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干燥作用对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m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并分析干燥相关表达基因,本试验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得到了捻转血矛线虫干燥相关基因,通过相对荧光定量PCR验证所获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通过RNA干扰抑制相关同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干燥后复苏虫体生存率以研究基因抗干燥功能。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序列GH-U02A与已知捻转血矛线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氨基酸同源性为94%。对秀丽隐杆线虫Ce-gst-7基因进行RNA干扰后,虫体在干燥后的生存率降低,证明gst基因在线虫中有抗干燥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获得的捻转血矛线虫滞育期虫体及同期正常发育的虫体为研究材料,采用设计的锚定引物和随机引物,通过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对滞育期幼虫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了74个滞育期差异表达的基因EST。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9个差异序列与已知的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序列具有同源性;14个差异序列与已知线虫的EST具有同源性。同源基因中的rps-30、T24F1.2等已被证明参与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滞育形成。差异序列的克隆为捻转血矛线虫滞育相关基因及滞育形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RT—PCR扩增出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氨基肽酶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及序列测定。捻转血矛线虫氨基肽酶ORF由2919个碱基(972个氨基酸)构成,和GenBank中的捻转血矛线虫氨基肤酶(H11抗原)同源性高达98%。与秀丽新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肽酶M1家族同源性为61%,且具有氨基肽酶特征性基序HEXXH和GAMEN。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栽体并进行了表达,通过测定重组蛋白分解氨基肽酶底物的能力以及对酶抑制荆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H11抗原具有一定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秀丽纤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模式线虫 ,目前广泛应用于寄生性线虫基因的功能研究 ,并且还被用于捻转血矛线虫等寄生性线虫疫苗侯选抗原基因的表达和耐药性产生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 RT- PCR方法 ,从捻转血矛线虫成虫总 RNA中扩增得到特异性片段 ,并把这一基因片段克隆到 p U C18克隆载体上 ,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序列分析可知 ,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已发表的 2 4 0 0 0分泌排泄抗原基因的同源性为 99.2 %。表明本试验成功提取了捻转血矛线虫成虫总 RNA,并用 RT- PCR方法克隆了 2 4 0 0 0分泌排泄抗原基因 ,为该基因的表达及其免疫学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选取捻转血矛线虫脂肪酶(Lipase)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PCR克隆捻转血矛线虫lipase基因,构建表达载体,获得融合蛋白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质的抗原特性;酯类酶解反应检测该融合蛋白质脂肪酶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情况;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验该抗原蛋白质在虫体组织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去除lipase基因信号肽序列后,基因片段长864bp,融合蛋白质大小50ku;该融合蛋白质在37℃左右、pH为7的条件下酶活力最高;雄性成虫lipase转录量相对虫体其他阶段最高;该抗原蛋白质主要表达于虫体表皮和肠腔。Lipase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可能与捻转血矛线虫发育和宿主免疫调节有关,深入研究捻转血矛线虫Lipase的特性对寻找新的免疫保护性抗原和药物靶标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11):76-80
根据Gen Bank公布的捻转血矛线虫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捻转血矛线虫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一条约为1 700 bp的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 MD19-T载体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长1 710 bp,编码569个氨基酸。将该基因片段亚克隆到p ET32a(+)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该基因成功表达,其融合蛋白分子量为80.7 ku,主要分布于菌体上清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山羊血清所识别。Real-time PCR分析显示,HSP60基因在第三期幼虫和活化第三期幼虫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和0.88。本文探讨捻转血矛线虫HSP60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猪的三种线虫病,即猪捻转血矛线虫病、猪类圆线虫病和猪鞭虫病。常见的猪捻转血矛线虫有3种,即细小捻转血矛线虫、圆形螺咽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猪类圆线虫病主要是指兰氏类圆线虫;猪鞭形线虫简称猪鞭虫。本文主要从虫体、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猪三类线虫病进行了阐述。1猪捻转血矛线虫病1.1虫体常见于猪的捻转血矛线虫有3种:一种是细小捻转血矛线虫,又称红色猪圆线虫;另外2种粗大捻转血矛线虫是圆形螺咽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  相似文献   

9.
绿色荧光蛋白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异源表达,以及电穿孔技术在线虫基因转化中应用的可能性,根据秀丽隐杆线虫Act-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成功扩增出Act-1启动子。将PCR产物与pUCm-T载体连接后,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测序。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去掉CMV启动子序列,补平自连成载体pEGFP-4.1(4.1kb)。pEGFP-4.1和T载体上的Act-1启动子序列分别经双酶切,连接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酶切鉴定构成pAct-EGFP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通过电穿孔法转化秀丽隐杆线虫,通过PCR检测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绿色荧光基因在虫体有明显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根据捻转血矛线虫ES24抗原基因序列(U64793.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大小约为670 bp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的捻转血矛线虫24 ku ES抗原基因的相似性达96%~98%。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插入pET28a(+)载体中,获得原核表达质粒pET28/ES24,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重组细菌用IPTG诱导,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获得了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5 ku。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的虫卵、第3期幼虫、雌虫和雄虫等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虫体内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S24基因在雄性成虫中表达量最高,雌虫和虫卵其次,在第3期幼虫中表达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