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WGA-HRP注入75~90日龄鸡肾上腺内,追踪支配鸡肾上腺传出神经元的胞体。结果显示,鸡肾上腺接受交感性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支配,以节后神经元支配占主导;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也支配鸡肾上腺,但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将WGA-HRP注入75~90日龄鸡肾上腺内,追踪支配鸡肾上腺传出神经元的胞体,结果显示:鸡肾上腺接受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支配,以节后神经元支配占主导;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也支配鸡肾上腺,并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鸡盲肠传出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100~150mL/L HRP水溶液注入成年母鸡左侧盲肠的浆膜下,研究鸡盲肠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支配盲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3-LS1交感干神经节(占64.7%),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少数位于肾上腺神经节(占17.8%)和内脏神经节(占17.5%);在肠神经内有大量标记细胞;在延脑迷走神经核中未出现标记的神经元;在盆神经内未看到被标记的支配盲肠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为了找出支配鸡胆囊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分布规律,选用体重1.5 kg~2.5 kg的成年母鸡6只,将CT-HRP溶液注入胆囊壁,动物存活3 d~4 d后,经左心室灌流固定,取内脏神经节、肾上腺神经节以及双侧胸、腰和荐段交感干神经节,制成50 μm的连续冰冻切片,TMB法呈色反应,置明视野显微镜下观片统计.结果发现,支配鸡胆囊的交感传出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脏神经节(占41.1%)、肾上腺神经节(占40.5%)和T2~T7交感干神经节(占18.4%),在交感干神经节中标记细胞的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所有的标记细胞以位于右侧的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母鸡输卵管子宫部副交感节后神经元支配的逆行追踪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CB-HRP溶液注入鸡输卵管子宫部浆膜下,取泄殖腔神经节和双侧阻部内神经以及肠神经直肠段,制成50μm厚度的边疆冰冻切片,TMB反应,明视野观察。结果发现:鸡输卵管子宫部受泄殖腔神经节和双侧阻部内神经节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支配;双侧阴部内神经节的标记细胞无显著差异;说明尽管母鸡输卵管子宫部是单侧发育器官,但其受双侧阴部内神经的融交感节后神经元的支配。鸡输卵管子宫部还受肠神经的节后神经元的支配。另外本实验对汇殖腔神经节、阴部内神经及肠神经直肠段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  相似文献   

6.
用霍乱毒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法对鸡胰腺的交感传出神经元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胰腺的交感传出神经元位于双侧的肾上腺神经节、内脏神经节和T3-T7交感干神经节,在交感干神经节中集中分布节段在T5交感干神经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支配鸡肝的交感传出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将CT—HRP溶液注入鸡肝门周围区,动物存活3~4d后,经左心室灌流固定,取内脏神经节、肾上腺神经节及双侧胸、腰和荐段交感干神经节,制成50μm厚的连续冰冻切片,TMB法呈色反应,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结果发现,支配鸡肝的交感传出神经元胞体位于内脏神经节(占41.9%)、肾上腺神经节(占41.7%)和T2~T7交感干神经节(占16.4%)。在交感干神经节中,标记细胞的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  相似文献   

8.
将CB-HRP溶液注入环颈雉泄殖腔的一侧壁内,逆行追踪其传出神经元,实验结果表明:①标记的节后神经元出现于双侧S4-S9交感干神经节内,左右侧泄殖腔神经节内,以注射侧为主。②标记的节前神经元分别出现于T6-L3髓节和S3-S8髓节内,但以同侧为主。  相似文献   

