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200只雏鸡根据不同的处理分成四组:对照组、淫羊藿-蜂胶合剂组,MD疫苗组和疫苗-合剂组,并在11日龄时全部用MD强毒攻击。于4、11,26、41和56H龄时采血样,测定各自的RBC-CR,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同时统计各组的MD发病率。结果:MD发病率,对照组>合剂组>疫苗组>疫苗-合剂组,分别为:76%、60%、54%和34%。疫苗-合剂组MD发病率极显著地低于其他组(P<0.005);RBC-CR_1花环率,接种MDV后,疫苗-合剂组迅速增加,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8.0%左右),其他组均是下降以后再缓慢回升,与RBC-IC花环率呈反向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淫羊藿-蜂胶合剂有明显增强感染MDV后鸡RBC-CR_1活性和降低MD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粮添加免疫生长促进剂C96对雏鸡若干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20只1日龄AA商品健康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初步观察了日粮添加免疫生长促进剂C96对血液中红细胞总数(RBC)、比容(PCV)、血红蛋白含量(Hb)、网织红细胞比例(RCC)、白细胞总数(WBC)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雏鸡在15d时,日粮添加C96为11mg/kg,饲料的C96组和疫苗-C96组,与对照组和疫苗组比较,RBC和Hb增高,WBC显著下降,RCC降低,PCV无明显规律性变化;30d和45d时,添加C96组和疫苗-C96组的RBC、Hb和PCV,与对照组和疫苗组基本相近,WBC和RCC均比对照组和疫苗组低或明显低。但30d时疫苗组的WBC比对照组高。整个试验期,RBC、WBC和PCV随日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RCC呈波动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IBD血清Ⅰ型商品弱毒疫苗Bursa-Vac,Univax BD和中国广东的亚型弱毒疫苗CN903,CS904混合组成的弱毒疫苗,免疫剂量为1000TCID50,对12日龄无IBD血清中和抗体或≤1:8的试验鸡,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7天,能够产生90-100%的保护作用。IBD混和弱毒疫苗保存在34-37℃1周,4-10℃4周和-25℃12个月,疫苗的免疫保护率仍达100%。对5个品种的  相似文献   

4.
香菇多糖对vAMV感染雏鸡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日龄肉用AA雏鸡人工感染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的发病率达86.7%,病死率为70.0%,与健康雏鸡相比,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及性腺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活性于9日龄时明显升高(P〈0.01),于16日龄后则显著降低(P〈0.05,P〈0.01)而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SOD)和锌超氧化物歧  相似文献   

5.
雏鸡在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陈龙 《畜牧兽医学报》1998,29(3):280-284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以IBDV攻毒前1天到攻毒后头5天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和免疫攻毒鸡(B组)RBC-CR1花环率降低或显著降低,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没有类似变化,高于B组,明显高于A组,以后A和B组逐渐回升到攻毒前水平。A和B组RBC-IC花环率在IBDV攻毒后第5天明显降低,均显著低于C组水平,以后A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变动,B组即逐渐回升,三组比较,A组仍低于C组,同时也低于B组。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本场怀孕母猪70头,均匀分成A、B、C和D组、A组母猪所产仔猪为MM工程苗注射组,B组仔猪为MM工程苗口服组,C组仔猪为自制大肠杆菌灭能苗注射,D组为对照组、不微任何处理。结果A、B、C和D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分别为23.4%、32.7%、8.9%和74.0%。  相似文献   

7.
用细胞“交叉分离法”,使MB43及两个地方株(SX90、NX90)胚毒在RK13细胞上培养获得成功。两株细胞毒(B87、D78)也能适应于RK43细胞培养,在传至4代时,测得各株毒毒价TCID50均在10^-5以上,将MB43、SX90、B87、D78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多价细胞苗,经口腔中饮水免疫14日龄雏鸡,间隔一定的时间后,琼扩阳性率达90%以上,保护率为100%,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无不良反  相似文献   

8.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示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幽会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  相似文献   

9.
试验组雏鸡在11-20日龄分别投给治疗量的痢特灵、喹乙醇、庆大霉素、敌菌净、鸡宝20和中草药。在15日龄免疫接种新城疫LaSota弱毒苗。该批试验鸡在43日龄时突然暴发IBD,症状典型,死亡率高。统计发现各用药组雏鸡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敌菌净最为显著,比空白对照组低23.44%。  相似文献   

