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雄性生殖干细胞,即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可以自我更新产生大量可发育为精子的已经分化了的生殖细胞,并将遗传信息传递到下一代。SSCs是成体中唯一的生殖干细胞,因为所有雌性生殖干细胞在出生前已经停止分化。本文首先总结了SSCs的起源、标志物和分离纯化方法,然后重点概述啮齿类动物、灵长类以及人类SSCs的移植以及诱导分化方法,最后论述了人类SSCs体外培养和移植技术的现状以及在人类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精子发生过程经历了复杂的细胞分化阶段,在雄性睾丸曲精细管中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精子发生过程中产生精子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雄性生殖能力的高低,其中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未分化的细胞群体,SSCs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维持其自身细胞数量)并能够分化为成熟的精子。通过体外培养可将SSC诱导分化为多能性干细胞,从而代替胚胎干细胞(ES),避免了伦理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避免了体细胞诱导为多能性干细胞过程中外源转录因子导入的问题。另外,将基因工程与生殖细胞移植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文章就SSCs的生物学特性、分子标记、分离纯化培养和移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雄性生殖干细胞,即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能够自我更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精子,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SCs是生殖细胞中唯一的干细胞,能够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文章就SSCs的起源、表面标记、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展开论述,并探讨了SSCs在人类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产生子代的能力,并且SSCs本身就是生殖细胞,能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是雄性成体内唯一可复制的二倍体的永生细胞。SSCs在有限时间内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并且能定向诱导为特异性细胞,可以为探讨精子的发生机制,治疗雄性不育和胚胎干细胞建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通过对SSCs的体外培养,为细胞移植提供足够的来源,再植入受体内,达到修复损伤、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临床医学、干细胞生物工程库和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之一,在干细胞生物学、医学、畜牧业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SSCs的生物学特性、分离培养、分化潜能和移植技术等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各种雄性动物生殖细胞的母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并且在雄性个体中精原干细胞与下一代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因此,精原干细胞在细胞生物学、医学、转基因等领域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与培养、移植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精原干细胞(SSCs)是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底膜上,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的潜能,是自然状态下出生后动物体内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并能将基因传递至子代的惟一成体干细胞.本文在阐述精原干细胞发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犊牛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鉴定、冷冻保存和诱导分化的现状,分析了牛精原干细胞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牛精原干细胞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精原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精原干细胞是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的起始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自大鼠精原干细胞异体移植获得成功以来,精原干细胞一直是干细胞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功能调控因子、体外培养和移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底小室内,因其具有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为精子的能力,被认为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将自身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成体干细胞。对SSCs的研究已成为干细胞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SSCs的研究多集中于啮齿类动物,而猪SSCs (porcine SSCs,pSSCs)的研究进展相对落后,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睾丸中pSSCs本身数量极少,且缺乏特异的分子标记;pSSCs的分离纯化技术仍不成熟;pSSCs体外培养体系仍不够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pSSCs分离纯化效率低,并且难以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及传代,以至于pSSCs的相关机理研究缺乏稳定的材料,为其体外研究及应用带来了不便。基于以上现状,文章总结了pSSCs体外分离培养及移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pSSCs的分子标记、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相关方法,以及pSSCs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旨在为pSSCs研究提供参考,以期加快pSSCs在猪的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以及男性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基底小室内,因其具有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为精子的能力,被认为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将自身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成体干细胞。对SSCs的研究已成为干细胞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SSCs的研究多集中于啮齿类动物,而猪SSCs(porcine SSCs,pSSCs)的研究进展相对落后,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睾丸中pSSCs本身数量极少,且缺乏特异的分子标记;pSSCs的分离纯化技术仍不成熟;pSSCs体外培养体系仍不够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pSSCs分离纯化效率低,并且难以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及传代,以至于pSSCs的相关机理研究缺乏稳定的材料,为其体外研究及应用带来了不便。基于以上现状,文章总结了pSSCs体外分离培养及移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pSSCs的分子标记、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相关方法,以及pSSCs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旨在为pSSCs研究提供参考,以期加快pSSCs在猪的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以及男性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精原干细胞的分选、培养及转基因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鹏  敖红  潘杰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0):84-87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成年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基础,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能够向后代传递遗传信息。利用SSCs的特点,可以建立转基因动物制作的技术,即分离SSCs、体外培养增殖、基因转染、移植、交配获得转基因动物后代的技术路线,有望应用于家畜经济性状的基因改良。  相似文献   

