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我们养蜂人为什么养蜂?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这样说:为了得到蜂产品、为了生活才养蜂。没有一个人会这样说:为了给农作物授粉而养蜂。如果哪位养蜂人这样说:"我将蜂义务为农作物授粉,受益的是你,付出的是我,这是极不公平的。"那么这位养蜂人肯定会被人家赶走,因为凡人都有自尊心,伤了人家的心,人家不会原谅!我假设个案例来说明:某养蜂人(编者注:以下称"蜂友")将  相似文献   

2.
养蜂机械化是实现养蜂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养蜂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没有养蜂的机械化,就没有养蜂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就无法创高产增效益。因为,没有养蜂机械化,养蜂人就得靠手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经济效益低,还得吃苦受累,严重损伤养蜂人的积极性,进而必然导致后继乏人,制约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影响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话在现实的养蜂生产中得到验证。养蜂人之间因蜜蜂而结缘,在没有利益冲突时,大家是朋友,在一起交流养蜂经验,谈天说地,切磋养蜂技术。然而,在面对自然资源短缺时,就变成冤家,养蜂人之间难免发生利益冲突,而  相似文献   

4.
段云峰 《蜜蜂杂志》2007,27(2):41-41
<蜜蜂杂志>是养蜂人交流养蜂经验的园地.养蜂人经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把养蜂经验及得失总结成文在<蜜蜂杂志>上发表,使更多的养蜂人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5.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0,30(6):20-20
<正>"养蜂人苦,养蜂人累,养蜂人生活单调乏味",这是养蜂人对自己工作与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人对养蜂工作和生活的客观评价。养蜂人之所以既苦又累,主要是因为养蜂有流动的特点,长年在外转地  相似文献   

6.
正1954年出生的谷金双,是河北省唐山市一位普通养蜂人。现在是民间蜂友公益组织"中国蜂友联盟"管理员,虽然没有一分酬劳,但谷师傅做得有滋有味。用他的话说,养蜂30多年,要把自己用青春换来的养蜂经验,与蜜蜂的感情及在养蜂事业上的坚守,传递给更多的养蜂人。养蜂30多年的谷师傅,放蜂足迹遍布长城内外,体  相似文献   

7.
我养蜂30多年了.刚开始我对养蜂一窍不通,我就买了养蜂书籍,并订了<中国养蜂>,每期都仔细研读,经过反复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使我从不会养蜂到能够熟练地管理一个蜂场,这一切都和<中国养蜂>是分不开的.我感谢<中国养蜂>!她是我们养蜂人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7.俄罗斯1989年俄罗斯养蜂学会重新组建,它是俄罗斯最大的养蜂组织,没有政府资助,经费全部自理.国家杜马正在制定养蜂法规.在俄罗斯经济改革期间,养蜂学会是唯一能为养蜂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2,32(5):25-26
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低,养蜂人长年奔波在外,基本靠手工操作,生活枯燥、工作艰辛、效益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养蜂专家与五征集团合作,广泛征求了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经过3年多努力,研究成功养蜂专用车(养蜂移动平台)。养蜂专用车的研制,集成了广大养蜂人的智慧和需求,集中了当前我国养蜂的各种先进设备、机械,尤其适合我国追花夺蜜的养蜂实践,具有技术含量高、实用性能强、经济实惠等特点。使用养蜂专用车从事养蜂生产,不仅改善了养蜂人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还大大提高了养蜂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养蜂机械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1蜜蜂是不会主动蜇人的养蜂"辛",养蜂"苦",养蜂"难"。养蜂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啃一口——有的人捉一只蜜蜂在自己身上"刺"一下,也要求养蜂人赔偿,这是常事。蜜蜂的蜇针是作自卫御敌之用的,在一般情况下蜜蜂不会主动首先攻击人(畜),人蜂可以和谐、和平相处,相安无事。但是,当蜜蜂受到"攻击",如  相似文献   

