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在烟草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有机肥具有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提升肥料利用率、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质量、增强烟株抗病力等优点,其在烟草上的应用符合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笔者概述了中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生产及应用现状,探讨了生物有机肥在烟草上的应用作用效果及机理,并对中国生物有机肥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为烟叶生产和植烟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烟草集约化轻简育苗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烟草育苗已初步实现集约化、规范化,但总体程度不高。育苗成本高,技术环节多,剪叶、消毒等苗期管理工作费时费工,进一步限制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集约化育苗理念和技术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降低育苗成本、提高成苗素质,对烟草集约化轻简育苗的内涵进行阐述,综述了烟草育苗现状中的优缺点,形成了包括轻简育苗方式、生态化绿色育苗基质、机械数字化作业技术等轻简育苗技术,并对烟草集约化轻简育苗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烟株青枯病的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动态预测技术,对‘红花大金元’、‘闽烟35’和‘翠碧1号’烤烟品种的地表上第1叶片中叶柄基部内青枯病病原菌数量及田间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烟株地表上第1叶片中叶柄基部内青枯病病原菌数量与烟草病枯病的发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且烟株叶柄基部含菌量与烟株发病率成正相关,并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烟株的发病率随烟株叶柄基部含菌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建立了烟株叶柄基部烟草青枯病病菌含量与大田烟株发病率的回归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将对南方烟区,特别是福建烟区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预测及防治决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烟草种植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但烟草病虫害非但没有得到稳定控制,反而日渐猖獗,烟田环境污染加剧。为保证烟草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该文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对烟田生态系统中病虫害及其天敌群落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有效控制烟田害虫的方法和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保护和提高烟田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中心的烟草害虫生态调控机制的探讨。分析了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未来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保护生态及防治虫害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植保无人机逐渐应用到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文章概述了植保无人机的优缺点,分析了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植保无人机的现状,提出了利用植保无人机预防病虫害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黑胫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南方烟草生产区发生普遍,近些年在烟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5%~20%,减产减收至少10%左右;重发年份甚至达50%以上,现将其症状识别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病害症状该病在烟草生长各个时期都有发生,尤以大田期为害最重。大田期受害的烟株主要发病部位在茎基部,由于病菌侵染进入了烟株髓部,阻止了水分的运输,从病株叶片  相似文献   

7.
烟草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硫是烟草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是仅次于氮、磷、钾的第四要素。硫素对烟草的生长发育、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就近年来国内外烟草硫素研究进展,包括国内主产烟区土壤硫含量的测定分析、烟株对硫元素的吸收利用、施硫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烟草硫素的研究方向谈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棉花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棉花轻简化栽培是适应中国国情、提高棉花竞争力水平和棉花持续生产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回顾了我国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总结了从播种(育苗移栽),到简化整枝、合理密植、简化施肥、植保、灌溉、到采收诸环节轻简化的关键技术;并对轻简化栽培的熟性和株型调控理论等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轻简化植棉技术,促进棉花持续生产的技术与理论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烟草青枯病俗称"半边疯""烟瘟"等,是为害烟草最重的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1864年首先在印度尼西亚发现其对烟草的毁灭性危害,一旦烟草青枯病发作,就有可能造成整株死亡,对烟草的生长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青枯病也就成了各烟区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发病原因:引发烟草青枯病的病原为革兰氏阴性杆状好氧细菌青枯雷尔氏菌(图1),杆状的菌体两端钝圆,具1~3根单极生鞭毛,偶有两极生,无内生孢子和荚膜。青枯雷尔氏菌主要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翌年在33℃左右的最适温度和pH在6.6的环境中可快速生长,通过灌溉水、生产  相似文献   

11.
