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采用对催青蚕种在不同胚子发育时期离开催青室,然后再作补催青及自然催青处理,结果对蚕种的孵化率及蚁蚕生命时数有很大影响。其中己4胚子离开催青室后自然催青的,孵化率最低,只有90.97%,最高二日孵化率只有89.25%;己4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后作补催青的孵化率高于前述成绩,且离开时间短成绩优。己3胚子蚕种离开催青室的,成绩优劣趋势亦同于己4胚子蚕种成绩,只是各相应成绩高于己4胚子成绩。蚁蚕生命时数的成  相似文献   

2.
张辉 《广西蚕业》2014,51(3):43-45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蚕种孵化齐一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补催青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分析张集镇补催青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补催青的温湿度调节和蚕种遮黑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一项要求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近年来,笔者在催青工作中发现一些因蚕种质量而影响孵化率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多年的催青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催青工作,加强催青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催育管理,坚持规范操作,认真搞好调查,灵活采取应变措施,合理调节发育进度,准确掌握各批蚕种的见点时间,适时分发蚕种,才能提高催青质量、提高蚕种的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催青环境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蚕种在煤加温、空调加温及自动控制催青系统三种不同的环境中催青,各个处理因素经F检验得出不同催青环境对卵化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并对其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经q检验得出自动控制系统催青的孵化率显著高于煤加温和空调加温催青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补催青是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补催青需加强催青蚕种的黑暗处理、温湿度的调节,尤其是补湿是补催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专用补催青箱以其具有黑暗效果好、加温补湿均匀、透气性好三大优点,从而能使蚕种的孵化率达到预期值,避免因蚕种的外部环境不合理而造成的孵化率偏低等现象的发生。 2000年在春季蚕种补催青工作中,我们改变了往年用蚕匾黑暗处理的方法,换用专用补催青箱黑暗处理,收到预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专用补催青箱的做法先用12根硬质方形木条搭好基本框架,再在除顶面以外的其他五面横向分别加固一根木条,加固木条的高度以箱高的1/2为宜,然后用胶合板将五面封严,顶面开启,每面打孔6~12个。 2 专用补催青箱的大小选择依放种量多少和收蚁袋类型而定。一般盛放100张蚕种需长1m,高、宽各0.8m的木箱一个。内挂两层,每层可挂2~3排,袋间距0.5~1cm为宜。 3 黑暗处理方法在箱内拉4~6根细铁丝,一端固定,另一端暂不固定,箱底铺上浸湿的黑布补湿遮光,其他五面也要用黑布遮严,在正常的温度下保护。 4 应用效果 应用此专用补催青箱对沂水蚕种场1999年秋制4批春蕾镇珠进行了补催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对三个试验村的调查,平均孵化率在99%以上。 用专用补催青箱黑暗处理蚕种,可比其他方法提高孵化率2~3个百分点,是当前农村共育室可行的一项提高蚕茧张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孙佳惠  于廷高 《蚕学通讯》2000,20(1):27-28,30
以前,普遍推行普通催青技术,主要依靠人工气象调节进行技术处理,工作强度和难度大。为改进催青技术,提高催青质量,促使孵化齐一,孵化率高,蚁体强健,三台县丝绸公司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制了微机智能测控自动化催青设备,用于省内有关县、市蚕种催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项技术报告于后。1 微机智能调控自动化催青设备组 微机催青系统由单片机,测控箱(两者合成控制柜),空调器,负离子补湿器,温、湿传感器,电脑打印机等部份组成。2 微机智能测控催青机理 首先把催青中各阶段胚子发育所需的温、湿度及光照标准编入…  相似文献   

8.
<正> 普通种催青是一项时间短、技术性强,在实际生产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催青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蚁体的强健、眠起处理的繁简和产量的丰歉,所以如何抓住各个技术环节,提高一日孵化率历来是催青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着重就从开始点青至转青齐一(以下简称从见点至转齐)所需的时间及其在催青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分析和论述。一、掌握各品种从见点至转齐所需时间在催青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嘉兴市全年承担 130万张蚕种的催青任务 ,为高质量地做好蚕种催青工作 ,90年代初 ,各县 (市、区 )针对原有的催青室房屋简陋、设备陈旧、分布散的实际 ,从区域化、现代化目标着手 ,对催青室进行统一规划 ,进行重建和设备更新 ,整个工作 1996年底完成 ,新建成后的 7座催青室规模按蚕桑生产区域分布 ,重点产区一座催青室一期能催青蚕种 30万张 ,零星产区也与能催青 5万张蚕种 ,室内安装了温湿度自动化控制设备 ,其中 4座催青室室内温湿度用微电脑自动控制 ,催青蚕种占全市实发蚕种的85%左右 ,基本形成规模大、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的格局。新催…  相似文献   

