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杀稗(二氯喹啉酸)快杀稗施用后300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任何作物,12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此外,胡萝卜、芹菜、香菜等伞形仡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施过快杀稗的稻田的水浇灌上述作物。  相似文献   

2.
慎用影响后茬作物的除草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杀稗(二氯喹啉酸) 快杀稗施用后300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任何作物,12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此外,胡萝卜、芹菜、香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施过快杀稗的稻田的水浇灌上述作物。  相似文献   

3.
张亚 《农家致富》2004,(20):31-31
一、快杀稗(二氯喹啉酸)快杀稗施用后300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任何作物.12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此外,胡萝卜、芹菜、香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施过快杀稗的稻田水浇灌上述作物。  相似文献   

4.
1.快杀稗(二氯喹啉酸) 施用后300天内除水稻外不能种植任何作物.一年内不能种茄子、烟草,两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芹菜、芫荽(香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施过快杀稗的稻田水浇灌上述作物。  相似文献   

5.
稻田抗性稗草高效除草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在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办事处发现抗二氯喹啉酸稗草以来,近年陆续在乐清、龙湾、平阳、苍南等地监测到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和禾大壮等杀稗剂产生严重的抗性。目前稻田抗性稗草的防治已经到了无药可治地步,只能依赖人工拔除,花工大、水稻产量损失严重。为寻找安全、高效的除稗剂,我们从2005年开始通过室内测定进行初筛,  相似文献   

6.
五种长残效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快杀稗(二氯喹啉酸)快杀稗施用后10个月内,除水稻外不能种任何作物,12个月之内不能种茄子、烟草,2年内不能种番茄、胡萝卜。此外,胡萝卜、芹菜、香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对快杀稗非常敏感,不可用施过快杀稗的稻田的水浇灌上述作物。2赛克(甲草嗪、嗪草酮)据实验报道,每公顷(15亩)施有效成分420~1120克的赛克,4个月后才能种苜蓿、芦笋、小麦、大麦、玉米、马铃薯、番薯、甘蔗、大豆、禾本科牧草;8个月后可种水稻、棉花;12个月后可种除块根以外的其他作物。目前,一般推荐赛克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210~560克,用此剂量一般情况下对后茬作物是安…  相似文献   

7.
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防除稻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及对照药剂丁草胺4种除草剂对杂草的要对防效,筛选出了除治水稻秧田、本田杂草的最佳药剂,找出了稻田王、快杀稗、农得时的田间最佳使用剂量,并对各除草剂的相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表明,35.75%龙杀WP对直播稻田千金子、画眉草、异型莎草、陌上菜等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效,但对稗草的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水稻轻型栽培在我省已大面积推广,但杂草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探索轻型农业稻田一次性化学除草的可能性,1996年我们在台州市轻栽稻田化除研究课题协作组的统一布置下,在早稻抛秧田中采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乐清乐吉化工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即杀稗王(江苏新沂农药厂),10%苄黄隆超微可湿性粉剂(乐清乐吉化工厂)等药剂,进行了除草药效试验。试验共设四个处理:①丁苄120克;②丁苄150克;③杀稗王30克 苄黄隆15克;④不施药为对照,小区  相似文献   

10.
对草克霉(1%禾长蠕孢稗草专化型孢子粉剂)与杀稗王(5O%二氯喹啉酸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草克霉对稻田稗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超过95%,且与杀稗王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草克霉推荐使用剂量为600g/667m^2。  相似文献   

11.
稻田杂草防除方案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扁秆藨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每年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35%丁·苄WP对稻田主要杂草均有较高的防除效果,在移栽稻田使用,能有效地防除稗草、异型莎草、矮慈菇、节节草等稻田杂草,具有杀草谱广、残效期长、防效高等优点,适宜用量为1350~1500g/hm2。  相似文献   

