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绥宁县武阳镇毛坪村和关峡苗族乡蓝田村现已发展沼气池112口,其中产气点火26口。在建53口,放样待建33口,成为全县沼气示范村。这是该县启动实施沼气工程推进沼气化县建设取得的初步成绩。该县是我省重点林区县,全县60%以上的财政税收来源于林业和林业相关产业,为确保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把沼气工程列为农业科技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三年建成沼气具,建沼气池4.9万口,沼气入户率达到65%以上。为充分发挥沼气的“桥梁”、“扁担”作用,促进种养业发展,逐步建成猪一沼一林、猪一沼一粮、猪一沼…  相似文献   

2.
东兰县几年来,把沼气建设与发展种养加工相结合,促进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840座,正常使用的占95%,沼气的经济效益每年达50多万元。东兰为了加快贫困山区沼气建设的步伐,多方筹集资金,扶持贫困农户尽快走上致富道路。1987年,县农行长乐营业所利用扶贫项目开发资金、贴息贷款四万元支持209户困难农户建池。使农民看到了沼气池实际效益好,推动附近三个村农户建沼气池的  相似文献   

3.
欧盛刚 《中国林业》2009,(22):55-55
近年来,沼气池特别是户用沼气池建设数量大增,一些缺乏常规沼气发酵原料的农户也建上了沼气池。为了取得沼气,农村沼气用户尝试着用蚕粪、杂草、树叶、作物秸秆等(以下称“植物性沼气发酵原料”)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投入沼气池,但人工进料较困难。为此,一些秸秆型沼气池用人工配合机械进料,但这一种较简单方便的进料办法管理成本较高,难以在户用沼气池中推广使用。为解决植物性沼气发酵原料进料难的问题,广西蒙山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自主创新、研制一种简单实用、使用成本低的进料省力装置,在户用沼气池中推广使用很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煮饭不烧柴,照明不点电。”这是永平县全力抓农村能源建设给贫困山区带来的新变化。如今,永平农村到处呈现出“你家建、我家建,三结合沼气池使家家变”的喜人景象。全县9个乡镇、73个村委会已建成沼气池8082口,8000多农户的生产生活已告别了炊烟。“九五”以来,永平县把沼气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农业扶贫攻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和自己投工投劳等办法,大兴农村能源建设。一场以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取代烧柴的能源革命,在永平农村…  相似文献   

5.
2003年1~7月,弥勒县建成沼气池2110口,为省下达任务1500口的140%,州下达任务2250口的94%,与往年同期相比,是历年来完成任务最好的一年,全年有望建沼气池3000口。沼气建设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首先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其次是各级能源建设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支持。近年来,由于农民群众亲身体验到沼气的好处,建设沼气的热情不断高涨,弥勒县农村沼气建设形势喜人。如今,要求建沼气池的农户越来越多,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和建沼气池用的钢模都不能满足农户的需要,许多农户便自费去参加技术培训,自费购买钢模施工。如五山乡的赵…  相似文献   

6.
甘剑伟 《广西林业》2012,(10):14-16
9月26日中午,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圩中村的沼气协会会长梁茂孙开着农用车回到家中。他告诉记者,上午刚刚为村里的两个沼气用户抽了沼渣,并把沼渣送到农户指定的香蕉地。抽渣只是沼气协会的一项服务工作。平日,协会要定期对村里520多座沼气池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检查不收费,若需更换配件则按市场价收费。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桂林市林业局采访,听得最多的不是造林绿化,更不是木材生产,而是全社会动员大办沼气。市林业局局长李开生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产沼气400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用能问题。市政府投巨资帮助漓江两岸的农户建沼气池,六年累计建池1.4万多座,沼气入户率达到80%以上,每年为农户提供沼气500万立方米,沼肥18万吨,解决了两岸大部分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从根本上保护了漓江两岸的森林植被,保护了漓江两岸的秀美风光。以沼气和煤电代柴的农村能源结构和燃烧方式的变革,每年可节约柴草180万立方米,相当…  相似文献   

