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盐(NaCl)胁迫(CK、0.1%、0.3%、0.5%、0.7%、1.0%)处理盆土,以探究NaCl胁迫对土壤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土壤氮(N)、有机质含量总体变化不明显;土壤磷(P)、有机磷、交换性钙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钾(K)、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土壤pH值、水解氮等则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陈叶  席江彤  罗光宏 《种子》2016,(3):33-36
以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幼苗为实验材料,设置0(ck)、0.1%、0.2%、0.3%、0.4%、0.5%、0.6%共7个盐分梯度,研究NaCl胁迫对琉璃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对琉璃苣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当浓度大于0.2%时,随着NaCl处理浓度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盐害率逐渐增大;随着NaCl处理浓度增大,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电导率和MDA增加;游离脯氨酸在盐浓度为0.1%~0.5%时呈上升趋势,盐浓度高于0.5%时,呈下降趋势.表明琉璃苣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具有向盐碱地引种驯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胡卢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卢巴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胡卢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1.0%时达到峰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0.5%时达到峰值。在0.5%的NaCl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使MDA含量减少并控制在较稳定的阶段。可见,盐胁迫下胡卢幼苗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减缓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竹种子及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毛竹种予发芽势、发芽率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低浓度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毛竹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伤害逐渐加重;叶片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八棱海棠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八棱海棠的耐盐特性,为其在盐碱地区的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砂基培养法,研究八棱海棠幼苗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生长量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八棱海棠的株高、茎粗、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呈减少趋势;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变化平缓。通过对外观形态的观测以及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推断出八棱海棠的耐盐阈值、存活阈值为0.6%。  相似文献   

6.
小麦杂交品种衡9966苗期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杂交品种衡9966及其亲本良星99和良星66、济麦22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盐胁迫浓度为0、0.3%、0.5%、1.0% NaCl对幼苗进行处理,15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个小麦品种整株鲜重呈逐步下降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3%、0.5% NaCl浓度下上升,1.0% NaCl浓度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大逐步升高;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增大,但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衡9966耐盐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及Na~+、K~+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燕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NaCl与Na_2SO_4摩尔浓度1∶1的混盐按土壤含盐量配成0(CK),0.2%,0.3%,0.4%,0.5%,0.6%,0.7%,0.8% 8个盐浓度梯度,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和Na+、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且随生育时期的推进,不同盐分胁迫间的质膜相对透性差量也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基本呈递增趋势,盐浓度0.4%时值略有降低;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N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盐胁迫增加时根吸收的Na~+逐渐向茎、叶中转移;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根中K+含量各生育时期差量很小且含量很低,苗期各器官中差量较大,叶中K~+含量是根中的4.24倍,是茎中的1.80倍;成熟收获期,不同盐胁迫下,燕麦根中的Na~+和K~+各项指标均低于地上部位,根和地上部位Na~+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8.
氯化钠和碳酸钠对芦笋的胁迫效应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一年生芦笋幼苗用0、0.1、0.2、0.3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处理,检测芦笋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盐胁迫下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碱性盐Na2CO3胁迫使MDA含量急剧上升,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显著,表明碱性盐Na2CO3对芦笋破坏较中性盐NaCl严重。两种盐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上表现为碱性盐Na2CO3处理使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显著,中性盐NaCl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明显,说明芦笋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对盐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两种旱生花卉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盆栽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和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 Moench.)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这两种旱生花卉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期间,叶片的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在水分胁迫初期增加,然而在后期却减少;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则变化复杂。同时表明,松果菊比德国鸢尾反应敏感,说明德国鸢尾比松果菊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下盐松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国外引进的盐松种子的耐盐发芽特性,用0%、0.25%、0.5%、0.75%、1%和1.25%6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9个种源盐松种子进行处理,同时以国内樟子松种子作对照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各种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种源种子的萌发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引种盐松种子的耐盐能力优于国内樟子松.聚类分析表明:耐盐能力最好的种源是754、N 8和17245.