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父亲·家风     
正"我不和你计较!"这是父亲专门用来拦截母亲无理的唠叨。几字吐出,母亲嘴里最多再蹦出几个不好听的字眼。从小到大,我没有为家庭失和苦恼过,因为我有个"不计较"的父亲。说真的,有时挺心疼父亲的,为他打抱不平,却被回:"你妈也是为我好。"祖父早逝,那年父亲才12岁,他撑起一个家,对寡居的母亲和奶奶、多病的弟弟,担起重责,解放前两年,父亲响应号召,报名参军,虽在后方,生生死死的事情想必也是见多了,之后又遇忍饥挨饿的自然灾害还有一场接一场的运动,半辈子的沧  相似文献   

2.
陈孝荣 《新农村》2009,(11):42-42
小学和初中一直在村里就读,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离开家到几十里地外的渔峡口九中。那天是父亲送的我,我背了吃食和学习用品,父亲挑了被子和箱子。离家前的几天,母亲就一直在我的耳朵絮絮叮嘱,说先把苞谷面放饭盒里,然后再放上洋芋泡,炖熟了再端回来和着腌菜吃。还说洗衣服的时候把领口和袖口多打点肥皂,多清洗几遍。我和父亲离去的时候,母亲又说,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哩,别弄得不像个人。在母亲眼里我总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那时我已经是14岁的少年,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了。  相似文献   

3.
<正>"梅啊,还是你妈送你去车站,我是不会送你的。"伴着父亲低沉的话语,我拎着行李,走出了家门。3年前,我不顾父亲的劝阻,执意要从天津嫁到呼伦贝尔垦区。出嫁那天父亲没有送我,我第一次回娘家的时候父亲还是没有送我,只有母亲一路哭着把我送到了车站。临别时母亲再三叮嘱:"别怪你爸,你一直以来都是他的骄傲,可在这人生大事上,你爸一直觉得抬不起头来,你别怪他啊。"  相似文献   

4.
正让爱情在事业中升华,人生才能迸发出最美、最耀眼的光环。我家三代农垦人,扎根呼伦贝尔草原60余年,把青春和爱情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在农场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嫁给你,心甘情愿为你撑起这个家田玉明是我父亲,于万梅是我母亲。在一次军民联欢会上,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父亲,让年轻漂亮的母亲一见钟情。1958年,母亲不顾外公、外婆的反对,执意跟随父亲来到了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呼伦贝尔草原,那年父亲36岁,母亲18岁。  相似文献   

5.
华友 《百姓》2001,(2):22
2月14日,我苦苦追求了两年的琴儿终于答应了我的约会邀请。琴儿给我的这次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就连部门经理也一脸宽厚地说:“去吧,穿的干净点,帅气点。”我已经28岁了。14岁父亲病逝后,我就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一家大医院的护士,退休几年了。我为琴儿选购了一束玫瑰花和一张心形贺卡。我在贺卡上写道:爱你到永远,为你的生日祝福。到  相似文献   

6.
<正>"妈,今儿个看报了没?我又中了篇稿件!"我在农垦报上看见了自己的文章,有些得意地给妈妈电话报喜。"瞧你乐的,看见了。我每天都看报纸,就是希望能见到你的名字。你不想换部门了?去年是谁哭着嚷着不干了?"母亲打趣道。母亲的话将我的思绪拉回过去……去年3月,我被调到了政工部负责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今年14岁,是父亲的私生女。去年10月,我母亲因车祸去世。今年3月8日,我父亲又身患癌症病故。父亲病故,我大妈(父亲的妻子)给了我五万元钱。但我觉得我父亲那么大的家产,大妈怎么才给我五万元,显得太不公平。为此,我找到大妈,要求继承我父亲的遗产,但遭到了大妈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的强烈反对,他们还出示了父亲的亲笔遗嘱。  相似文献   

8.
<正>一天,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外出散步,10岁的女儿穿着一双粉红的旱冰鞋在我们前面欢快地滑着。"爸爸,你快过来追我呀!"看着女儿乐此不疲的样子,听到她开心的笑声,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父亲做的"溜冰鞋"。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兵团连队。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困窘的年代,孩子们的"溜冰鞋"其实是大人们给做的一种叫做"冰板"的东西。父亲是连队机务排的钳工,给我做的冰板既美观又结实。每当我滑冰的时候,小伙伴们总是在一  相似文献   

9.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正>圣诞节快到了,我正准备去参加公司组织的文艺活动。母亲打电话叫我过去吃饭:"今天冬至,给你包了最爱吃的韭菜馅水饺。"我的电动车在父母居住的小院天井里还没有停稳,就听见母亲在屋里给父亲下"命令":"荣儿来了,快,帮我打开电磁炉。"不到一刻钟,母亲就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水饺,放在了我的面前。门外寒风刺骨,室内我和父母三人吃着水饺,气氛热烈温暖。看着父母幸福、满足的表情,我不由忆起小时候母亲使用大锅头做饭时的情景。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  相似文献   

