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割胶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解决胶工短缺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割胶是橡胶生产的重要工作,橡胶生产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再加上近几年胶价连续低迷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造成胶工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本文就中国割制的改革历程进行了综述,并针对胶工严重短缺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当前胶价低、胶工短缺的橡胶生产现状,在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个分公司的老龄胶树上开展了气刺割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对老龄树采用气刺割胶技术扩大了岗位承割株数,减少了胶工需求,胶工人均产量和收入相应提高,但在示范中还存在技术不到位、管理存在漏洞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及监督,并探索制定针对气刺割胶的新型生产管理模式,促进气刺割胶技术在老龄胶树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对比分析法对采用气刺微割技术与常规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产量、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间,采用2种不同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在天然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产量方面:2015年和2016年,采用气刺微割技术的胶园年单位面积产量均比采用常规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低,但2017年高于常规刺激割胶胶园;经济效益方面:2015—2017年间,采用气刺微割技术的胶园年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平均比采用常规刺激割胶技术的胶园高,收益率不如采用常规刺激割胶的胶园。但气刺微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胶工的劳动生产率,胶工人均产胶量比采用常规刺激割胶的胶园高30.7%。采用气刺微割技术是解决当前胶工短缺、提高胶工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36岁,割胶14年,每月的割胶技术都是一等,每年都超额完成干胶生产任务……这就是海南省南平农场女胶工李香梅交出的成绩单。1993年3月,20出头的李香梅成了一名胶工。打那起,她就从心里认准了自己的人生座标:当好胶工割好胶,立足岗位为农场多做贡献。因此,她千方百计用功练刀,努力提高自己的割胶技术水平。由于她善于钻研、肯于学习,因此很快就掌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传统人工割胶劳动强度大、胶工短缺、尚无成熟自动割胶工具的问题,结合割胶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设计了一种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整机结构进行建模与装配,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设计了橡胶自动割胶机的关键机构,重点对割胶刀进行了分析.进行了林间试验,以切割深度、耗皮厚度和割线螺旋角为因素,以割胶后5 min排胶量为评价指标,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式橡胶自动割胶机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切割深度8 mm、耗皮厚度1.5 mm、割线螺旋角27.5°,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割胶后5 min胶乳的产量为9.3 mL.  相似文献   

6.
杜芳  瞿长福 《中国农垦》2013,(11):12-13
凌晨两三点,海南橡胶集团的胶林里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是割胶工开始作业了.胶园里常有蚊虫滋扰,长期被叮咬,割胶工已经对蚊虫毫无感觉,直到早晨5点左右他们的割胶工作才结束.每年长达8个月天然橡胶的收获期,是割胶工最辛苦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胶刀     
我曾是一名割胶工,妻子也是。割胶的日子,家中什么都可以缺,唯独胶刀不能无。说起胶刀,我有讲不完的故事……故事一:胶刀是我甜蜜爱情的纽带。我怀念割胶的凌晨时分,尤其月亮撒下一片银光的时候,我一手拿着胶刀,一手牵着心爱的姑娘,在浪漫的胶园路上,形影不离,尽情享受“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醉美感觉……1989年,我和那姑娘喜结连理,婚后生了一儿一女。  相似文献   

