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旱地花生不同土壤类型植株钾素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旱地花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砂姜黑土和棕壤为对象,研究了花生生育期内植株钾积累特性。结果表明:2种土壤类型花生植株根、茎、叶中钾积累量幼苗期都处于较低水平,二者差异不大;出苗后50天到成熟期,砂姜黑土花生根中钾积累量显著高于棕壤,而茎、叶钾积累量在出苗后60天明显低于棕壤。砂姜黑土花生籽仁中钾积累量比棕壤高60%。2种土壤类型花生整株钾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成熟期砂姜黑土整株钾积累量比棕壤高10%。棕壤花生茎、叶中钾转移到荚果的绝对量小于砂姜黑土,但其所占荚果钾积累比例高于砂姜黑土,进一步提高花生营养体钾素转化率是砂姜黑土花生高效施钾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盆栽试验,研究了江苏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即水稻土和潮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特征,并探讨了Pb与Cd在产地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总体上小白菜可食部分对Pb和Cd的富集,在两种土壤类型下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和对照相比,两种土壤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8.31和9.49倍,Cd的最高含量分别提高了15.4和10.04倍。同一处理水平下,水稻土中的Pb和Cd比潮土中的更易被植物富集。水稻土中小白菜可食部分Pb含量是潮土中的2.54倍,Cd含量则是潮土中的1.92倍。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的种植小白菜的水稻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36.54 mg?kg-1和0.30 mg?kg-1,低于或等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潮土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 110.21 mg?kg-1 和1.09 mg?kg-1,均高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  相似文献   

3.
有机物料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2):70-76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效果,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和生物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有机物料(秸秆、猪粪、泥炭和木质素)对石灰性潮土和酸性红壤、黄棕壤pH的动态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秸秆后,土壤培养试验和油麦菜盆栽试验中潮土pH降低,红壤pH增加,但秸秆对潮土pH的降低作用及对红壤pH的增加作用均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在樱桃萝卜及小麦盆栽试验中,秸秆对潮土和黄棕壤pH影响不显著。秸秆增加第一茬萝卜试验中红壤pH,降低第二茬试验中红壤pH。施用猪粪、泥炭和木质素后,土壤pH随时间变化不显著。施用猪粪后,潮土pH降低,红壤和黄棕壤的pH增加。泥炭可降低潮土和黄棕壤的pH,对红壤pH影响不显著。在樱桃萝卜盆栽试验中,施用木质素后潮土pH降低,第一茬试验中红壤pH升高,第二茬试验中红壤pH变化不显著。因此,只有施用猪粪降低潮土pH、增加酸性土壤(红壤和黄棕壤)pH,对土壤pH具有一定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旱地花生不同土壤类型植株氮素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条件下,以砂姜黑土和棕壤为对象,研究了花生生育期内植株氮素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土壤类型花生植株根、茎、叶中氮积累量出苗期都处于较低水平,二者差异不大;出苗后50d到成熟期,砂姜黑土花生根、茎、叶中氮积累量显著高于棕壤.两种土壤类型花生整株氮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成熟期砂姜黑土整株氮积累量比棕壤分别高55%,子仁中氮积累量高70%.花生荚果中氮积累主要来源于根系吸收,占57.4%~66.0%,来自茎叶转移的占34.0%~42.5%;砂姜黑土花生茎、叶中氮转移到荚果的绝对量大于棕壤,但其所占荚果氮积累比例小于棕壤.进一步提高花生营养体氮素转化率是砂姜黑土花生高效施氮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土壤条件下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Egypt1和津强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黑土、潮土2种土壤类型和不追肥、拔节期追氮肥、挑旗期追氮肥3种肥料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 在2种土壤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和各蛋白质组分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除球蛋白产量外,土壤处理间均差异显著。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黑土和潮土配合追施氮肥都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炭和枯草芽孢杆菌对Cd污染土壤中大花萱草生长和土壤修复的影响。研究设置了四个处理组:(1)对照组(CK),不添加任何改良剂;(2)生物炭组(B),土壤添加3%生物炭;(3)枯草芽孢杆菌组(BS),土壤添加4×109CFU/kg土壤的枯草芽孢杆菌悬液;(4)生物炭+枯草芽孢杆菌组(B+BS),土壤同时添加3%生物炭和4×109CFU/kg土壤的枯草芽孢杆菌悬液。分别测定了各组大花萱草的农艺性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生理指标、土壤p H、大花萱草中Cd含量以及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B组和BS组,B+BS组的大花萱草株高、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与B组和BS组比较,B+BS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增加(P<0.05)。相较于B组和BS组,B+BS组的大花萱草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而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B组和BS组比较,B+BS组的土壤p H值显著增加(P<0.05)。与B组和BS组比较,B+BS组...  相似文献   