8.
容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扶持农民建造沼气池,至5月19日,全县59126户农户已建沼气池59239座,平均每户一座多。农民通过使用沼气作燃料和照明,大大促进了绿化和能源节约。目前,该县森林覆盖率达66.8%,为全国平均数的4.04倍。今年1至5月中旬,全县使用沼气节能和追施沼肥提高肥效创造的经济效益达7437万元,平均每座创收1255元。 近年来,容县县委、县政府把在农村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怒江州的农村能源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怒江州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生产力水平、特殊的社会发育程度和特殊的民族困难,这些因素对该州农村能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导致该州农村沼气建设落后、建沼后的服务不到位,由此导致许多能源问题,如废池率、病池率和停用率不断增加等。从该州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思考了该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得出了该州目前不适合大量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好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去年崇左县委书记、县长各亲自抓一个沼气应用示范村。至今年三月份,两个示范村已户户建有沼气池,用上了沼气。为了在全县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又组织了300多人到南宁地区农村能源开发试点的大新县学习参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同时县财政拨出13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了20套沼气池钢模。县里还组建了7支共56人的专业队,负责全县建池施工工程。截至今年4月10日,全县已完成新式沼气池166座。其中127座已投入使用。为了适应办沼气的需要,崇左县林业局能源站最近成立了沼…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昆明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市人口密集,能源消耗量大这一特点,采取有力措施节约能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坝区扶持农户建立沼气池,解决农户生活燃料问题;在山区扶持农户开展改灶节柴工作。几年来,全市拨出专款二十万元扶持群众开展建池改灶工作,并先后培训建池改灶技术人员一千多人。经过多方努力,全市已有十一万五千四百  相似文献   

12.
韩志凯 《绿色科技》2015,(4):256-257
利用逐个分析法 ,分析、阐述了沼气池、太阳能、节柴改灶在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中的结构及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 :农村能源部分地取代了商品能源消费 ,商品能的需求较无沼气池农户减少大约30% 左右 ,同时随着农村能源利用的提高 ,家庭生活用能中生物能比例不断增加 ,商品能比例不断减少 ;农户在选择家用能源时 ,将优先选择用沼气、太阳能、微水电 ,通过使用沼气、太阳能等生物能源 ,商品能的比例明显下降 ;随着农村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推广 ,农户商品能的使用量将下降50% 以上.  相似文献   

13.
肖超 《广西林业》2001,(6):24-24
“九五”期间,我区大力推广恭城“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能源建设经验,全区新建沼气78万座,农村沼气入户率上升到12%。特别是近两年,我区每年建沼气池数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出现了以北流市为代表的平原县发展模式,以大新县为代表的山区县发展模式和以武鸣县为代表的城市郊区发展模式。沼气建设在我区之所以能迈出这样大的步伐,除了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等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沼气建设能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第一,办沼气能直接获得可再生能源,减少农户燃料…  相似文献   

14.
肖超 《广西林业》2001,(2):32-33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生态建设,把它作为我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全区能源生态建设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双文明建设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到2000年底止,全区累计已建沼气池102万座,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2%(其中2000年新建32万座),新建沼气池连续两年占全国总数的 30%左右。这些沼气池每年可为广大建池农户提供优质燃料40 000万立方米、高效有机肥2737万吨;二是全区已推广普及省柴节煤灶804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恭城县在抓好其它各项农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办沼气,截至1994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2.7512万座,占农户总数的54.78%,使用率达99.6%;建沼气综合利用示范点43个,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生态经济示范户17266户。连同沼气综合利用户共2.3万户。恭城县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沼气为纽带、符合本地实际的“五位一体”(养猪—办沼气—种果—造林—开发性农业)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恭城瑶族自治县从1984年开始,每年安排25万元以上的专项经费,按每座沼气池60~1500元不等的物资补助建池农户,全县共投入上千万元资金用于沼气建设。除为建池农户免费审批45平方米的土地修建沼气池、猪栏及厕所外,银行部门还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或无息贷  相似文献   

17.
唐炳庆 《云南林业》2007,28(2):19-19
“十五”以来,曲靖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一件“民心工程”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建设方针,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增加投入,层层分解任务,严把建沼气池质量关,使农村能源建设呈现多赢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建设沼气池12万多口。沼气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森林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云南林业》2007,28(3):22-22
澄江县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全县累计建设“三配套”沼气池16606口,建池农户占总农户的42%,有2个镇、11个村委会实现沼气化;节柴改灶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8%以上;累计推广太阳能65000平方米,农村能源建设成就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能源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生态模式,在整个现代农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源生态农业是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基础上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一种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模式。其模式之一就是利用人、畜粪便和生活废弃物为原料入沼气池生产出沼气———沼气入室作为炊事燃料———沼液、沼渣入地入田作为肥料———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养殖业———能提供更多产生沼气的原料。仅从以上这一个周而复始循环的链条可以看出,其着眼点就是能把人、畜粪便既能产生可作燃料的沼气,又能转变…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沼气作为燃料可用于炊事、照明和加工等,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改善生态环境;沼液、沼渣可多层次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农村废弃物通过进入沼气池统一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分析了利用沼气处理农村废弃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发展对策。截至2019年底,小百户镇已建沼气池6000余口,建成沼气化示范村7个,已初步形成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废弃物再生利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