缓/控释肥在烟草上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推动缓/控释肥料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实现烟草简化栽培生产,提高品质,笔者总结了已报道的有关缓/控释肥料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资料。在介绍缓/控释肥料概念、种类和特性的基础上,概述了缓/控释肥料在烟草上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料能够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烟叶钾含量;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提升外观和感官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最后提出了缓/控释肥料在烟叶生产应用中的研究存在单一且不系统等问题,缓/控释肥生产及其产业化缺乏标准、钾肥的缓/控释难度大、包膜的材料成本高且易污染环境。对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当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缓/控释肥料的制造标准和在线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生产出廉价、无污染又能对钾肥有缓释或控释效果的新型材料是今后烟草专用缓/控释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大马酮是烤烟天然的致香调和物质,对烟草香气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以烟草中大马酮的作用为出发点,综述了大马酮的发展历史、形成和香气特点以及遗传研究现状,并围绕生态、栽培和烘烤3个方面对影响烟草大马酮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有目的地改善烟叶香气品质和服务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烤烟上部叶是卷烟叶组配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烟区植烟环境恶化,上部叶品质年际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降低。为了研究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栽培调制措施,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条件、栽培调制措施、烘烤工艺等方面对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并对以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烤烟上部烟可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符合河池烟区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菌肥,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施用方法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烟草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对象在河池市南丹县开展微生物菌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的施用方式对烟草的产质量提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相比对照均显著提高;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能够显著改善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指标和外观质量,提高各部位烟叶氧化钾含量,提高上部烟叶烟碱含量,使烟叶中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种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在河池烟区烟叶生产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对2012年天柱县烟稻两熟晚稻种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烟稻两熟晚稻种植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推断,并对天柱县烟稻两熟晚稻种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腐殖酸对植烟土壤和烟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腐殖酸对植烟土壤和烟草各方面的影响,揭示出腐殖酸能够改善植烟土壤性状,提高烟叶品质,同时,对烟草的安全性和抗逆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腐殖酸在烤烟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烤烟上部烟叶产量占整株烟叶的1/3,上部烟叶一般烟气浓度大,香气量足,如果成熟度好,刺激性小,则可成为卷烟工业的主体原料,能够显著提高其工业可用性,较大程度改善卷烟工业烟叶原料供应结构。笔者对郴州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包括烟区气候特征、主要气候因素、气候适应性等。探讨了烤烟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措施。讨论了影响郴州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问题,如早花、连作障碍、高温逼熟、成熟度偏低等。提出了提高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烤烟产质量是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移栽期、施肥、品种分别是这三种因素的关键调控措施,为明确不同调控措施对烤烟的作用,协同优化烤烟管理措施,在云南玉溪的峨山和华宁县,采用移栽期、施肥、品种三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生态、栽培、遗传三因素综合作用下,移栽期、施肥、品种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于生态、栽培、品种协同调控下,移栽期对烤烟的影响最大,其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46.80%、64.75%、78.10%,提前移栽和常规移栽烤烟产质量显著高于延迟移栽;施肥对烤烟的影响次之,其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34.95%、20.15%、12.60%,综合考虑烟叶品质、产值及成本,75kgN/hm 2优于90、105kgN/hm 2;在移栽期、施肥共同作用下,烤烟品种K326、云烟87、NC71、红大的产质量差异不显著,品种对感官质量、产量、产值贡献率分别为18.25%、15.10%、9.30%。综合而言,确定合理的移栽期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先决条件,施肥是调控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核心技术问题,因此在保证烤烟正常生长的条件下,移栽宜早不宜迟,氮肥施用量宜低不宜高。云南烤烟以4月中下旬移栽、辅以75kg/hm 2施氮量情况下种植K326最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国内外有关螨害成因及综合防控方面的研究文献,分析与螨害发生、发展、危害与控制相关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害螨抗药性的发展、设施农业主栽作物单一化、抗虫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栽培措施(尤其是施水方式)、设施农业的小环境(温湿度)的特殊性等;而防治策略的失效主因在于单一依赖化学防治导致害螨抗药性迅速发展,此外利用高毒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不仅迅速失效,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其负作用非常明显;设施农业中螨害控制的希望在于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多样化,增加使用专一性高、毒性较低的杀虫剂,从而减轻对天敌的杀伤,发展平衡的生态农业。在今后的植保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为执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高效、安全的设施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