9.
肠神经对鸡输卵管支配的逆行追踪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HRP和CB—HRP逆行追踪支配鸡输卵管神经元在肠神经内的分布和形态特点,以探察鸡肠神经在体内的支配范围以及肠神经时生殖系统的可能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肠神经内出现大量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这些神经元大多数为小型多极神经元,少数是双极神经元。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肠神经节内,节间束也见个别分布。这就从形态上证实,肠神经支配并调节鸡的生殖活动。本研究还比较了HRP和CB—HRP2种示踪物在标记神经元时的敏感性和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探索鸡肠神经内胆碱乙酰转换酶(ChAc)和多巴胺羟化酶(DβH)神经元的形态及其分布。结果显示,肠神经内含有52%的ChAc神经元和36%的DβH神经元,2种神经元胞体或为多突起的多边形,或为一端有长突起的椭圆形,它们分布于神经内的神经纤维之间。DβH神经元在节间束也有个别分布。部分神经纤维呈ChAc或DβH阳性。这表明鸡肠神经系混合神经,既含副交感节后神经元,也含交感节后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肾俞穴,后三里穴与子宫相关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支配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在腰1(L1)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2.6%,表明L1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支分布于肾俞穴和子宫,提示子宫与肾俞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还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相联系;在胸12~荐3(T12~S3)交感神经节出现大量分别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标记细胞,这两种细胞紧密相邻,提示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之间,可能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上述结果为穴位-内脏相关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染质溶解法、HRP法,对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置即交感节前神经元定位和交感神经的外周神经元即交感节后神经元定位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胸腰段脊髓中间带区的不同核团内,支配不同器管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有一定的分布节段;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外周植物性神经节内,如交感干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支配不同器官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在不同交感干神经节内有一定的分布节段。  相似文献   

13.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对鸡盲肠传入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法研究鸡盲肠感觉神经元的定位。结果表明,被标记的支配盲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位于T2-LS1和LS8-LS12脊神经节,峰值位于T5,T6,LS9和LS10脊神经节;在颈静脉神经节,结状神经节和脊髓内未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4.
选用成年马5匹,用HRP法研究了马盲肠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被标记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腹腔肠系膜神经节内,同时马的后肠系膜神经节和T_(6~16)、L_(1~6)交感于上的椎旁神经节也都含有标记细胞,这与传统的观点不同,说明支配马盲肠交感神经的来源相当广泛。标记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以中、小型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用体重1.0-2.5kg的成年母鸡9只,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别注入腺胃和肌胃,2-4d后,经心室灌流固定,取双侧颈、胸、腰段交感于神经节,内脏神经节、肾上腺神经节和腹腔神经节,制成50μ厚的连续冰冻切片,四甲基联苯胺法反应呈色,明视野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腺胃的交感节后神经元标记细胞主要位于交感干神经节的内脏神经节次之,肾上腺神经节又次之,位于腹腔神经节的最少。  相似文献   

16.
用霍乱毒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T—HRP)逆行追踪法对鸡胰腺的交感传入神经元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支配鸡胰腺的交感传入神经元胞体分别位于T3-T7脊神经节,峰值位于T5、T6脊神经节。  相似文献   

17.
1.药理作用:γ-氨基丁酸(GA-BA)是线虫、节肢动物寄生虫传出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的细胞释放出GABA,作用于次级神经元细胞或效应器细胞膜,产生抑制效应,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阿维菌素类药物进入动物体作用于寄生虫后,表现为对GABA的激动作用,使神经末梢细胞膜大量释放GA-BA,并能促进GABA与次级神经元细胞膜或效应器细胞膜的结合,产生长时间的高强度抑制效应,使寄生虫麻痹致死,达到驱虫或杀虫效果。 2.抗虫谱及抗药性:吸虫、绦虫传出神经系统中不具有…  相似文献   

18.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俞穴和心脏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心俞穴与心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特别是在胸5(T5)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4%,表明T5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叉分布于心俞穴和心脏,提示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这类神经元直接相联系,为穴位-内脏相关的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艇HRP法对兔减压神经进行了研究,标记的传入神经元绝大多数位于迷走神经结状节尾侧半部偏一侧,少数见于颈静脉神经节,其中枢突标记终末见于延髓闩以上的孤束核内侧部,腹侧部以及迷背核内。在颈前节也出现标记细胞,表明减压神经中也含有起源于 前节的交感节后纤维成分。主动脉压力感受器有经减压神经来的感觉神经交感节后神经纤维支配。提示减压神经是含有一般内脏传入和一般内脏传出纤维的混合神经,为研究心血管生理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不同浓度IL-2对原代分离培养鸡胚脑纹状体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500U/mLIL-2能促进鸡胚脑纹状体神经元的存活,增加神经元胞体的短直径,提高纹状体神经元中NPY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其中500U/mLIL-2的作用最明显。而1500U/mLIL-2对鸡胚脑纹状体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及分化具有抑制作用。由此认为,IL-2对鸡胚纹状体神经元生长发育可能具有正、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