10.
对1日龄SPF鸡分别腹腔接种3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REV-T,DIA和C48株,测得试验鸡红细胞补体(C3b)受体花环率自接种后11d起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从接种后25d起(32d除外),又显著高于对照组。接种不同REV毒株的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的变化程度不一致,表明不同毒株引起的免疫抑制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青海细毛羊红细胞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10只青海细毛羊的红细胞乳酸脱氢酶(RBC-LDH)同工酶酶谱及其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海细毛羊RBC-LDH同工酶总共有12条区带;第1条区带“1-A”的电泳迁移率为55.5%,第12条区带“11”的电泳迁移率为95.0%;RBC-LDH有两种电泳表型,108只羊为I型,占98.2%,2只羊为Ⅱ型,占1.8%;RBC-LDH1型尚可区分为两个亚型:I-BB型和  相似文献   

12.
在1日龄和3周龄鸡的脾粘着(CSA)细胞中,检测到了被正常鸡血清(NCS)中和过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感染性,有3周龄鸡的(CSA)细胞中,检测到了被母源抗体(MN-Ab)中和过的IBDV的感染性。此外,发现1日龄鸡制备的CSA细胞含有补体受体(CR),1周龄鸡制备的CSA细胞既含有CR又有Fc受体(FcR)。然而,即使CSA细胞上的FcR被热凝集NCS(56℃,60分钟)阻断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荷兰农业部提供的鸡马立克氏病(MD)CVI988/Rispens Ⅰ型致弱种毒, 在农业部批准的符合GMP 要求的生产车间研制出鸡马立克氏病CVI988/Rispens 疫苗。将按国际标准检验合格的三批疫苗及进口商品CVI988/Rispens 疫苗接种1 日龄SPF 雏鸡, 于7 日龄经腹腔攻击鸡马立克氏病强毒(北京- 1 株) 血毒, 全部鸡只隔离饲养观察至60 日龄并作全群剖检。经测定: 非免疫攻毒组100% 发病,健康对照组全部阴性, 三批国产CVI988/Rispens 疫苗保护指数分别为90-0, 90-0, 93-3 , 进口商品苗保护率为93-3 。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CVI988/Rispens疫苗均能提供对MD 较高的免疫保护力, 国产疫苗的保护效果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C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0、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TBDV、ILT  相似文献   

15.
实验用MD三价疫苗和HVT疫苗分别接种1日龄雏鸡,以未接种雏鸡为对照,15日龄用MD强毒攻击,攻毒后5、25、45、75日检测其免疫保护指数,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IL-2R表达及增殖功能、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中T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细胞数量及IgG,IgM,IgA含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淫羊藿-蜂胶合剂对鸡红细胞CR_1增强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蜂胶合剂与鸡红细胞在体外进行孵育,然后测其红细胞补体I型受体(CR1)的活性,以判定淫羊霍-蜂胶合剂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经20%、10%和5%的淫羊藿-蜂胶合剂处理后的鸡红细胞CR1花环率(CR1-R)分别为:38.9%、22.0%和9.0%,面对照组鸡红细胞CR1-R是9.3%。此结果表明:淫羊藿-蜂胶合剂具有明显的增高红细胞CR1活性作用,并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四种不同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没乳剂组织灭活苗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地21日龄地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一种监测鸡群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早期感染的微量PCR方法,根据血清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基因组BamHI-L片段的核酸序列设计了1对寡核苷酸引物,用含0.3UTaq酶的10μL反应体系分别扩增了MDV1型(京-1株、MD11/75c株)、MDV2型(SB-1株)和HVT(FC-126株)的核酸,并用京-1株感染细胞DNA作了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引物对MDV1型病毒特异,京-1株和MD11/75c株都扩增到425bp的核酸条带,而SB-1株、FC-126株和正常CEF细胞的DNA都没有得到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微量PCR能够检测到0.1pg的京-1株感染细胞DNA;对京-1株感染鸡,在接种后第5天就能在血液细胞中检测到MDVDNA。微量PCR可望成为监测鸡群MDV早期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蜂胶合剂与鸡红细胞在体外进行孵育,然后测其红细胞补体I型受体(CR1)的活性,以判定淫羊霍-蜂胶合剂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经20%、10%和5%的淫羊藿-蜂胶合剂处理后的鸡红细胞CR1花环率(CR1-R)分别为:38.9%、22.0%和9.0%,面对照组鸡红细胞CR1-R是9.3%。此结果表明:淫羊藿-蜂胶合剂具有明显的增高红细胞CR1活性作用,并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不同疫苗(A组:IBDB87株疫苗常规免疫;B组:IBD组织灭活苗;C组:IBD双价苗;D组:IBD三价油苗;E组:IBD中间型毒株疫苗;F组:非免疫对照)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各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以B组免疫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E组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损害严重;C、D两组免疫效果相近,C组成本低,D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A组的免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