13.
敌稗(二氯苯丙酰胺)是选择性很强的触杀性除草剂,对杀伤稻田杂草见效很快,几小时内就可开始看到茎叶枯萎。而且在杀除稗草的剂量下,对水稻几乎无药害,安全性很大。目前全国南北各稻区对国产的敌稗乳油,正广泛地试用。试用结果证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剔除与稻苗相似的稗草,对节约除草劳力与增加产量上有显著作用。尤其在稗草较多的秧田以及在大型农场结合畜力机械除草的旱直播的稻田,利用敌稗杀除“夹  相似文献   

14.
<正>二氯喹啉酸又名快杀稗、杀稗王、克稗灵、神锄,是防治稻田稗草的特效选择性除草剂。该药能被稗草萌发的种子、根及叶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与生长素类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水稻的根部能将二氯喹啉酸分解,因而对水稻相对安全。但有些用户没有掌握使用技术,以致造成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将其特性和使用技术介绍如下:一、在水稻秧田的使用在水稻秧田,特别是旱育秧田使用二氯喹啉酸除稗草,不少地方发生过药害现象。最常见的症状是:药害重的水  相似文献   

15.
亚洲各国水稻由于白叶枯病为害,产量损失很大。目前,日本有450—750万亩稻田受害,损失总产量的10%。近年来,几种商品制剂杀枯定、氯霉素赛力散合剂(L—氯霉素)、福美镍、对二硫已环酮、杀枯净及吩噻(口奏)酮等,经过大田试验证明有防治效果。杀枯定浓度为4毫克/公升时,能完全抑制白叶枯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2.5%稻杰油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5%稻杰油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试验表明,在稗草二至三叶期用稻杰600mL/hm2、750mL/hm29、00mL/hm2茎叶喷雾,对稗草株防效达98.91%~99.73%,对以莎草为主的阔叶杂草株防效达95.21%~100%;在稗草四至五叶期用量1 200mL/hm2对稗草株防效达100%,对以莎草为主的阔叶杂草株防效达97.9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0%杀稗亡可湿性粉剂。该药对水稻安全,是目前替代50%杀稗亡可湿性粉剂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快杀稗除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田单用快杀稗,只能防除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对其他如水葱等防效不明显,而快杀稗、排草丹、二甲四氯混用的效果则比常规药效高,除草效果好,可增产。建议单用快杀稗只能用于稗草多的田块,使用剂量以50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广西热区晚稻田发生危害的稗草种类及其地域分布特点,为广西稗草的防控及稗草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以稻田稗草为对象,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宁、北海、钦州、梧州、贵港、玉林、百色和崇左市晚稻田进行田间调查及采样,共112个调查点672个小区田块;采用七级目测法调查每个样点的稻田稗草发生情况;运用Levins方法中的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稻田稗草的生态位动态。【结果】广西热区晚稻田主要有孔雀稗、硬稃稗、长芒稗、西来稗、光头稗、稗、无芒稗、短芒稗和细叶旱稗等9种稗草,其中无芒稗的发生频度最大,为98.21%,其次为西来稗,发生频度为93.75%,长芒稗、硬稃稗和光头稗的发生频度较小,均低于40.00%;百色、钦州和梧州以无芒稗为优势种,北海、崇左、贵港、南宁和玉林等以西来稗为优势种;9种稗草中,以无芒稗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2.847,其次是西来稗,生态位宽度为2.614;稗与孔雀稗为最大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硬稃稗为最小生态位重叠值物种对,光头稗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结论】广西热区晚稻田稗草种类丰富,且不同区域稻田的优势稗草种类不同。生产中应针对不同种类稗草采取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滹沱河流域稻田杂草的化学防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以五二扑与当地主要推广的除草剂苄磺隆相比较 ,具有杀草谱广 ,对稻田主要杂草眼子菜的杀灭速度快。适当提早施药期 ,还可有效地抑制散稗和莎草科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东至县2018年水稻种植面积49万亩,其中早稻10万亩,双晚12万亩,一季中稻27万亩。近年来,随着机插秧、抛秧、直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化学除草剂抗药性上升,稻田杂草发生为害出现新的特点,为及时掌握稻田杂草种植发生动态,指导杂草前期防控,根据省植保总站2018年稻田杂草监测方案,开展了我县水稻田杂草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