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源激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内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芽位间 ,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 IAA呈“U”型曲线变化 ,CTK、GA1+3含量随芽位下降而降低 ,ABA含量则随芽位下降而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相关内源激素含量与桃树树体矮化和生长的相关性,以期为桃树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和高效矮化密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为试材,对其不同生长期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的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片中IAA、GA、CTK、ABA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CTK/GA的比值在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IAA、GA的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的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负相关;CTK的含量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促进生长的激素相反,ABA含量和CTK/GA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进行液体培养及内源激素的测定表明:不同芽位间培养结果有差异,处于上部的芽位萌发生长快,处于下部的芽位萌发生长差,甚至萌发出根。腋芽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IAA呈“U”型曲线变化,CTK,GA1+3随芽位下降含量降低,ABA则随芽位下降含量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火龙果花、果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及4种激素的协同作用,研究激素调控火龙果花、果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外源喷施激素调控花期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生长期红心火龙果植株的正常结果枝中吲哚乙酸(IAA)含量较高,白玉龙、双色、以色列黄龙表现为花期结果枝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较高,除白玉龙和以色列黄龙外均表现为正常结果枝中赤霉素(GA)含量较高,同时上述品种均表现为果期带果结果枝中脱落酸(ABA)含量较高。CTK、ABA作为促花激素,大多作用于花期,对火龙果花的花芽分化及花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2)在火龙果花、果发育过程中,红心火龙果各品种IAA、CTK含量均表现为在花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至初果期达到最大值,说明IAA与CTK在火龙果的坐花、坐果期均具有促进花和果实生长的作用。GA含量的变化情况与之相似,ABA含量呈波浪式变化,在花发育的前期ABA水平较高,促进花的发育,坐果期ABA含量较高,促进火龙果花向果实转化的过程以及花的脱落。(3)火龙果发育过程中CTK/ABA呈波浪式变化,到初果期时达到最大值,盛果期时逐渐降低。除以色列黄龙品种外IAA/ABA也呈波浪式...  相似文献   

5.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23个无性系苗木的内源植物激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无性系间的IAA、GA、ABA、ZR含量具有一定差异性,差异程度表现为IAA>GA>ABA>ZR;IAA、GA、ZR 3种激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BA的含量与上述3种激素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雷公藤无性系间内源激素平衡性差异比较显著,ABA/IAA、ABA/GA、ABA/ZR、ABA/(IAA+GA+ZR)的变异系数大于IAA、GA、ABA、ZR的变异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将23个无性系分为内源激素含量从高至低4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王朝霞  杨铁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42-9743,9896
[目的]研究枳椇休眠期间芽和枝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方法]以4年生枳椇植株为试材,采用ELISA法测定了枳椇休眠过程中芽和枝皮中内源激素ABA、GA、IAA和ZR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休眠期间,枳椇芽和枝皮中ABA含量最多,其次是IAA,ZR、GA的含量最少;芽和枝皮中ABA的含量都不随休眠的加深或休眠的解除简单的增加或减少,芽中IAA、GA、ZR含量在休眠的前期和后期分别呈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休眠期的中期有一个明显的峰,而枝皮中IAA、GA、ZR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芽中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结论]芽中激素的含量并不依赖于枝皮中激素的含量,2组织中激素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鹿角杜鹃(敏感)和马银花(忍耐)2种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差异较大的杜鹃花三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旱涝交替胁迫(重度干旱胁迫20 d后进行淹水胁迫),通过酶联吸附免疫法测定了旱涝交替胁迫前后杜鹃花叶片ABA、IAA、GA、CTK 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旱涝交替胁迫下2种杜鹃花叶片IAA、GA、CTK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ABA含量则显著增加。旱涝交替胁迫下杜鹃花4种激素协调的总趋势是向气孔关闭、减缓生长的方向进行。抗性较强的马银花在处理前4种激素的含量均高于鹿角杜鹃;旱涝交替胁迫下其IAA和GA含量、IAA/ABA和GA/ABA下降幅度大于抗性较弱的鹿角杜鹃,CTK含量下降幅度、ABA含量的增加幅度小于抗性较弱的鹿角杜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不同耐冷氮高效水稻材料内源激素代谢特点,以阐明氮营养对提高水稻耐冷性的调节机理。【方法】以水稻近等基因系耐冷氮高效I16和冷敏氮低效I67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胁迫与4个氮肥水平(10,20,40和60 mg/L)耦合对水稻根、叶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随水稻生育进程,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峰值,ABA含量在成熟期达峰值。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含量随施氮水平增加而升高,ABA则相反;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低温抑制IAA、CTK、GA合成,促进ABA升高,4种激素含量呈现I16高于I67,叶高于根。低温与中氮耦合对水稻根和叶中IAA、CTK、GA的调控为正效应,低温与高氮耦合调控ABA为负效应,中氮可使水稻维持较高内源激素含量,这是增强水稻耐冷性的内在机理之一。【结论】在低温和氮肥耦合下,维持根叶中较高的IAA、CTK、GA、ABA含量,以及施氮对根、叶激素耦合效应的差异,是引起水稻耐冷性和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生理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0.