7.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铅镉的浸提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005mol/LDTPA-TEA,Mehlich3(M3),1mol/LNH4OAC作为浸提剂,研究了不同浸提剂对根际与非根际潮褐土有效态Pb、Cd的浸提效果,从浸提剂的提取率、提取量与作物体内Pb、Cd积累量间的相关性方面进行比较和筛选。结果表明:无论Pb还是Cd,在供试根际、非根际土壤上其有效性均存在显著差异;3种浸提剂对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效态Pb、Cd的提取率结果均为M3〉DTPA-TEA〉NH4OAC;对有效Cd,3种浸提剂提取量与作物Cd积累量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对于有效Pb,DTPA提取结果与作物积累量相关性最佳。因此,认为DTPA是最适合供试土壤有效性Pb、Cd提取的浸提剂。  相似文献   

8.
秸秆生物炭对潮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生物炭施用对华北潮土农田土壤改良及小麦增产的效果,自2011年开始,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典型潮土农田通过设置0(BC0),2.25(BC2.25),6.75(BC6.75),11.25 t/hm2(BC11.25)4个秸秆生物炭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小麦籽粒产量、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施用生物炭对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土壤硝态氮、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连续施用生物炭9季后,与BCO相比,BC2.25、BC6.75、BC11.25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加24.5%,8.8%,9.1%(P0.05),小麦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8.8%,8.1%和6.1%。而且,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总孔隙度逐渐增加,容重逐渐降低,与对照相比,BC6.75和BC11.25处理土壤总孔隙度分别显著增加14.1%和26.0%(P0.05),含水量增加34.4%和42.2%,容重降低10.7%和19.6%。此外,生物炭长期施用BC6.75和BC11.25处理土壤硝态氮、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第9季BC6.75处理土壤耕层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128.7%,BC6.75和BC11.25处理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27.9%和179.6%(P0.05),全氮含量增加25.4%和30.5%,但BC6.75和BC11.25处理籽粒产量在第9季显著低于BC2.25处理。综上所述,生物炭长期连续施用能够起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提高耕层硝态氮、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作用。从秸秆资源良性循环发展角度来看,研究地区适宜秸秆生物炭用量为2.25 t/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土壤条件下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盆栽试验,以津强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研究。试验设黑土(A1)、潮土(A2)、红土(A3)3种土壤和不追肥(B1,对照)、拔节期追锌肥(B2)2个处理。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条件下,子粒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红土,土壤处理间差异显著。追施锌肥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穗长、穗粒数、千粒重。黑土结合追锌处理,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合。小麦子粒蛋白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红土,土壤处理间差异显著。追施锌肥的小麦子粒蛋白产量显著高于不追施锌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循环曝气地下灌溉可以改善灌溉造成的根区缺氧状况,为作物生产潜力的发挥提供了可能。为阐明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用性,选择河南省郑州潮土、洛阳红粘土、南阳黄褐土、商丘两合土4种典型土壤,以冬小麦为指示作物,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小麦的耗水特性、作物生理指标及产量对循环曝气地下滴灌的响应。结果表明,4种土壤曝气处理耗水量均高于普通地下滴灌处理(对照处理)。与对照相比,郑州潮土、商丘两合土曝气处理气孔阻力下降了66.72%和61.47%,达到显著性差性水平(P≤0.05),洛阳红粘土和南阳黄褐土气孔阻力差异不显著(P>0.05)。洛阳红粘土曝气处理产量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2.61%(P≤0.05),千粒重增加了12.23%(P≤0.05),而南阳黄褐土、商丘两合土和郑州潮土曝气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考虑,循环曝气地下滴灌技术在洛阳红粘土上对冬小麦有显著性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土壤硼镉交互作用对花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岩溶区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不能忽视岩溶区的土壤低硼高镉问题。