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结构单元、也是生猪生产的必需营养成分。在10种必需氨基酸中,一般认为赖氨酸是猪的玉米、玉米-鱼粉、玉米-肉骨粉和低蛋白玉米-大豆饼粉饲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了提高猪氨基酸需要量的准确性,还需了解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率。利用率的定义是: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能用于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的那一部分。业已报道过若干种测定饲料中氨基酸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蛋白饲料中氨基酸缺乏会降低蛋白质利用率和猪的生长性能。赖氨酸是谷物和豆饼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是木薯和豌豆基础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欧洲木薯豌豆日粮使用比较普遍。一种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其中一种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另一种或数种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猪日粮中第二限制性氨基酸通常是色氨酸和苏氨酸。  相似文献   

3.
<正> 动物营养学家们早就发现,猪对日粮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需求。在构成日粮蛋白质的二十余种氨基酸中,大约二分之一是必须由日粮提供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其余则为非必需氨基酸。以谷实饲料如玉米、高粱、大麦等为基础的生长猪日粮中通常含有足够数量的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或合成这些非必需氨基酸所需的氮源;某些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的含量则常常不足。这种不足一般可以通过添加蛋白质补充饲料(如鱼粉、豆饼之类)或合成氨基酸来解决。所谓“理想蛋白质”,即日粮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Lewis等(1979)认为,色氨酸与赖氨酸在以玉米为基础的生长猪日粮中具有共同等的限制性,但关于生长肥育猪色氨酸需要量的资料却很少。我们用间接氨基酸氧化试验对喂以玉米三明胶日粮的生长猪,测定了色氨酸需要量。试验中用公猪代替了小母猪或阉公猪,因为前者对日粮色氨酸水平的变化较敏感,且每单位增重中沉积的胴体蛋白质较多。  相似文献   

5.
<正> 迄今为止,尚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评定猪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但是有试验表明,可消化氨基酸与可利用氨基酸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猪日粮可以达到合理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目的。 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猪日粮时可能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配制不添加合成氨基酸的常规日粮,例如玉米—豆饼型日粮。因是常规日粮,故氨基酸总量中所提供的可消化氨基酸的数量(尤其是第一限制氨基酸的数量)与所需数量相等,此时可不必考虑饲料中氨基酸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玉米和豆饼粉是用于猪营养研究和生猪饲养的基本日粮成分。这些日粮的氨基酸组成表明,赖氨酸属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它氨基酸则表现不同程度的过量。研究人员提出,由于将过剩氨基酸中的非必需氮转化为尿素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改进生长猪日粮氨基酸平衡就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还有研究人员则报道,通过利用多种蛋白质减少氨基酸的过剩,挺高了试验猪的生长速度;但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则未能提高生长速度。低蛋白添加氨基酸不起作用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含量降低到了推荐量以下可能限制了非必需氮的含量。另外,减少日粮中豆饼粉用量会使日粮中钾的含量下降,因为豆饼粉中钾的含量差不多是玉米的7倍。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分别饲喂粗蛋白为14%、16%和18%的日粮,3个处理组日粮的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相同且日粮理想氨基酸模式为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1∶64∶18。其目的是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氨基酸平衡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16%和18%)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五羟色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有一定影响,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 菜籽饼是我国产量大、价格廉的一种蛋白质资源。由于和豆饼相比,口粮中添加菜籽饼,猪的生产性能下降,致使其使用受到了限制。菜籽饼中氨基酸不平衡是其饲用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2、9、10〕。根据氨基酸平衡理论在菜籽饼日粮中补加赖氨酸没有取得一致效果〔1、2、3〕。Tanskley(1984)〔9〕建议,在使用氨基酸利用率不同于玉米——豆饼日粮的饲料时,必须考虑其氨基酸的有效性来配制饲粮。因此,本试验目的是研究以菜籽饼作为主要蛋白质补充料,在低饲粮蛋白水平情况下,改善饲粮有效赖氨酸平衡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和节约蛋白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配制优质的猪饲粮,不可完全靠饲粮中粗蛋白水平,而需要确定猪饲粮中第一限性氨基酸—赖氨酸的最小用量。如果配制的不是玉米、豆饼型饲粮,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猪饲粮中的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一般认为是苏氨酸和(或)色氨酸。研究表明,苏氨酸是籽用高梁、大麦和小麦中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以及玉米中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然而猪苏氯酸需要量的试验报道甚少。不同文献资料提出的前仔猪苏氨酸需要量相差甚大。甚至NBC多年来还逐渐降低了仔猪苏氨酸的需要量。NRC标准中5~10千克仔猪苏氨酸需要量,1968年为0.70%,1978年为0.62%,1977年为  相似文献   

10.
前言对于以玉米和豆饼为基础的低蛋白质仔猪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限制性次序,还有模糊认识。Russell等(1983)研究了始重在14kg与23kg的仔猪,并饲喂添加了赖氨酸的玉米、豆饼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6%或12%。为期28d以上的生长试验表明,色氨酸和...  相似文献   