8.
以控制胶水产量增加幅度(胶水产量与上年同期同刀次对比,增加幅度控制在10%~15%)为前提,在低产更新胶园开割胶树实施气刺微割,通过刺激割胶缩短割线长度、扩大胶工承包岗位、增加胶工割胶株数,以到达减轻胶工割胶劳动强度、提高胶工割胶收入的目的,并解决低产胶园胶工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9.
抓好割胶技术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产稳产,必须按照科学割胶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割胶,以便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胶树健康,延长胶树经济寿命.海南省岭头茶场现有橡胶开割面积1.64万亩,胶工207名.至2007年底,全场胶工割胶技术一、二级率达92.5%,合格率达100%.具体做法与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天然橡胶市场持续低迷,且割胶队伍开始老龄化,"胶工荒"已成为橡胶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机械和智能采胶方式将成为今后割胶的必然途径。选择4GXJ-1型电动胶刀,按照相关割胶规程,开展电动胶刀割胶切割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胶刀对树皮的切割能够达到毫米级控制,平均每株橡胶树的切割时间达到了预期水平,从而验证了电动胶刀传动装置样机的设计与应用,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4GXJ-1型便携式电动胶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该电动胶刀的应用对解决"胶工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年届不惑的云南省橄榄坝农场女胶工马忠云。从成为一名割胶工的一天起,她就暗暗立志,要争当一名优秀胶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边向身边技术好的老胶工“拜师学艺”,一边认真学习有关割胶技术操作规程,用自己全部的智慧感悟、体验,反复实践割胶技术要求的稳、准、轻.匀、快的基本功,由于她刻苦努力,割胶技术的基本功一年比一年提高,年年超额完成干胶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2.
对天然橡胶产业面临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由于受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胶工短缺,企业经营困难,大片胶园弃割,砍树改种,这些都对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前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分析这些现象,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就对解决天然橡胶走出面临困境的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一、养树割胶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橡胶价格低,胶工短缺,因此要养树割胶。其内涵是采用低频割胶,增加每个胶工的割胶树位。这样做的好处:第一,在胶工短缺  相似文献   

13.
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个品种各割龄胶树进行扩大树位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将5个常规树位缩编为3个大树位共1250-1500株(常规树位平地300株,丘陵地250株以上),由每个胶工每天割1个树位(420-500株)。这种规模的树位定额,割胶工人是可以承受的,比常规割胶及割株工效提高了1.5倍,胶工劳动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在平地开割整齐,缺株较少的幼树林段,甚至可达550-600株/树位。(2  相似文献   

14.
入刀,轻巧;行刀,均匀;收刀,利索.就这样,海南省新中农场的胶工郑云珍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割胶工作日.而她退休多年的母亲程贤兰也会时常来到林段帮助女儿擦一擦胶杯,指点一下高产的秘诀,或共同切磋割胶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南滨农场金鸡队胶工高家花是农场有名的产胶能手,去年产胶4.889吨,割胶技术一级,被评为农场"十佳产胶能手"。1994年,在新胶工练割培训期间,高家花认真看、认真学,回到家又绑上胶桩继续勤学苦练,还让丈夫手把手指点,很快便掌握了胶刀要领和割胶步骤。培训结束考核时,她获得了割胶技术考核第一名。高家花上岗后管割的第一个割胶岗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南琼海、白沙、琼中、儋州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实地调研,定量分析胶农割胶制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开割规模、劳动力短缺程度、橡胶树龄、费用支出程度等因素对胶农选择割胶制度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水平、橡胶价格等因素对胶农选择割胶制度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推动新割胶制度传播的同时,需要提升割胶制度在民营橡胶的认知度;重视割胶制度传播队伍的建设,开展"田间培训"割胶制度模式;重视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对橡胶产业的农村教育;完善以胶农需求技术为主导的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当前胶价低迷、胶工短缺的橡胶生产现状,对广东茂名垦区开展超低频割胶生产性试验示范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总结。结果表明:采用超低频割胶技术降低了割胶频率,扩大了胶工割胶树位,提高了割胶劳动效率,减少了胶工需求,胶工人均产量和收入相应提高,稳定了胶工队伍,对解决当前橡胶生产困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试验示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3月11日,在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上,海南天然橡胶集团龙江分公司女胶工刘金凤,凭借精湛的割胶技术和一股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精神,夺得了"全国割胶技术状元",同年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她又以全国唯一的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胜利农场从2006年开始在东方93-114上进行橡胶树气刺短线割胶技术的试验示范。该项技术具有割线短,操作简单,割胶速度快等优点,能有效降低割胶工人的劳动强度,是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缓解胶工短缺和增加胶工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珍是云南省勐满农场女胶工,在23年的割胶生涯中,由于她勤奋用心割胶,连续20多年割胶技术保持在90分以上.自1991年以来,先后被农场、分局、总局、勐腊县评为最佳职工、优秀女胶工、云岭优秀职工、三八红旗手等,200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