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悬铃木幼苗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了解悬铃木抗盐性的生理机理,对筛选抗性强的悬铃木树种具有重大意义。以分别采自山东淄博种源三球悬铃木、河南巩义种源二球悬铃木、上海松江种源一球悬铃木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其在盐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0.6%下植株叶片中的生理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指数Fo、Fm、Fv/Fm、qp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NaCl胁迫下,3种悬铃木幼苗植株内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3种幼苗增幅不同,三球增幅最大,一球增幅远远小于其他。(2)在对照时,3种悬铃木幼苗植株内SOD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3种悬铃木幼苗SOD含量均上升且三球上升幅度最大,一球最小。(3)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3种悬铃木幼苗Fo均增加,Fm、Fv/Fm、qp呈下降趋势,且三球变化幅度最大,二球次之,一球最小。综合各项指标,3种悬铃木幼苗的耐盐性强弱依次是:三球<二球<一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种类盐胁迫对马蔺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总质量浓度为0.3%的NaCl、NaHCO3单盐溶液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盐溶液胁迫对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幼苗生长量、地上部干鲜重比值、地下部干鲜重比值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0.3%NaCl溶液对叶数和株高增长量的影响最小,其次为3种混合盐溶液,各处理在第14天时株高增幅达到最大。经0.3%NaHCO3处理后的幼苗地上部干鲜重的比值为空白对照的2.17倍,地下部干鲜重则为空白对照的56.61%,随着混合溶液中NaHCO3浓度的上升,地上部干鲜重比值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地下部干鲜重比值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经35天处理后,0.3%NaHCO3胁迫的马蔺幼苗根系总长、根系表面积较对照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39.73%、26.08%,而各处理间的根系体积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0.3%NaHCO3溶液对马蔺幼苗的胁迫作用最强,2种单盐对根系的胁迫作用强于混合盐胁迫,而0.3%NaCl溶液对生长量的胁迫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野生大豆幼苗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NaCl胁迫对野大豆幼苗生长发育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0、0.2%、0.4%、0.6%和0.8%NaCl处理野大豆幼苗,分析不同胁迫条件下,野生大豆幼苗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野生大豆幼苗在0.2%NaCl胁迫下能保持稳定生长且Fv/Fm升高;0.4%~0.8%NaCl胁迫显著抑制幼苗的生长与光合作用;NPQ随NaCl胁迫浓度升高先下降后升高,Fv/Fm随盐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随着光照的增强,各处理组的ФPSⅡ、qP呈下降趋势,ETR呈上升趋势;0~200 μmol/(m2·s)光照强度下,0.2%NaCl胁迫处理组的ФPSⅡ高于对照。0.4%NaCl可能是其生长发育、生理及光合的临界盐浓度。低光条件下低浓度NaCl胁迫(0.2%NaCl)对植株的ФPSⅡ有促进作用,而强光条件下NaCl胁迫对野生大豆植株的损害加剧。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罗布麻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婧雯  邬燕  刘志华 《作物杂志》2018,34(4):167-313
以引种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场的巴盟(巴彦淖尔盟)、包头、通辽地区的栽培罗布麻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0(CK)、100、200、300、400mmol/L NaCl 5个盐浓度胁迫对罗布麻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其耐盐性,并采用盐害指数、盐害级别与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0~400mmol/L NaCl范围内,巴盟、包头、通辽地区罗布麻种子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而3个地区材料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发现,NaCl浓度低于200mmol/L时,对罗布麻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采用盐害指数、盐害级别和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3个地区罗布麻种子萌发过程的抗盐性强弱进行评估,抗盐性大小表现为:巴盟罗布麻>包头罗布麻>通辽罗布麻。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柽柳和白刺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耐盐植物以便在盐碱地推广种植,以2 年生的白刺和柽柳为试验材料,设定NaCl 溶液浓度梯度为0(CK)、100(Y1)、200(Y2)、400(Y3)、600(Y4) mmol/L,研究盐胁迫下对白刺和柽柳的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柽柳与白刺在盐胁迫下的日平均光合速率(Pn)变化趋势与非盐胁迫情况下基本相同;(2)白剌的光合能力强于柽柳;(3)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白刺的日平均光合速率(Pn)和羧化效率(CE)的降低速率比柽柳快;柽柳在盐胁迫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比非盐胁迫下高,但白刺仅在Y1和Y2 处理下较对照高,并且柽柳的水分利用率始终大于白刺;(4)柽柳从Y3 处理开始出现盐胁迫造成的非气孔限制,白刺从Y1 处理就开始出现盐胁迫造成的非气孔限制。综上所述,说明柽柳的耐盐能力强于白刺,更适合在研究区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下常春藤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给优化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不同常春藤品种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寻逆境条件下常春藤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常春藤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升高的趋势;气孔孔径长度表现为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分别表现为上升和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现了分化,在轻度胁迫(10% PEG)条件下,表现为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的趋势,在重度胁迫(30% PEG)条件下,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和下降2种趋势。在供试的10个常春藤品种中,‘蝴蝶叶’和‘白尖刺叶’在多项指标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花药培养在小麦耐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瑞堂  高书国 《作物学报》1995,21(2):230-234
在小麦花药培养中,采用加入一定浓度NaCl(0.1%、0.3%、0.5%)的筛选培养基,用恒定浓度筛选法和逐渐增加浓度筛选法,可筛选出耐盐变异体,获得耐盐花培株系。两种筛选方法比较,逐渐增加浓度筛选法可以明显提高筛选效率。经5个有性世代的鉴定表明,耐盐变异体的耐盐特性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经筛选的花培株系中,耐盐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的株系比例约占1/4。在育种实践中,经多点试验鉴定,已选育出一批有实用价  相似文献   

18.
摘要: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 %、0.3 %、0.5 %、0.7 %、0.9 %、1.1%、1.3%、1.4%和1.5%九个盐浓度梯度,对奇台红豆草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根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研究盐胁迫对红豆草的影响。试验数据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红豆草的发芽率逐渐降低,根长逐渐缩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盐浓度在1.4%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达到最高。关键词:红豆草;盐胁迫;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