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奶牛精细化数字养殖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针对云南省目前养殖规模小,饲养管理水平低的现状,构建奶牛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时获取奶牛个体信息。对养殖户而言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喂和疾病防疫方案,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对畜牧部门而言可获得全省各级奶牛养殖及牛奶供应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奶牛养殖和牛奶供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奶制品的价格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并且,由于养殖技术的科学、不合理,使奶牛会经常患病,进而加剧了奶牛的淘汰率,同时还有犊牛成活率比较低,繁殖技术比较差以及饲养管理不合适等原因,直接降低了奶牛养殖的效益,因此,本文主要从饲养观念、饲养环境以及饲养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奶牛的养殖效益。一、影响奶牛养殖效益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天津奶牛养殖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表明:提高规模化程度,有助于降低原料奶生产成本,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在影响奶农收入的诸多因素中,牛奶销售价格居于首位,生产成本居于其次;各因素对奶农收入的影响与饲养规模相关;主产品产量和牛奶销售价格对农民饲养意愿的影响较为突出。为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增加奶农收入,建议对原料奶实行优质优价和地方最低保护价,合理确定奶牛养殖总存栏量和布局,鼓励适度养殖,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应用,持续提高奶牛单产,率先实行"蓝箱"政策试点,加大补贴力度,用好"黄箱"政策,充分发挥奶农协会和奶农合作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贵州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及奶牛业的发展,以农户家庭分散饲养奶牛的方式也发展起来,但农户在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过程中卫生意识差、质量控制技术低,导致牛奶生产损失大,经济效益低。全面介绍了在贵州省黔南州、贵阳市实施的新西兰技术援助项目“贵州省农村社区牛奶卫生质量安全项目”,重点介绍了奶制品卫生安全、监测评估体系及农村实用的牛奶卫生质量控制技术应用推广的成果,对贵州省奶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饲养奶牛时,由于缺乏专业的饲养知识,奶牛饲养的效果并不好。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奶牛的繁殖率低下,由于奶牛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牛奶的产量,奶牛数量小,产奶量自然就低;其次,由于奶牛饲养技术水平低,所产的奶品质不高,最终导致养牛致富的目标难以实现。本文主要从提高奶牛繁殖率和牛奶质量的方面入手,以便于养殖户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奶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奶牛养殖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和专业化,但是农户养殖模式依然是奶牛养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户散养规模小,饲养技术较差,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喂养,养殖效益差,奶牛产奶量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奶牛养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TMR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饲养技术,其能够针对不同的奶牛群体配制不同的混合饲料,在提升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TMR技术在奶牛养殖中应用的有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牛奶消费量逐年上升 ,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和政府部门的扶持以及畜牧业的内部自身结构的调整 ,使奶牛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如今平川区的奶牛存栏数已达到 3 0 0多头 ,日单产原奶 1 8kg,其中 90 %的奶牛养在农户家中和个体牛场中 ,但由于当前个体养殖规模小 ,牛奶生产技术含量低 ,加上个体户对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意识较淡薄 ,故奶牛的饲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鲜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农民充分利用好了市场需求的机会,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开始进行奶牛的养殖。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奶牛的产奶数量和质量以及农民的收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饲养管理的水平比较低,导致牛奶的质量和收益都不是很好,本文将针对农村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农民提高农村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挤奶具有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牛奶卫生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一系列优越性,是转变奶牛养殖方式的一项重点工程.挤奶器的使用方法、步骤和正确的挤奶程序作为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奶牛的健康、改善牛奶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挤奶机械在养殖规模较小的时候,以上优势不存在.挤奶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谈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占云 《云南农业》2007,(10):33-3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搞好奶牛养殖,增加奶牛养殖效益,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奶产量提出7条技术措施:一是做好胚胎期到育成期的定向培育,促进乳腺分泌系统的良好发育;二是合理搭配饲料,刺激"前胃"发育;三是泌乳高峰期进行"预支"饲养;四是推广全日粮饲养技术,延长采食时间;五是适时配种;六是作好乳房护理;七是贯彻"防重于治"方针,确保牛群健康。  相似文献   

11.
牛奶俗称液体面包,近年来,我国广大群众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奶牛养殖前景可观。本文主要介绍奶牛养殖的饲养管理要点,目的使奶牛产能最大化,切实提升奶牛养殖户的经济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农村由于奶牛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回报率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为引导农民科学养牛,提高农户饲养水平,现将奶牛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影响,根据奶牛生理、消化、泌乳的特点制定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方式,显著提高黑白花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试验组奶牛在一个泌乳期(305d)奶产量5892.60kg比传统饲养的对照组5407.70kg增加485kg提高产奶量8.97%,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乳脂率3.51±0.25比对照组3.10±0.39提高0.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每头奶牛收益比对照组多803元,提高效益23.07%,养殖效益差异级显著(P〈0.01)。研究表明: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饲养管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优为明显,规范化管理养殖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在人们生活中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奶牛养殖量也越来越大,许多没有养殖知识的养殖户也相应的增多,由于没有饲养知识,认为养奶牛只要有草有料有水就完全可养好奶牛了,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奶牛在饲养过程中仅仅因为喂养问题就会产生很多疾病,本文就荷斯坦奶牛在喂养中容易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作以归纳梳理,希望对养殖荷斯坦奶牛的朋友们在养殖过程有所帮助和借鉴。1食道阻塞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中心(IFC-CPDF)项目组的指导下,通过对云南洱源50户奶牛养殖示范户进行"基线调研分析→专家针对调研问题培训→培训后回访→专家再培训"的方式,以动物科学和农林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为科学依据,指出洱源传统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洱源传统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的瓶颈。通过专家对政府、乳制品企业、项目推广组以及奶牛养殖户的指导与培训,使洱源传统养殖技术与现代养殖技术相融合,不断提高当地奶牛的引种、选种和配种的先进性,饲养技术、配料及饲喂方法的科学性。使奶农的养殖技术、饲喂方法有很大改进,进而提高奶牛产量和质量,以户带面提高了洱源奶牛养殖技术的科学水平,在保证牛奶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养殖管理费用,增加了奶农的经济收入,将对西南地区奶牛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奶粉等奶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餐饮中的必备品,这也促进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繁荣发展。如何有效地提高奶牛产量,尤其是产奶量,成为奶牛养殖者所关心的重点。笔者就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品种选择、饲养及高产的技术要领进行简单的介绍,供参考。1奶牛的品种奶牛的品种较多,如荷兰牛、娟姗牛、瑞士褐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等,每个品种的奶牛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养殖户要根据养殖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我国一般养殖较多的  相似文献   

17.
一、实现奶牛生产的规模化 目前,我国奶牛生产大多停留在家庭式的养殖方式,饲养数量较少,管理相对粗放,加工企业的奶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奶制品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要改善这种局面必须转换饲养模式,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奶牛生产基地,以便有利于建立牛奶产品的统一标准和方便样品的抽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奶牛乳腺受到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影响,微生物、化学、物理的刺激后引起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该病能直接导致奶牛奶产量降低,作者结合实践经验简要介绍如何预防奶牛乳房炎的饲养管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畜牧养殖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先进的饲养技术不断应用到畜牧养殖行业。奶牛养殖是一项回报较高的养殖产业,在饲养过程中,为了切实提升牛奶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需要我们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高新技术在奶牛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奶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20.
正奶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牛奶和乳制品的好坏,在地球南北纬大约40°-50°之间的奶牛饲养带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这些地区气候条件良好,一方面有利于牧草和饲料的生长,适宜养殖奶牛,另一方面奶牛生长的环境舒适健康,从而可为消费者带来高产量高品质的奶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