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套袋对金陵黄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套袋对鲜食黄肉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白色单层袋和黄色单层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山梨醇和苹果酸含量,显著提高了色饱和度、果皮类黄酮、总酚含量,而单果质量、糖酸比、去皮硬度、果皮叶绿素含量、总糖、蔗糖、奎尼酸、柠檬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套白色单层袋的果实红色饱和度、葡萄糖、果糖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调角、a/b、带皮硬度、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酸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黄色单层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调角显著高于对照,而a/b、带皮硬度、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酸含量则相反,红色饱和度、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白色单层袋可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积累,改善果实红色色泽,黄色单层袋使果实红色色泽减少,黄色色泽呈现,光洁度增加;此外,套袋还可改变果实糖酸组分,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3种纸袋的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测定其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研究不同纸袋对果实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与套袋果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发育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采收时,对照果实葡萄糖含量最高,套袋处理为“小林牌”袋〉“前卫牌”袋〉“彤乐牌”袋;而蔗糖含量为“小林牌”袋〉“彤乐牌”袋〉“前卫牌”袋,对照最低;套袋处理与对照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IAA和NAA处理对黄冠梨果皮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生长素类物质与梨果皮钙含量的关系,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果实套袋前喷施IAA和NAA对果皮钙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膨大期(即花后80 d)后,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总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但NAA处理与套3层袋处理差异不显著;IAA处理果实的果皮水溶性钙和NaCl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NAA处理果实的果皮中这2种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IAA处理较套3层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皮醋酸溶性钙含量,而NAA处理对醋酸溶性钙含量影响不大;IAA和NAA处理均降低了果皮HCl溶性钙以及残余钙的相对含量。IAA处理可促进套袋黄冠梨果皮中总钙、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五种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糖酸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早熟梨套袋对果实糖酸含量及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以早熟梨苏翠1号作为研究试材,选择5种纸袋分别进行套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了糖酸组分含量、果实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光洁度及亮度明显提高,以黄白袋HB和复合黑蜡袋FL处理较高,对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没有显著影响;果实的山梨醇含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明显降低。黄白袋HB的总糖含量相对较高,较HB对照的低6.36%。5种纸袋对果实苹果酸、奎尼酸、总酸的影响较大,而对柠檬酸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与对照相比,黄白袋HB、复合黑蜡袋FL的处理果实毒死蜱残留量低37.37%、55.55%。其中,复合黑蜡袋FL与黄白袋HB相比,果实毒死蜱残留量低29.03%,套三层纸袋的果实毒死蜱残留量降低程度好于双层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GA处理对套袋黄冠梨果实表面花斑病发生以及果皮钙含量的影响,在梨果套袋前用GA3和GA4+7进行喷施,统计果实花斑病的发生率并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GA4+7,处理的果实花斑病发病率为14.5%,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22.5%);GA3和GA4+7处理的果皮总钙及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处理基本一致。在花后90d,GA处理的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低于裸果;NaCl溶性钙含量与套3层袋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显著低于裸果。GA处理的果皮盐酸溶性钙含量在花后100~110d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与裸果间无显著性差异。花后80d以后,GA处理的水溶性钙相对含量与裸果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NaCl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套3层袋处理和裸果;醋酸溶性钙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相对含量低于套3层袋处理而高于裸果;残余钙相对含量少。GA4+7,处理可减少套袋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GA3和GA4+7,处理促进了果皮总钙、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盐酸溶性钙及其相对含量,对NaCl溶性钙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套袋对"瑞雪"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晚熟苹果品种"瑞雪"为材料,常规方法测定其外在品质指标(色泽、果形指数、果面光洁指数、果锈指数和日灼果率),并测定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内在品质指标;采用超声波水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可溶性糖主要成分及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提取并测定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含量。【结果】与不套袋对照果实相比,套单层袋"瑞雪"苹果外在品质指标改善明显;总糖含量显著下降,其中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降幅较大,果糖次之,葡萄糖含量变化不显著。与套双层袋果实相比,套单层袋果实总糖含量有所升高,其中果糖含量增加显著(P0.05),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不显著。2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总含量均低于对照,物质种类均有所减少,特别是"果香型"的酯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考虑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套袋成本、工效等因素,建议在"瑞雪"苹果栽培中优先选择套单层袋。  相似文献   

7.
以映霜红桃为试材,于硬核期分别对果实进行不同套袋处理,研究果实生长发育时期的外观、大小、品质以及成熟期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套袋处理对映霜红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套袋处理增大了桃的单果质量,其中以外黄内黑单层纸袋效果最为显著,无纺布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增大了果实的纵、横、侧径,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套袋处理增大了果实L~*值,降低了果实h~*值,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处理对果实着色影响更显著;套袋处理对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和黑色无纺布袋显著降低了桃果实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套袋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桃果肉硬度。成熟期套袋果实外观表现、着色面积、裂果率等均明显优于未套袋的,但套无纺布果袋效果不如外黄内黑单层纸袋的好。套袋处理提高了果实色泽和单果质量,其中外黄内黑单层纸袋处理效果最显著,无纺布果袋处理次之且无纺布果袋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钙与黄冠梨果面褐斑病发生的关系,于套袋前用瑞恩钙对黄冠梨果实进行处理,统计褐斑病发生率并测定果皮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瑞恩钙处理的果实褐斑病发生率降低,其中浸果和叶面喷施处理与套3层袋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的;在花后4080 d,钙处理果皮中的总钙含量较套3层袋对照高,其中浸果处理与套3层袋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花后100 d至果实成熟,瑞恩钙处理果皮中的总钙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钙与黄冠梨果面褐斑病发生的关系,于套袋前用瑞恩钙对黄冠梨果实进行处理,统计褐斑病发生率并测定果皮中钙的含量。结果表明:瑞恩钙处理的果实褐斑病发生率降低,其中浸果和叶面喷施处理与套3层袋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不套袋处理的;在花后40~80 d,钙处理果皮中的总钙含量较套3层袋对照高,其中浸果处理与套3层袋对照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花后100 d至果实成熟,瑞恩钙处理果皮中的总钙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处理的。  相似文献   