10.
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催青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需进行严格控制.温、湿度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催青质量的好坏,进而直接影响着蚕农的收入和出口创汇.蚕种催青智能测控系统能同时对多个蚕种催青室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计算处理,并按催青工艺参数要求对各室温、湿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蚕种催青的技术要点,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催青技术.本文论述系统的组成,实现系统功能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结束后技术措施的延续,是为了确保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强健、便于饲养的一种技术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正>蚕种催青是把活性化后的蚕种或经过人工孵化处理后的蚕种,人为提供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使胚胎健康发育,直至孵化的技术处理过程。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催青场所的不同,催青可人为划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标准催青阶段,即蚕种出库至转青阶段,一般在专用催青室进行;第二阶段为补催青阶段,即从转青到收  相似文献   

13.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2,39(4):51-52
催青是将已活化的蚕卵 ,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 ,使胚胎顺利发育至孵化的过程。有些蚕农领回蚕种后 ,不重视催青工作。尤其是在春、晚秋季 ,让蚕种自然孵化 ,常常导致孵化不齐 ,孵化时间拖长 ,蚁蚕体质虚弱 ,产茧量低。而通过蚕种催青 ,使胚胎发育正常 ,可以在预定日期孵化蚁蚕。孵化整齐 ,蚁体强键 ,是获得高产蚕茧的重要措施之一。蚕农将蚕种领回后 ,可根据自己的房屋条件 ,以及各季节的气候特点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蚕种催青工作。阶段催青法 :将催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前阶段 (出库后第二天至第四天 )用 2 2℃保护 ,后阶段 (第五天至…  相似文献   

14.
目前,蚕种催青采用智能化催青室(自动控制催青室、电脑程控催青室)的比例越来越高。实行自动控制智能化催青,通风匀风系统的设计使用是达到目的温湿度的核心技术手段,也是催青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工程,如果出现偏差,就会影响整个催青室的功能发挥,进而影响催青技术的贯彻。为此,我们约请南京大学明学科技公司对如皋市蚕种催青室通匀风系统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测试,现将测试结果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小苏 《四川蚕业》2010,38(2):32-32,29
原种催青是普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原种催青技术是提高蚕种品质、完成蚕种生产任务的关键。虽然孵化率的高低、孵化的整齐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是科学的催青方法和合理的环境保护可以提高催青质量。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学习和总结,原种催青质量不断提高,现谈谈对原种催青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丰县农村蚕种一日孵化率的因素有蚕种冷藏、催青、补催青等环节,丰县农村实行丝茧育省力化养蚕后,催青工作成了重中之重的步骤。根据笔者十多年的催青实际情况,认为加强催青技术、重视补催青管理两个方面,是提高丰县农村丝茧育蚕种一日孵化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讨解决我县秋期蚕种催青时催青室不足的矛盾,提高催青室的催青容量,我们从2005年夏蚕期催青开始,先后三期进行了双层蚕种加密催青的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1 试验时间、地点 2005年夏、中秋、晚秋蚕种催青期间。  相似文献   

19.
以非温敏性蚕种B69、温敏性蚕种S伴,温敏性与非温敏性的杂交种华1×伴1为研究对象,用高温干燥(30℃、60%RH)与常温常湿(25℃、80%RH)的催青条件对蚕卵进行催青处理,比较了各胚胎发育阶段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对其卵蛋白进行了SDS-PAGE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春期蚕种催青通常有二种方法,一为传统的常规催青法,原种催青采用此法;二为二段定温简化催青法,一代杂交种催青多采用此法。70年代未曾有过两种催青法比较试验的报导,自此以后一代杂交种春期催青就逐步采用简化催青法了。我省的现行蚕品种多是80年代育成的新品种,其原种是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