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一、间作模式及品种选用(一)三樱椒与西瓜间套2米一带,栽1行西瓜。选择南北方向长的地块,西瓜为东西行向,株距4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800株左右,地膜覆盖栽培,瓜蔓向南爬行。三樱椒南北行向,地膜覆盖栽培,行长144厘米,行距40厘米,株距14~18厘米,每行栽9~11株,每667平方米栽7500~9100株。三樱椒行处于两株西瓜之间,先栽试栽三樱椒,均育大苗移栽。三樱椒选用无限分枝、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椒果单生的品种,如柘椒1号、三樱8号、农友满天红等。无籽西瓜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介绍了大蒜套种三樱椒栽培技术,大蒜亩收入3 000~10 000元,大蒜地蛆防治采用生物杀虫剂,可使大蒜达到绿色食品级别;三樱椒采用苗期打头,比传统打头方式节约用工1/3以上,三樱椒亩产干品300 kg左右,高产的可达500 kg,亩收入4 000元左右。当地利用贮藏大蒜的冷库出库后冷藏辣椒,可使辣椒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3.
<正>三樱椒又名朝天椒,辣味强,具有形态均匀、色泽暗红、油亮光洁、辣度适中、香味浓郁、肉皮厚、耐储运等优点。河南省柘城县三樱椒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左右,是中国三樱椒之乡、无公害三樱椒生产基地,2017年柘城三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麦茬三樱椒是柘城县近年来重点推广的一种种植模式,适合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干椒350 kg,2022年全县推广面积6万亩。  相似文献   

4.
以5个朝天椒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朝天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系数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侧枝数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加而提高,转而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品种间产量潜力差异明显,大角三樱椒>柘椒一号>新一代三樱椒>半簇生子弹头>日本三樱椒。柘椒一号、大角三樱椒、新一代三樱椒、日本三樱椒4个品种12 000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半簇生子弹头10 000株/亩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正柘城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的农业县,为了调整我县种植业结构,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经过探索、试验、示范、推广,逐步探索出几种间套模式,其中以"大蒜—三樱椒—玉米"为主要模式,该模式一般667m2产大蒜1250公斤、三樱椒275公斤,玉米200公斤,合计每亩产值约8000元左右。一、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  相似文献   

6.
小麦-青蒜-西瓜-三樱椒种植模式是太康县在原有的小麦西瓜棉花种植方工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此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1月中旬,华北地区最大的三樱椒集散地—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红灿灿的三樱椒堆积如山,家家户户忙着晾晒、装袋,满载三樱椒的三轮车、四轮车来回穿梭……三樱椒购销两旺,椒农们笑容满面,三樱椒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近年来,赵康镇把三樱椒当作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协会组织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营销力度、打造产品品牌等措施,着力推进三樱椒产业发展。目前,全镇三樱椒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占全县总种植面积的60%。2010年,三  相似文献   

8.
三樱椒是从日本引进的朝天簇生型干椒品种,我县已裁培20多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hm2.近几年,我县从三樱椒自然杂交变异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柘椒1号,属朝天簇生椒类的一个变种,因椒尖钝圆似子弹头,也称为"子弹头".该椒高产优质俏销,一般产干椒300kg/667m2,比日本三樱椒增产50%以上.现行收购价,柘椒1号7.60~8.00元/kg,日本三樱椒5.00~6.00元/kg.柘椒1号的推广,使椒农收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柘城县把发展三樱椒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县三樱椒常年种植面积达2.67万hm2。柘城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中国辣椒之都"。"柘城三樱椒"成功注册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柘城三樱椒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2.8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致富,已成为柘城强县富民的特色大产业。小麦三樱椒套种栽培模式,已成为当地主要的间作套种模式之一,其主要套种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朝天椒又俗称"三樱椒",河南省柘城县是"中国三樱椒之乡",常年栽植面积40万亩左右,三樱椒生产已成为柘城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与经济来源。壮苗培育是三樱椒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基础措施。壮苗标准为:苗高18—20cm,展开真叶12片左右,根系发达,茎粗3—5mm,节间长1—2cm,叶片肥厚,无病虫害,苗龄60—70天。结合多年三樱椒育苗生产实践,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樱椒别名朝天椒、小辣椒等,7—8月份是三樱椒生长的主要季节,该季节正是多雨高温,各种的病害发生也比较频繁,导致三樱椒的品质和产最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该文针对三樱椒的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防治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三樱椒是许昌市特色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三樱椒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耐储运、效益高而越来越受到农民重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3年,全市种植面积已达12 000hm2。但是随着多年重茬、连作面积日趋扩大,三樱椒病毒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个别田块发生已相当严重,特别是在干旱、高温年份,传毒蚜虫发生数量剧增,常导致病毒病严重发生。一、症状三樱椒病毒病田间典型症状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棉花、西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配套栽培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边行优势、个体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焦作市推广应用小麦、棉花、西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配套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特点是:小麦、棉花间作种植,棉花、西瓜同行种植,便于管理。一般每667m2小麦产量350kg,西瓜产量2 500kg,棉花皮棉产量100kg,每667m2总产值3 500~4 000元,比小麦、玉米两茬增值2 000元左右,经济效  相似文献   