11.
生长猪所饲的低植酸玉米、正常玉米及大豆饼中钙、磷和氨基酸的消化率R.A.Bohlke等著赵海燕摘王楚端校摘要:在9头生长阉猪的回肠末端安装T型套管用于测定低植酸玉米、正常玉米、大豆饼以及大豆饼与低植酸玉米或正常玉米的混合日粮中Ca和P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以及表观总消化道消化率(ATTD)。同时也测定CP和AA的表观回肠消化率系数(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系数(SID)。试验猪初始体重为29.3±1 kg,设计9种日粮和9个阶段的9×9拉丁方。含有低植酸玉米、正常玉米和大豆饼的3种日粮分别作为CP、AA、Ca和P的唯一来源。其余3种日粮和这3…  相似文献   

12.
缬氨酸在饲喂生长鼠的玉米中是第五种限制性氨基酸(Lewis等,1982),在生长猪的玉米一大豆粕日粮中是第四种限制性氨基酸(Rrs-Sell等,1987)。因此,尽管缬氨酸在含有完全蛋白质猪的日粮中不具有限制性,但当日粮中补充了诸如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之类的晶状氨基酸时,却又具有限制性。 虽然缬氨酸在日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至今人们仅做过两次试验,以确定生长肥有猪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与目标蛋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通常为猪典型日粮中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DL-蛋氨酸(50:50 D-与L-异构体的混合物;纯度99%)是家禽与猪饲料中主要的蛋氨酸来源。日粮中蛋氨酸的D-异构体必须被D-氨基酸氧化酶(D-AAOX)转化为L-异构体才可被动物利用。由于断奶仔猪与家禽的肝脏、肾脏、小肠等不同器官中均含有大量D-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因此D-蛋氨酸转化为L-蛋氨酸不会受到限制(Fang等,2010;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15.
作者实验测定不同浓度色氨酸日粮对生长猪生长率和肌肉组成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将45头幼猪(最初体重约为24千克)分成5组.喂一种玉米明胶基础日粮,各组含不同浓度的色氨酸:每千克日粮各含色氨酸0.5(n=8)、0.8(n=10)1.3(n=10)、1.5(n=7)或2.0(n=10)克.共喂35日.发现0.5及0.8克色氨酸组猪比其他组猪生长缓慢、摄食量少和饲料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一种高能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玉米蛋白质含量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也与畜体氨基酸组成不平衡配套(见表1)即玉米蛋白品质不高.用玉米饲喂猪禽,蛋白质生物价低(可消化蛋白质能够转化成畜体蛋白质的比率)。纯玉米的蛋白质生物价为36,玉米加大豆食品的生物价也只有59,净蛋白利用率仅51%,因此用玉米饲喂猪禽,需添加豆饼,鱼粉、肉骨粉等以补充蛋白质氨基酸的不足.表1.普通玉米蛋白质氨基酸与畜禽对饲料蛋白质氨基酸要求的比较(占日粮的%)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玉米—豆饼型猪及家禽日粮中蛋氨酸和赖氨酸常常是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所以饲料中常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并提高饲料利用率。然而,过量添加氨基酸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而且目前的研究表明还会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为了探索饲料中过量的L—赖氨酸和蛋氨酸对鸡的影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Y.Han和D.H.Baker进行了3个试验。他们根据NRC推荐标准,使玉米—豆饼基础日粮能够满足所有营养物质包括蛋氨酸和赖氨酸的需求。第一个试验:在基础日粮中,另外添加不同浓度的DL—蛋氨酸和L—盐酸赖氨酸(0.5%、1.0%、2.0…  相似文献   

18.
前言色氨酸是产蛋鸡玉米-大豆饼粉日粮中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这已得到普遍认同。大多数商品日粮的计算以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为依据。因此,配合日粮时掌握准确的氨基酸需要量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产蛋鸡的色氨酸需要量开展的研究极为有限,并且报道的文献显示出较大的差异。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NRC,1994)提出,商品蛋鸡的色氨酸需要量为160mg/只·d。Bray(1969)报道,对于平均体重为1.99kg以及最高产蛋量达46g/只·d的鸡群而言,色氨酸需要量为117mg/只·d。Morris和Wethli(1978)分析了3个不同初产蛋鸡品系的色氨酸需要量,并采用色氨酸…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通常饲喂生长猪的玉米豆粕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如果,这种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减少2%,添加赖氨酸之后,仍可达到正常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再进一步降低蛋白质水平,就会出现其他氨基酸的不足。含12%蛋白质的玉米豆粕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其次便是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水平都处于临界点,而其它氨基酸则多于需要量。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用含12%蛋白质并以赖氨酸强化的玉米豆粕日粮饲喂生长猪时,有哪些氨基酸是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蛋氨酸是猪营养中的一种必需氨基酸,能够以不同的形式用于猪的日粮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蛋氨酸有多种形式,最近又推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饲料级蛋氨酸产品——L-蛋氨酸。本文介绍了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在猪对蛋氨酸的两种异构体DL-氨基酸和L-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以及它们对猪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和血浆相关指标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这对猪营养师在配制日粮时选择哪种形式的蛋氨酸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