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最近,山东省青岛市不少地区传来干旱的信息,全国也有大片区域喊渴,干旱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不言而喻。近日,笔者从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由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主持的"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区域示范"项目通过实地测产,"青麦6号"青麦7号"两个旱地小麦品种创下了我国旱地小麦平均667米2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科技要闻     
《北京农业》2012,(25):55
<正>"青麦6号"667米2产703.5千克刷新旱地小麦高产新纪录近日,经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对"青麦6号"旱地小麦超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青麦6号"超高产攻关田平均667米2产达703.5千克,创下了我国旱地小麦平均667米2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科技要闻     
《北京农业》2012,(13):57
正山东省青岛育出免浇水的耐旱"小麦王"在旱地里撒上小麦种后,不用人工浇水,667米2产700多千克,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林琪培育的超耐旱"青麦6号""青麦7号",并已在山东省近140万公顷旱地播种。林琪被国务院评为"作出突出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专家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技人员对印台区种植的2000亩铜麦6号示范田进行了田间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27公斤,是当地小麦平均亩产的2倍多。在此之前,铜麦6号彬县示范田测产数字达到亩产600公斤,有望成为今年陕西省旱地小麦最高记录。铜麦6号是陕西大唐种业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机中心按照"专家牵头、企业主体"组建育种联盟培育推广的旱地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旱、抗病、抗倒伏的突出优点。在今年雨水较多的年份,铜麦6号不  相似文献   

5.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6.
<正>一、品种选择针对洛宁县的生产条件和目标,该区域适宜选用的小麦品种是:高产品种:豫麦49~198、周麦18、周麦22等。旱地品种:洛旱6号、众麦1号等。二、配方施肥结合洛宁县土壤与气候特点、小麦产量水平,根据"以地定产,以产定氮,以土壤磷、钾分级指标确定磷钾肥用量"的原则,在每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推荐洛宁县小麦区域施肥技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干旱的 2 0 0 2~ 2 0 0 3年小麦生产年度 ,在渭北旱地进行了旱地优质小麦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参试优质小麦品种铜麦 4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产量最高 ;铜麦 3号表现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8.
选育和应用抗旱小麦品种,是解决旱地小麦单产低而不稳,实现旱作麦区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豫麦48号是洛阳农科所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荣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贰等奖.  相似文献   

9.
正青农2号(原青丰2号)小麦,系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以鲁麦14/烟农15//矮秆麦杂交并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0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10070)。  相似文献   

10.
新麦 1 2号小麦新品种是新乡市农科所著名小麦育种家赵宗武先生继新麦 9号、新麦 998、新麦 1 1号之后 ,又育成的一个极具潜力的小麦新品种。在 1 999~ 2 0 0 1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中 ,连续 3年产量位居前列 ;在 2 0 0 2年旱地示范中 ,高产田不浇一水收 60 0 0kg/hm2 ,水地 75 0 0kg/hm2 ,充分展示了其丰产潜力。2 0 0 3年 ,新麦 1 2号在全省扩大示范推广 ,陕县张茅乡张茅村闫勤周种晒旱地 0 .5hm2 ,折产 62 0 0kg/hm2 。张茅乡东村李岗照 0 .87hm2 旱地 ,前茬玉米 ,收后 1 0月底种新麦 1 2号 ,平均产量 41 2 5kg/hm2 。生产实践证明 ,新…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全国小麦生产的主产区之一,丘陵旱地面积大,近年来又时常受到干旱的影响,小麦极易发生减产。因此,提高四川小麦的抗旱能力是四川小麦育种亟待解决的。在干旱区域中,籽粒产量作为评价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核心指标。通过稻茬田和旱地两个环境的比较试验,发现旱地环境中的绵麦367、川麦60、川麦104、绵麦1403和绵麦51等品种的籽粒产量在400kg/667m~2以上,尤其是绵麦367的籽粒产量表现突出,在两种环境中的籽粒产量分别达到469.9kg/667m~2、431.1kg/667m~2。综合试验结果,绵麦367等5个品种适宜四川省丘陵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并能作为小麦抗旱育种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讯从近日召开的山东省农科院2016年小麦新品种(系)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该院推出的一个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229"和一个旱地小麦品种"济麦262",受到了与会的400多位粮食合作社理事长和种粮大户的竞相追捧。据山东省农科院院作物所研究员李豪圣介绍,优质强筋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11日下午,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了2014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山东项目区"青麦6号"小麦的实打验收,经测定,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38.1千克!此次种植的小麦选用了由青岛农业大学小麦育种专家林琪教授研究选育的"青麦6号"。种植区域位于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的东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黄河农场),该地紧靠黄河入海口,土壤含盐量在0.2%~0.3%。据农场负责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20,(2):49-51
为选育出适宜黄淮冬麦区种植的高产、抗旱、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种,采用航天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烟农836,于2010和2014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水平高、稳产性好,在山东省小麦旱地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4.45%~9.74%;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洛旱7号增产5.3%~6.7%,抗旱性中等,抗病性好,品质优良。烟农836可作为高产抗旱品种在黄淮麦区旱肥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临麦9号系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044190为母本,泰山23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广适,品质佳等优良性状.于201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公布了《关于2019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名称等信息的公示》,对审定通过的24个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公示,青岛市3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本次公示通过审定的3个小麦品种是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青农6号、青农7号和青农177。其中,青农  相似文献   

17.
灌浆期干旱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高肥条件下,研究灌浆期干旱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旱地小麦品种旗叶衰老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麦2号抗旱系数为0.90麦现为旗叶叶绿素下降快,MDA增加快,活性氧代谢失调出现的早;  相似文献   

18.
豫麦48号(8628)系洛阳农科所1986年以豫麦8号为母本,与泗阳936杂交,经水旱交叉选择、早代混系测产、高代多点鉴定等选育的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1993~1997年参加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和生产示范。199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芽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优良旱地小麦品种晋麦47号、水地小麦品种舜麦1718的幼芽,研究了发芽期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抗氧化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旨在比较发芽期不同小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抗氧化酶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旱地小麦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处理24 h后,晋麦47号的SOD,POD和CAT这3个抗氧化酶活性总和及蛋白质含量都有所增加,增加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舜麦1718;2个小麦品种的MDA含量均增加,舜麦1718的MDA含量的增加低于晋麦47号。与旱地小麦晋麦47号不同,水地小麦品种舜麦1718是通过另外途径来抵御水分胁迫危害,由于MDA含量变化率小,质膜的损伤程度减轻,有适合在旱地栽培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参加2003-2004年度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的10个品种进行高产稳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对照高,稳定性顺序为洛旱6号>漯优7号>科旱1号>佃庄9433>浚旱1号>豫麦2号>商5283>金麦6号>洛麦9775>周麦18,即洛旱6号、漯优7号、科旱1号的丰产稳产性较好;结合抗旱性分析,洛旱6号和科旱1号的抗旱性较好,是目前河南省旱地小麦生产上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稳产、抗旱小麦新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产3因素中有效穗的变异系数较大,在生产中因地制宜地使用栽培措施,使小麦品种达到理想穗数,是保证旱地品种取得高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