此文设计了二因素四水平[硼:0(空白)、0.25(低)、0.5(中)、1 mg/kg(高),镉:0(空白)、1(低)、5(中)、10 mg/kg(高)]完全控制的花生盆栽试验,通过硼镉交互作用效应和硼对镉作用类型分析等方法,主要探讨添加硼对不同镉条件下花生生物量、镉含量、含油率和酚类物质含量的作用。结果标明:(1)硼镉交互作用效应,对仁产量(低镉)、镉含量和含油率以刺激作用为主;对仁产量(中高镉)和酚类物质含量以抑制作用为主。(2)硼对镉作用类型,对仁干重(高镉),非食用部分(低中镉)和食用部分(低镉)镉含量主要为协同作用;对仁干重(低镉),总鲜重(高镉),非食用部分(高镉)和食用部分(中高镉)镉含量,含油率(低高镉)和酚类物质含量(低硼低镉处理外)主要为拮抗作用。(3)高镉浓度,花生整体水分含量增加。科学施肥、种植和耕作,添加0.25 mg/kg硼,可降低仁镉含量,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同时,利用花生进行植物修复,岩溶土壤低硼高镉问题也可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程度污染农田苎麻吸收积累镉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4个主要的苎麻栽培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安化和株洲镉污染农田研究这些品种的生长情况以及各器官镉含量。结果表明,安化和株洲试点苎麻平均产量分别为2501和2148 kg/hm2.a。苎麻各品种皮中的镉含量显著高于骨和叶。两个试点平均地上部镉含量分别为21.05和7.75 mg/kg,品种间地上部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地上部镉含量与土壤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品种富集系数均大于1。中苎1号产量和地上部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在镉污染农田种植耐性强、高积累的苎麻品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土壤盆栽方法研究了镁施用水平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60mg/kg镁肥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种植生长,籽粒、茎秆和根部中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以及籽粒产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镁肥施用量为60mg/kg土时,种植在褐土性土、栗褐土和潮褐土土壤上的大豆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5.53%、11.48%和15.52%。当镁肥施用量增加到180mg/kg土时,潮土的大豆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9.83%,而其它两种土壤大豆籽粒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从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施用镁肥的响应来看,潮土表现好于栗褐土和褐土性土。本研究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适当的镁肥对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不同品种植株重金属As和Hg的富集与转运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8个主栽花生品种为试材对花生植株不同器官中重金属As和Hg元素的吸收、富集与转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花生品种植株根系、茎叶中As和Hg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籽仁中As含量和果壳中Hg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果壳中As和籽仁中Hg含量差异不显著。花生植株根系As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和果壳,籽仁中的含量最低;花生植株根系Hg含量最高,其次为果壳和茎叶,籽仁中的含量最低。不同花生品种植株根系、茎叶、籽仁和果壳中As和Hg的富集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植株中的As和Hg主要富集于茎叶中,其次为果壳,根系和籽仁中富集量较低。不同花生品种茎叶和籽仁中的As转运量系数差异显著,果壳中的差异不显著;花生根系吸收的As转运到茎叶中最多,其次为果壳中,转运到籽仁中最少。不同花生品种茎叶、籽仁和果壳中的Hg转运量系数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花生根系吸收的Hg主要转运到植株茎叶中,籽仁和果壳中很少。花生对As和Hg的富集量和转运能力差异是造成花生籽仁含量高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改良剂对污灌区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春玉米为材料,研究7种改良剂的添加对春玉米籽粒及土壤中镉(Cd)、砷(As)和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硫磺和酵素菌处理的土壤,玉米籽粒Cd、As含量显著增加(P<0.05),∑PAHs含量增加效果不显著;经过生石灰、钠质膨润土、腐植酸和硅藻土处理的土壤,玉米籽粒Cd、As显著降低(P<0.05),∑PAHs含量降低效果不显著;而CXEM菌剂的添加对玉米籽粒As、Cd含量的抑制不显著,但对∑PAHs含量抑制效果明显(P<0.05)。不同改良剂对土壤中Cd、As含量普遍影响不大,但在CXEM菌剂作用下,土壤∑PAHs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7.8%(P<0.05)。