14.
郝德林 《新农业》2007,(4):22-24
三樱椒又名朝天椒,在辽西地区栽培有十几年,因其耐热耐旱易管理,适应旱地栽培而迅速成为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经济作物品种。我们经过5年的栽培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三樱椒与玉米套种的裁培模式,实现一地双收。三樱椒与玉米套种,田间共生期110~120天,可1次性收获三樱椒250~300公斤,玉米350~450公斤;每亩产值比单种三樱椒增收240元,增幅11.4%;比单种玉米增收1500元,增幅178.5%,是一种理想的种植模式,适宜在辽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三樱椒一优双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樱椒俗称小辣椒,1976年引自日本,在我国又称天鹰椒、山鹰椒。是一个植株矮小紧凑,果实小而朝天簇生,辣味较强的干椒品种,适于大面积种植,在华北地区发展很快。柘城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近几年来,我县开展三樱椒高产优质高效益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三樱椒一优双高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三樱椒又称小辣椒、朝天椒等,是柘城农业的特色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稳定2.7万hm2左右,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三樱椒主要生长季节为7—8月份,此期正值高温多雨,各种病害频发,常造成落叶、落花、落果,致使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搞好病害防治是取得三樱椒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现将三樱椒的主要病害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主要病害(一)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病毒及类菌原体病害主要有: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铅(Pb)对日本枥木三樱椒(以下简称三樱椒)生理生长的影响,揭示三樱椒对Pb的吸收特征。【方法】选用三樱椒作为试验材料,在供试土壤(Pb本底含量为41mg/kg)中添加Pb,使土壤中的Pb含量分别为41(CK),291,541,791,1041,1541,2041,2541,3041和3541mg/kg,测定三樱椒的植株高度、单株干物质量、CAT、POD、SOD、MDA、净光合速率(Pn)及根、茎、叶、果实中Pb含量等指标。对植株高度、单株干物质量与土壤Pb含量的关系建立分段函数;依据CAT、POD、SOD、MDA、Pn5个指标随土壤Pb含量的变化,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同时对CAT、POD、SOD、MDA、Pn5个指标与土壤Pb含量进行直接相关和综合相关分析。【结果】1)三樱椒植株高度和单株干物质量随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特别是当土壤Pb含量大于1 200mg/kg时下降更显著;Pb含量在1 200mg/kg以下对三樱椒生长的影响不明显。2)三樱椒植株CAT、POD、SOD、MDA、Pn5个生理指标随土壤Pb含量的增加先上升,而后呈下降趋势;土壤Pb含量对POD和SOD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AT,对MDA和Pn的影响相对较小,与5个生理指标的综合相关系数为r=0.992,具有极显著性(P=0.01);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也很好地反映了土壤Pb不同含量对5个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不同。3)三樱椒根系、茎、叶、果实等各部位以及单株Pb含量,均随土壤P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峰值点不同。当土壤Pb含量在541mg/kg时,Pb转移系数最高,之后随土壤Pb含量增加而逐渐减小。随土壤中Pb含量的增加,根部Pb含量增加幅度较大;茎和叶中Pb含量也相对稍增大,增加幅度较小;果实中Pb含量基本稳定,变化幅度最小。说明根部是Pb吸收的主要部位。【结论】三樱椒的生长生理指标随土壤Pb胁迫的增强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三樱椒根、茎、叶均可富集土壤中的Pb,其中根部是最主要的Pb吸收部位,果实受影响较小。在土壤Pb含量为541mg/kg时,Pb转移系数达最高,表明三樱椒可以改良土壤Pb污染。  相似文献   

18.
高艳华  郭玉刚 《新农业》2013,(15):31-32
朝天椒是对辣椒果朝天(朝上或斜朝上)生长的品种群的统称,目前朝天椒已成为全国栽培面积最可出售鲜椒,也可干制后出售。干椒辣味浓,辣度高,辣椒素的含量一般在0.6%~0.9%,不同类型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各地可根据消费者嗜辣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朝天椒不同类型品种辣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贵州小椒→散生子弹头(高棵簇生子弹头)—小角三樱椒—三樱椒—大角三樱椒。适销对路品种才会有较好的价格和销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结合芝麻与三樱椒大田生产实践,从间作模式、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施肥、育苗时间、苗床管理、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与三樱椒间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采取该间作种植模式的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丹  沈东青  马亚宁  刘宁 《河南农业》2019,(4):28-28,30
柘城县是中国三樱椒之乡,种植三樱椒历史悠久,三樱椒以椒形正、辣味浓、着色好、品质优、面积大、产量高而闻名国内外。柘城县出口三樱椒栽培技术日趋成熟,现已形成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年产量提高到10万t,年种植面积近2.67万hm^2,并有占地20多hm^2的柘城县辣椒市场,已成为全国三樱椒交易的重要集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