花穗整穗修剪对巴拉多葡萄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巴拉多"葡萄为试验材料,于开花前一周只保留花穗穗尖的3~5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花期至幼果期其ABA、IAA、GA、CTK 4种内源激素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穗整穗修剪能显著提高葡萄幼果期ABA的含量,在盛花期和幼果初期显著降低IAA含量,自盛花期至幼果期显著降低GA的含量,在盛花期和落花期显著提高CTK含量,同时使GA/ABA与IAA/ABA这两个比值变化更加稳定,从而能减少落花落果,有利于花穗的生长及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以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为材料,研究内源激素GA_3、IAA、ABA和ZR对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GA_3、IAA、ABA和ZR都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口的愈合。激素间相互作用中,以GA_3/ZR、ZR/IAA和ABA/ZR显著影响愈合,其中ZR/IAA主要影响嫁接口形态建成方向,GA_3/ZR和ABA/ZR影响嫁接口的形态形成;嫁接体各组织内源激素相关分析得出,4个内源激素间ZR与GA_3相关性最大,并达到极显著水平(P)。综合分析得出油茶芽苗砧嫁接可通过GA_3调控内源激素水平。结果为油茶芽苗砧嫁接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长采收期桃-双久红果实成熟前后硬度变化与相关内源激素的关系,以普通桃品种—川中岛为对照,在果实成熟前后各20d对其果肉硬度和内源IAA、ABA、CTK、GA3的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川中岛果实的硬度迅速下降,双久红果实的硬度则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川中岛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在成熟后5d出现高峰,而双久红则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川中岛桃果肉中IAA、ABA含量、ABA/IAA值均明显高于双久红的,ABA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随成熟度的加大,两类型桃果肉中CTK、GA3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双久红桃果肉中的CTK、GA3含量明显高于川中岛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悬铃木冬芽休眠的机理,研究了悬铃木冬芽休眠过程中芽鳞及叶原基的内源激素变化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芽鳞中ABA含量的增加是决定冬芽休眠深度的关键因素,深休眠期的ABA含量最大,ZR/ABA,IAA/ABA,GA3/ABA比值最小.但叶原基休眠的导入仅与ZR/ABA,IAA/ABA关系密切,GA3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休眠的解除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对茶树物候期、内源激素含量、百芽重、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生长剂后,茶树物候期提前1~4d;春茶新梢各内源激素与ABA的比值均高于对照;新梢标准芽比例、百芽重以及茶叶各组分含量以CTK效果最好,其中CTK处理下,酚氨比最低,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接种黑穗病菌后甘蔗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为揭示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机制及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GT28和ROC22为材料,设接种黑穗病菌处理,以接种无菌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抗性甘蔗品种幼苗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甘蔗幼苗叶片内源激素IAA和GA含量降低,ABA、SA和JA含量提高,IAA/ABA值下降且低于对照.与感病品种ROC22相比,抗病品种GT28有较低的IAA、ABA含量和较高的GA、SA含量,IAA/ABA值变化幅度较小,而抗感品种间内源JA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受黑穗病菌侵染后,甘蔗幼苗叶片IAA、GA、ABA、SA含量及IAA/ABA值变化与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甘蔗对黑穗病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千年桐种源叶片内源激素比较及其与碳氮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1个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4种内源激素———赤酶素(GA)、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表明:11个种源千年桐叶片的GA、IAA、ZR、ABA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变异系数的离散程度看,4种内源激素的差异程度为GA>ZR>IAA>ABA。IAA与ABA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GA与IAA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关系(P<0.1)。各种源内源激素平衡性具有一定差异,体现了不同种源适应能力的不同。