11.
程永春 《蜜蜂杂志》2020,40(3):I0004-I0005
笔者比现在年轻21岁的时候年龄正是27岁,成家并有一个3岁的女儿。那时的我青春年少,活力四射、朝气蓬勃,跟随师傅养蜂已有3个春秋,自我感觉学有所成,师傅也鼓励我另立门户自己办蜂场,从此便走上独立养蜂之路。养蜂人都知道有一个好的蜜粉源是养蜂成功的关键。为了选择一个理想的放蜂场地,我考察过很多地方,最终选定吉林省桦甸市的五道沟。当时此地并没有养蜂人,外地人也没有来过这里放蜂,笔者认为这里具备养蜂的条件,另外还有亲戚在这里可依靠。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老养蜂人对蜂毒产生抗体,蜂螫后不会有过敏反应。读了赵正虎蜂友的文章也想说几句,我先后见过4~5位老养蜂,养蜂年龄均在10~40年,原来被蜂螫根本没事,但在养蜂6~20年后出现过敏反应,严重的全身出现红肿,奇痒,抓破后出水  相似文献   

13.
张洪强 《蜜蜂杂志》2012,32(8):25-25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日常养蜂生活中,不少养蜂人总为搬一次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转地养蜂的实践经验,避免了搬运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续 2 0 0 3年第 5期 36页 )  7 俄罗斯  1989年俄罗斯养蜂学会重新组建 ,它是俄罗斯最大的养蜂组织 ,没有政府资助 ,经费全部自理。国家杜马正在制定养蜂法规。在俄罗斯经济改革期间 ,养蜂学会是唯一能为养蜂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机构。 1990年制定了俄罗斯养蜂生产与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养蜂人常说,他们虽然对最新传粉者健康领域感兴趣,但却很难保证消息的灵通。原因是养蜂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到消息更新,或者由于科学文章太复杂以致养蜂人很难理解。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我们决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一些热点研究进行概括总结,通过简洁、易读、易懂的方法展现出养蜂科学的奥秘。我们发表的第1篇特色文章便在科学界和养蜂论坛引起热烈讨论,Edward Mitchell和他的同事曾  相似文献   

16.
问:我在湖北省枣阳市清潭镇租房养蜂,转眼在此养蜂已有十多年。近期有一位养蜂人在离我租房养蜂的地方50m处购了一套房,他说我影响他养蜂,要我立即搬迁,否则就要怎么怎么。我该怎么办?这位养蜂人有权令我搬走吗?如果我非搬走不可,我可向这位养蜂人要求赔偿搬迁场地所受的损失吗?我的房东可向他提出赔减少房屋出租费的损失吗?(湖北省枣阳市璩兆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第六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相邻各方,应当按照…  相似文献   

17.
问:我在湖北省枣阳市清潭镇租房养蜂,转眼在此养蜂已有十多年。近期有一位养蜂人在离我租房养蜂的地方50m处购了一套房,他说我影响他养蜂,要我立即搬迁,否则就要怎么怎么。我该怎么办?这位养蜂人有权令我搬走吗?如果我非搬走不可,我可向这位养蜂人要求赔偿搬迁场地所受的损失吗?我的房东可向他提出赔减少房屋出租费的损失吗?  相似文献   

18.
正(续上期)"一顶帐篷支个家,追花夺蜜走天涯,风餐露宿千般苦,只为生活能养家。"这就是养蜂人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笔者养蜂7年的生涯中,虽然没有养家糊口的负担,但也充分感受到养蜂人生活的苦和乐。在完达山的深山老林里放蜂,几十里路没有人家。周围没有地方买东西,没有蔬菜,更没有文化生活。就是在蜂场的大本营虎头小西山,看一场电影来回都要走8 km路程。当年养蜂的环境太苦,生活也非常艰难。刚到  相似文献   

19.
<正>养蜂事业与农业息息相关,只有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才能促使养蜂事业的大发展,蜜蜂为农作物授粉促使农业增产、增收,两者互相依存、协调发展。可是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减产、减收,而养蜂生产受到的威胁要比农业生产更严重,所以人们都称养蜂生产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养蜂人为了事业的生存,采取以"丰补欠"的办法,在国家政策还没有出台养蜂事业对农业授粉额定补助条件下,只能靠提高产品产量来完成。怎样才能达到丰年大丰收,欠年不减收或少减收,把减收降低到最低水平呢?这就迫使养蜂人必须学好、  相似文献   

20.
正【张珍珍报道】养蜂机械化是养蜂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与热心企业进行蜂机具研发,先后研制岀养蜂移动平台等先进蜂机具,获得国家生产许可、科技鉴定、农机认证,并于2012年底被列入享受国家农机补贴范畴。该政策实行4年来,由于补贴程序复杂,补贴额度较小,且养蜂人流动在外不便操作等原因,除山东省在本省财政资金配套支持下补岀27辆养蜂移动平台外,其他省一辆没有补岀。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为养蜂人所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