11.
那年二月二     
<正>那年二月二,上小学三年级的我旷课了。在此之前,我问生病的父亲"二月二是啥节?"父亲给我讲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风俗故事。接着又告诉我:"二月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天起,钻在泥土石缝中过冬的蝎子、蜈蚣、长虫都开始出来活动了。"父亲无意中的话让我心花怒放,我可以上坡捉蝎子了。父亲的老胃病已犯了多日,母亲说家中连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正>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来写母亲,母亲陪伴我的点点滴滴能写一本厚厚的书,多舛人生的酸甜苦辣,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无处不在。在我7个月大时,左腿长了碗大般的脓包,手术没有麻药,我却未哭一声,父亲以为我是个"傻子",因此不重视我,但母亲一直没放弃我,她也从没有嫌弃这个"傻"闺女。7岁时,大伯约父亲把他的闺女和我一起送出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秘密     
我们姐弟三个,分别出生于1975、1978、1980年,用母亲的话说"就跟梯子磴儿似的".小时候,我们家和村里别的人家一样,都很穷.其实,当年自己也没觉得有多穷,也没觉得生活有多委屈,童年时光一样的丰富多彩,一样的快乐. 上小学前,我的任务主要是看孩子.我看的孩子自然是小我五岁的弟弟.父亲是瓦工,常年干他的老本行,母亲伺弄家里的七八亩农田.弟弟是唯一的男孩,又最小,做父母的自然会偏心一些,拿铁勺子给他摊鸡蛋吃便是其中一种贴补.  相似文献   

14.
正问:我母亲2010年春天去世后,我们兄弟3人一致同意父母共有的房屋由父亲1人所有。2015年10月10日我父亲去世,我们兄弟3人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后,经协商一致同意把父亲名下的这套房子卖掉平均分钱。但就在今年元旦,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1本书里发现了父亲亲手写的1张纸条,主要内容是"我死后我的房屋归我孙子张成成所有"。后面是父亲的签名和"2015年5月8日"的字样。张成成就是我8岁的儿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月前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他迟疑地说:"你妈和我想到你们学校附近摆个卖饭的小摊,你看行不行?你有空瞧瞧……"我真不想让他们来,看着父母在自己眼前受苦,于心何忍!父亲的声音又在那头响起:"要是不行……你看,家里也实在是没个抓挠钱的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6,(10)
正编辑同志:两年前,父母离婚时,13岁的我被法院判决随父亲共同生活,母亲承担一定的抚养费用。之后,父亲所开办的公司破产,不仅脾气越来越暴躁,还不时对我非打即骂。近日,又基于家庭生活日益困难,以我是女孩,读得再多的书也无用为由,强令我退出初二学业,并虚构年龄让我去附近一抚养关系。一方面,你父亲的行为违法。《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二款也指出:"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  相似文献   

17.
问:母亲生前和父亲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有一栋三层楼房,母亲过世后父亲续娶并办理了结婚证,我兄弟姐妹三人,继母有三个孩子。父亲比对方大9岁。想咨询一下,现在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父亲过世后,可以避免继母分割这栋房产?答:房屋是父母的共同财产,你母亲去世后,该房屋一半份额成为遗产,  相似文献   

18.
<正>问:我家在村子里盖有10间楼房,5间门面房,还有汽车等诸多财产。2016年我母亲因病去世,后来父亲与一位妇女结了婚,她有两个子女。我和姐姐担心将来父亲把房产给了继母的两个孩子,因此要求父亲立下字据,房屋归我所有,父亲和继母只有居住权。父亲恼羞成怒,表示房产等全部财产都是他的。现在我与父亲闹得关系很僵,真怕我们姐弟的担心成了现实。请问:我和姐姐能要求继承家中的财产吗?我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辛祥 《新农村》2012,(7):38
编辑同志:9年前我父亲去世,母亲寡居3年多后,与本单位同事林某结为夫妻。2009年9月,母亲外出途中遭遇车祸,虽经救治保住了性命,却完全丧失意识成了"植物人"。出事之后,林某既不积极为我母亲治疗,也不悉心照顾尽丈夫责任,倒好意思领取我母亲的每月工资供他自己消费。我和姐姐  相似文献   

20.
正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回家的故事。男子临走时,父亲说:"你走吧,我们啊,见一面,少一面!"男子忍不住泪奔了,与父亲紧紧拥抱……看了视频,我鼻子一酸,想起自己一次离家时的场景。那年腊月,我带着女友回家订婚。父母高兴极了,那几天他们似乎年轻了好几岁。母亲闲下来就拉着女友聊天,看着未来的儿媳妇止不住地笑。父亲哼着陈年老调,"霸占"了厨房大展厨艺,葱油饼、锅贴饼、酱拌面、油煎渣粑、椒盐锅巴、胡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