在叶片C、N含量的相关性中,GA/ABA和GA与叶N含量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对夜间不同温度的应答及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果实膨大期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分析不同夜温处理下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果重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GA3和ZT含量均在果实膨大前期出现高峰,IAA在果实膨大后期出现高峰,ABA含量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明显。与其它处理相比,夜温9℃处理后,果实内源GA3、ZT、IAA含量均明显降低,GA3/ABA、ZT/ABA明显减小,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明显升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夜温18℃处理后果实内源GA3、GA3/ABA含量明显低于夜温15℃和12℃处理。在薄皮甜瓜整个夜温处理过程中,夜温15℃和12℃间的内源激素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膨大的关系表明,GA3/ABA与单果重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适宜夜温下其二者直线相关的斜率较小,其中9℃最小。ZT/ABA与单果重增长率间,除夜温15℃和18℃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它夜温处理均不显著。【结论】不同夜间温度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不同,GA3和GA3/ABA可能与薄皮甜瓜果实生长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与其它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中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水稻叶片中4种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与尿素相比较,控释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早、晚稻各时期叶片中IAA,ZR和GA3等内源激素的含量,降低ABA含量.控释氮肥提高IAA,ZR和GA3含量效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在孕穗至孕穗后第16天,而降低ABA含量效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在孕穗后16~32d.控释氮肥处理早、晚稻各时期叶片中的IAA/(IAA ABA ZR GA3)值均显著高于尿素处理,ABA/(IAA ABA ZR GA3)值均低于尿素处理,两处理间的ZR/(IAA ABA ZR GA3),GA3/(IAA ABA ZR GA3)值差异不明显.由于水稻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控释氮肥通过对水稻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调控,较施用尿素可以增产9.5%(早稻)和6.9%(晚稻).  相似文献   

19.
光周期对菊花花芽分化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菊花品种"秀芳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昼/夜分别为16h/8h,12h/12h和8h/16h)对菊花花芽分化及其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CTK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h/8h处理的植株始终没有花芽分化;8h/16h处理的植株从处理到花芽分化开始和花芽分化完成所需天数分别为12.8 d和25.1 d,比12h/12h处理的分别提前2.4 d和4.7 d。花芽分化过程中16h/8h处理的IAA和GA3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迅速下降趋势;16h/8h处理的CTK和ABA含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上升趋势。CTK/IAA、CTK/GA3、ABA/IAA以及ABA/GA3在16h/8h处理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区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短日照促进菊花花芽分化,而且日照时数越短,花芽分化越快;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GA3和IAA含量减少,CTK和ABA含量增加,而且CTK/IAA和CTK/GA3以及ABA/IAA和ABA/GA3比值增加,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和提早开花。  相似文献   

20.
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这4种激素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GA3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均达到高峰,相反IAA含量处于低谷;AB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高峰,而此时GA3和ZR含量处于低谷;内源激素含量峰、谷时间和叶底红花芽分化的完成时间相一致;4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这几种激素均与叶底红花芽分化密切相关,高水平的ABA/IAA、ZR/IAA、ZR/GA3有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ABA/GA3有利于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