11.
精原干细胞位于雄性哺乳动物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基膜内侧,是一群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能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在哺乳动物中一般是指未分化的A型精原细胞。在精子发生这一特殊的细胞分化过程中,精原干细胞的地位极其重要,它既具有自我更新生成新的干细胞能力,又能够不断的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殖细胞,并最终分化产生精子,承载起向下一代传递遗传信息的使命。精原干细胞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医学、畜牧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就精原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离纯化、培养和移植技术等研究概况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是永久分化成精子细胞的克隆源, 既可以自我更新生成新的干细胞,又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精细胞直至成熟的精子. 由于精原干细胞可以进行体外培养、转基因操作、异体或异种移植重塑精子发生,以及可以 冷冻保存,所以在雄性不育治疗、转基因动物生产、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 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SSCs的分离富积是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必要前提条件.然而,SSCs在 睾丸中所占比例极低,选择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获得富积的SSCs就成为推动其研究的关键 步骤.近年来,随着SSCs移植功能试验的建立,有关SSCs的分离纯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实验探讨牛雄性生殖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以期为牛精原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和诱导分化成精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此,从新生犊牛睾丸组织中分离纯化牛雄性生殖干细胞,并在LIF和EGF等不同条件下培养,观察新生牛睾丸生殖细胞在体外的生长行为。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新生牛睾丸生殖细胞能得到包括EG细胞集落在内的多种细胞集落,LIF,EGF促进EG细胞集落形成。EG细胞集落接种于无分化抑制剂的环境下培养,3 d后细胞开始分化,1周后分化为多种细胞。  相似文献   

14.
精原干细胞是体内唯一的能在细胞水平进行识别并增殖、分化及调控的成体干细胞,是位于精曲小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产生精母细胞的一类原始精原细胞,其前体是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 ial germ cells,PGCs)。近年来,随着精原干细胞鉴定,体外培养及冻存等技术的发展,精原干细胞的应用成为可能。文章对精原干细胞形态特征、分离纯化、体外培养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1精原干细胞的形态、特性及其增殖分化精原干细胞相对数量极少,仅占生殖细胞的0.02%~0.03%。睾丸中大部分的精原细胞并非干细胞,而是处于分化…  相似文献   

15.
精原干细胞(SSCs)是睾丸内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精子潜能的干细胞,它的体外培养是精子发生机理研究和制作转基因动物等的新途径[1-2]。近几年的研究表明,SSCs在体外的自我增殖需要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饲养层细胞等的支持[3-10],并且睾丸支持细胞和血清均可导致培养的  相似文献   

16.
生殖细胞从可育的供体小鼠移植到不育的受体小鼠的睾丸中可以导致供体小鼠的精子发生,使得供体的遗传物质可以传递到受体的后代中。生殖细胞移植技术可以为研究雄性生殖干细胞系生理特性提供一种生物鉴定方法、开发一种分离培养精原干细胞技术以及检查精子发生的缺陷和治疗雄性不育问题的研究体系。尽管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小鼠中进行的,生殖细胞移植已经用于大型哺乳动物。在家畜包括猪、山羊、牛以及灵长目动物中,通过超声波辅助以中空管子进入睾丸网将生殖细胞移植到受体睾丸。生殖细胞可以在无亲缘关系的免疫正常的猪或山羊中移植成功,然而在啮齿动物中却要求受体与供体同系或者受体有免疫缺陷。通过对分离的精原干细胞系进行基因操作,可以移植到受体生产转基因精子。雄性生殖细胞的转基因技术在家畜品种改良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那些胚胎干细胞技术无法实现或当前方法生产转基因动物效率低下的情况。异种睾丸组织移植在多种哺乳动物包括马、灵长目中实现,为研究精子生成、检验药物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颖方法。这对于提高或抑制雄性生育能力以及从供体不成熟精原细胞中生产出成熟的精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生殖细胞的移植或睾丸组织的异种移植技术对家畜繁殖力的研究、维持以及改良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精原干细胞(SSCs)是指位于睾丸生精小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形成精母细胞,最终形成精子的一类原始干细胞。其体外培养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移植、基因转染的深入研究,为探讨精子的发生机制、重建不育个体的精子发生、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综述了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体外的纯化、鉴定,以及未来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精原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睾丸干细胞群移植技术的发展及转基因技术的运用,将为生殖基础科学和家畜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雄性不育治疗、转基因动物生产、基因治疗等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雄性生殖系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其中包含睾丸内主要细胞之间相互调控的作用以及各种细胞分离培养建系和应用,精原干细胞移植的生物学研究模式,移植进雄性体内精原干细胞如何产生能分化成精子的子代细胞。  相似文献   

20.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是存在于雄性哺乳动物睾丸曲精细管基膜中的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精原细胞。本文对哺乳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形态、分布、相关调节机制、特异性标记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