10.
蟠桃果实生长期糖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果糖型蟠桃品种五月鲜扁干为材料,测定分析果实在生长期间的糖、酸含量变化规律。生长期间五月鲜扁干果实中存在的糖主要是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糖醇,成熟果实中糖主要以蔗糖的形式积累。五月鲜扁干在整个生长期间果糖含量都低于葡萄糖,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他葡萄糖、果糖含量基本相等的种质材料大致相同,但其果糖含量的变化与这类种质材料有较大的差别。五月鲜扁干果实中存在的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未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奎宁酸含量都很高,成熟时以苹果酸含量为最高。五月鲜扁干中含有柠檬酸,但在整个生长期间柠檬酸含量都不高,且成熟前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1.
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果实发育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冠’和‘黄冠’梨为试材,分析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果实生长发育期分别比露地栽培的长5 d和13 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单果质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且成熟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果实的大,果实细胞大小与果实大小变化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果实总酚含量较低,仅为露地栽培的54.8%和66.4%,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总酚含量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硬度分别比露地栽培的低14.9%和13.7%。而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维生素C含量比露地栽培的低。表明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梨果实品质优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早熟砂梨果实糖积累和营养生长的影响,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果实生长发育期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和叶片含水量等营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环境光照强度较露地栽培低,2种栽培模式光照强度日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设施营造的栽培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糖与葡萄糖含量较高,进入后期蔗糖积累量上升,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进入后期果糖和蔗糖积累占比较高,避雨栽培下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高21.73%、17.97%。(2) 2个早熟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低,主要对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苹果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35.08%、21.05%,避雨栽培对莽草酸含量影响不明显。(3)避雨栽培对早熟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干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叶鲜质量和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苏翠1号和翠冠叶鲜质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8.22%、10.15%,2个品种叶片含水量避雨栽培均显著(P<0.05)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都柚为试材,研究套袋对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与对照果实糖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积累速率不同步,套袋果的糖含量低于对照果;套袋果的合成酶类活性低于对照,分解酶类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夏橙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研究了生长期套袋和未套袋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袁明:套袋果和未套袋果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未套袋果的上升幅度比套袋果大;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具有相同的下降趋势,但未套袋果的下降幅度比套袋果大;未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趋于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平缓,而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的变化幅度较大,在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下降,可溶性总糖上升。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d时测量,虽仍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蒙自产的不同石榴品种及相同品种的套袋果实为原料,对其物理性状、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形和籽粒以甜绿籽和酸绿籽为最佳;总糖含量甜红光颜最高,甜绿籽次之,甜沙籽最少;维生素C含量甜沙籽最高,甜绿籽最低。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随成熟度而增加,未套袋石榴的总糖和维生素C均高于套袋石榴;套袋石榴的总酸度含量(以柠檬酸计)低于未套袋石榴。  相似文献   

17.
果袋类型对黄冠梨褐斑病及Ca·Mg·K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套袋黄冠梨果实褐斑病的发生机制。[方法]于盛花后36 d对黄冠梨果实进行不同套袋处理;于果实成熟期(盛花后130 d)每株各选择一个基部主枝统计褐斑病发病率,并采取未套袋果实、套袋后表现正常、发病初期和发病后期的果实各30个进行果皮和果肉的Ca、Mg、K含量分析。[结果]套2层纸袋的果实中未发生果皮褐斑病,而套3层纸袋的果实中发生褐斑病。套袋降低了黄冠梨果皮中Ca含量和Ca/K比值,提高了K含量,特别是患病果实表现更为明显;但套袋对果肉中Ca、K含量影响较小。套袋均可提高果肉中Mg含量,降低果皮中叶绿素含量,但厚纸袋明显低于薄纸袋,患病果皮中叶绿素含量较低于正常果实。[结论]黄冠梨果皮褐斑病的发生与套厚袋诱导的果皮中低Ca含量和低Ca/K比值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鲁星油桃和春雪桃为试材,采用果园覆膜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鲁星的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均显著升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覆膜处理对春雪果实的影响趋势与鲁星类似,但程度较小,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鲁星和春雪果实中分别检测到4种糖组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山梨醇;3种有机酸组分: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2个品种糖酸组分均以蔗糖和苹果酸含量最高。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较高是造成鲁星果实酸含量显著高于春雪果实的主要原因。覆膜鲁星和春雪果实蔗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苹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延长柚果实采后贮藏寿命,提高其商品价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成熟后采摘,单果塑膜包装,室温贮藏,每20 d取材1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实不易失重 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 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 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且一直高于套袋果 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 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 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 d时测量,虽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结论]套袋果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