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高稳系数法的鲜食甜玉米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以2013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参试的13个品种为参试材料,应用高稳系数法进行了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SAUSH14的高产稳产性好。高稳系数法比起其他常规方法能更好地综合反映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豆品种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小豆5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并进行了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0003236,B1022,龙小豆二号(CK)等品种的高产稳定性较好;该方法能综合地反映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高稳系数法,对2004年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东华北春玉米(二组)19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0),与产量标准差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81),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803),因此,高稳系数法可作为综合概括区试玉米高产稳产性的一种方法;参试玉米品种中,沈试3005的高产稳产性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7年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中籼迟熟组11个参试水稻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适定性参数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2005年辽宁省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的10个参试品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铁96027-6、铁96001-7两个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他几个品系综合表现一般,与常规方法得到的高产稳产性相吻合,说明采用高稳系数法对大豆品种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平价是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4年浙江省晚粳稻区试验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粳稻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既准确简便。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邯6203的高产稳产性,促进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对2012年国家黄河流域春播棉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邯6203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且增产率、变异系数、回归截距、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指标均表明其在所有参试品种中高产稳产性好,适于在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验证了高稳系数法可以兼顾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进行棉花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的一种较为准确、简便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7~1998年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冬水组以及黄淮南片小麦春水组的区试结果。利用高穗系数法对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将高稳系数与常规的几种稳定性统计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是一个简单、准确地反映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高稳系数法是评价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6~2007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B组9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一种准确、简便分析油菜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髙稳系数法(HSC法),对2011~2012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中黄41稳定性较差,仅适宜在高产地区如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种植;中作05-15、中黄39和冀06B9高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作017020、汾9877-10和中黄30产量均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2009年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汇总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组合)的高产稳定性进行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7 7**),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1 9*);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r=0.126 8),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r=-0.788 5**,r=-0.779 9**)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玉米区域试验中高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杂306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2年和2003年河北省春播棉区域试验数据,利用高稳系数法和通用分析法,对杂交棉品种邯杂306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2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均表明:邯杂306属于超高产、稳产型棉花杂交种。该品种适宜于黄河流域棉区种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10个优良黄芪品种(系)2008—2010年的品比试验结果采用高稳系数分析法(HSC)进行了高产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评价黄芪新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可靠实用,新品系HQZX04-07-01、HQN03-03高产稳产,较对照品种陇芪1号分别增产56.0%、51.4%。  相似文献   

16.
高稳系数法在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对2012年山东省玉米生产试验1组的品系进行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宇玉30、DH618的产量最高,且稳定性最好,CI6503的产量最低,稳产性也较差,没有高产适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粳稻新品种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3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方法]依据2012年河南省大豆区域预备试验结果,采用通用高产稳产性参数估算、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商豆1201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商豆1201的特征特性、品质及抗性鉴定进行了阐述。[结果]商豆1201具有较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且属于优良环境特殊适应性品种。[结论]该研究为商豆1201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 ,对我国北部高原地区新育成的 18个新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高 ,占 5 5 .5 % ,但其中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占多数 ,高产稳产的品种较少 ,仅有铁 93- 115、95汾选 3和承谷 8号 ,占 16 .7% ,其余的均为低产稳产和低而不稳的类型 ,各占 2 2 .2 %。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高稳性系数法(HSC法)分析了2002—2003年蚕豆区域试验7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HSC即是反映高产性的参数,又是反映稳定性的参数,使高产与稳产两因素得到了科学的有机结合,用HSC法分析评价蚕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是一种准确、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