农户田块的小麦产量水平、作物养分需求特性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确定合理的养分需求量,避免肥料施用过量或不足。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秆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以东北、内蒙古和西南高原等春麦区及长江、淮河流域冬麦区发生较重.在病害流行年份,危害较大,可在短期内引起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新疆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系统调查表明,新疆麦田杂草约有107种,隶属于24个科,常见种46种,主要分布于6个科,以播娘蒿、灰黎、艹扁蓄、田旋花、野燕麦、稗草和狗尾草等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呈现播娘蒿、田旋花等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和蔓延较快,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的特点.盆地、河谷区域和平原区麦田杂草总体上以双子叶杂草为主;高海拔山地麦区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山地与海拔相对低的绿洲平原之间的过渡麦区,单、双子叶杂草危害程度基本相同.一般春麦区杂草危害重于冬麦区.采取以化学除草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8.
系统调查表明,新疆麦田杂草约有107种,隶属于24个科,常见种46种,主要分布于6个科,以播娘蒿、灰黎、艹扁蓄、田旋花、野燕麦、稗草和狗尾草等为优势种群。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呈现播娘蒿、田旋花等恶性杂草比重上升,传播和蔓延较快,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的特点。盆地、河谷区域和平原区麦田杂草总体上以双子叶杂草为主;高海拔山地麦区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山地与海拔相对低的绿洲平原之间的过渡麦区,单、双子叶杂草危害程度基本相同。一般春麦区杂草危害重于冬麦区。采取以化学除草为主,农业措施为辅的综合防除技术可有效控制麦田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9.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各冬、春麦区都有发生,但各地区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在春麦区东北地区比内蒙古、西北春麦区重。一般发病率在1%~5%之间,个别地区可达10%~15%或更重。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真菌病害,俗称黄疸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主要产麦区,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1]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南部,海拔1 410~2 521m,年平均气温7.20℃,无霜期120~170d,降水量300~600mm。小麦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2.67万hm2左右,约占粮田面积的35%。县内冬春小麦均有种植,海拔较低的东南部以冬小麦为主,海拔较高的西北部以春麦为主,其中冬小麦占90%,春小麦占10%,是陇南天水冬麦区向中部春麦区的过渡地带。小麦条锈病常年发生,间歇流行,是该县小麦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