因此,不同改良剂对玉米籽粒及土壤中Cd、As、∑PAHs含量的影响,主要与土壤改良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改良剂对玉米籽粒及土壤中Cd、As和∑PAHs含量的影响,主要与土壤改良剂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鲁东出口区花生Cd污染状况.2004年开展了青岛产区花生田及其产品Cd污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花生产区土壤Cd含量范围为0.0451-0.202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环境标准,没有受到污染;花生籽仁Cd含量范围为0.0374-0.2667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花生卫生标准,超标样点数占样点总数的96.4%.超标范围为7.8%-433.4%.受到严重的Cd污染。结果同时显示,花生籽仁Cd污染程度与土壤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摸清青岛花生产区Cd污染源及其与籽仁Cd含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青岛花生Cd污染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鲁东出口区花生Cd污染状况,2004年开展了青岛产区花生田及其产品Cd污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花生产区土壤Cd含量范围为0.0451~0.202 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环境标准,没有受到污染;花生籽仁Cd含量范围为0.0374~0.2667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花生卫生标准,超标样点数占样点总数的96.4%,超标范围为7.8%~433.4%,受到严重的Cd污染。结果同时显示,花生籽仁Cd污染程度与土壤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摸清青岛花生产区Cd污染源及其与籽仁Cd含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青岛花生Cd污染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碳、氮生物量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差异特征,揭示不同森林类型对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氮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研究了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樟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碳氮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1)樟树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中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为樟树林>混交林>马尾松林,均呈显著差异(P<0.05);(2)林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比例有显著的影响。各类土壤微生物比例特征为:细菌为樟树林>马尾松林>混交林,真菌为混交林>马尾松>樟树林,放线菌为混交林>马尾松>樟树林;(3)3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特征为马尾松林>混交林>樟树林,其平均含量分别为543.01、421.48、370.95 mg/kg;微生物生物量氮特征则为:樟树林>马尾松林>混交林,平均含量分别为37.28 mg/kg、23.20 mg/kg、15.12 mg/kg。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线性相关,与土壤水分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某电镀厂附近土壤铬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某电镀厂附近地下水、土壤重金属铬污染状况和植物吸收与富集重金属铬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电镀厂附近地下水和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铬污染,土壤中铬含量与地下水六价铬浓度成明显的正相关(R2=0.990 4);同种植物在不同环境下重金属铬含量具有明显差别,随土壤中铬含量的增加,植物中重金属铬的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小蓬草表现出较高的铬富集能力,根部铬富集系数达到0.584 8~0.831 5,地上部铬富集系数0.260 4~0.451 4;蟋蟀草和地黄对重金属铬有较强的从根部向地上部迁移的能力,地上部铬迁移系数分别达到1.618 5~2.712 0和1.3556~1.899 1。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不同种类蔬菜与土壤镉污染相关性及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保障中国南方蔬菜质量安全,避免重金属Cd污染,并为指导其进行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常见的4类蔬菜,叶菜类(小白菜)、根茎类(胡萝卜)、茄果类(辣椒)、豆类(豇豆)为材料,采用广东省典型地区不同浓度Cd污染的原位土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盆栽条件下不同种类蔬菜对Cd的吸收差异,及其与土壤Cd总量及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并通过拟合方程确定安全种植不同种类蔬菜的土壤Cd污染阈值。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4种蔬菜中的Cd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同一Cd污染浓度下不同种类蔬菜对Cd吸收程度不同,富集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胡萝卜>小白菜>辣椒>豇豆;(3)土壤Cd总量与有效态都与蔬菜中Cd相关性显著,有效态Cd相关性更好;(4)模拟得出种植小白菜、辣椒、豇豆、胡萝卜的土壤中Cd总量的阈值分别为:0.8995、1.8936、119.6875、1.0779 mg/kg,土壤中有效态Cd的阈值分别为:0.5004、0.7069、58.87、0.065 mg/kg,大小顺序均为豇豆>辣椒>胡萝卜>小白菜,均高于现行土壤限量标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