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近年来,多年不见的辣椒湿腐病又重新抬头。该病易在高温潮湿多雨的季节发生与流行,苗期和初花期最易受害,初为靠近地面的嫩枝、叶片、残花和幼果受害,形成水浸状斑,随后逐渐扩大并导致病组织软化、腐烂,在夏季高温与强光照射下,病梢、病叶、病果干枯或脱落,植株生长严重受阻,甚至枯死。该病的病原菌为瓜笄霉〔Choanephora cucurbitarum(Berk et Rav.)Thaxt〕。  相似文献   

2.
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吉林蔬菜》2016,(4):25-25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1.2猝倒病:茄果类、瓜类、莴笋、芹菜、洋葱和甘蓝等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3.
葱蒜类常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疫病 疫病是韭菜的重要病害,还可危害葱、蒜等作物。主要危害假茎和鳞茎,叶片、花类、根也可被害。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叶片呈湿腐,叶、薹下垂。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高温(25-32℃)、高湿(相对湿度在95%以上)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连作、地势低洼积水、土壤粘重等发病重。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轮纹病又称粗皮病,水烂病,轮纹褐腐病等。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叶片受害较少。是我国苹果、梨产区的一种主要病害,尤其是高温高湿和沿海果产区更为严重。有的年份田间病果率在70%~80%,山东,河北等主要苹果产区常因该病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1草莓炭疽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1发病症状:叶片、叶柄、匍匐茎、花瓣、萼片和浆果都可受害,株叶受害大体可分为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两类症状。局部病斑在匍匐茎上最易发生,叶、叶柄和浆果上也常见。茎叶上病斑长3—7毫米,初为红褐色,后变黑色,溃疡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匍匐茎或叶柄整圈时,病斑以上部位枯死。  相似文献   

6.
唐咸盛  唐德权 《广西园艺》2009,20(6):31-31,39
柑桔沙皮病又称黑点病,病原菌为弱寄生菌,嫩梢、新叶和幼果在造成伤口(冻伤、灼伤、其他伤口)或树势生长衰弱时,遇到多雨潮湿天气时,该病常大量发生。今年咸水林场南丰蜜桔和特早熟温州蜜柑果园普遍不同程度地受到危害,受害果园分别达80%和65%,哈姆林老果园树势较差,受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份在河南、河北、北京、安徽、陕西等地,由于高温天气。许多西瓜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西瓜病毒病,严重的甚至绝收。西瓜病毒病,俗称黄叶病、花叶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多倍体无籽西瓜的抗旱性不如二倍体有籽西瓜。如果管理不当。极易感染病毒病。一旦得了这种病。西瓜植株严重受害。瓜长不大。严重时甚至失收。而且会并发其他病害。该病重在预防,一旦得病,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大棚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和绵疫病。1茄子黄萎、绵疫病症黄萎病:该病多在坐果后发生。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间退绿变黄.后逐渐发展到全叶。叶片晴天高温时萎蔫,夜间或阴凉时又恢复.数日后便不恢复。病叶由黄逐渐变褐色,向上卷曲,严重时病株叶片脱光。绵疫病: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以下部老果受害较多。病斑初期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水浸状。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表面布满白色棉絮状霉层,果实往往腐烂脱落。这两种病害的病菌都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源。因此在防治上都应以栽培措施防病为主,配合药剂进行…  相似文献   

10.
柑桔黄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汪承准(福建省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352000)柑桔黄斑病发生在柑桔叶片上,病班在新消叶片开展时即可出现.该病与脂斑病的显著不同在于叶片两面均出现黄色斑点,且不流脂。不同柑桔品种感病有所差异,一般芦柑、福桔受害较重,由于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吉林蔬菜》2008,(2):52-52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发病症状 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但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感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1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整株死亡。在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淡褐色稀疏丝状体。大苗或成株受害,使茎基部呈溃疡状,地上部变黄、衰弱、萎蔫,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红枣缩果病也叫束腰病、黑腐病、萎蔫果病、铁皮病,北方枣区俗称烧茄子病。近年来,该病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普遍发生。据2012—2015年对陕西吴堡县枣区调查,每年发生面积占全县红枣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1受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红枣果实受害后,先是肩部或胴部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变色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晕环,后逐渐扩  相似文献   

13.
正核桃黑斑病又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黑腐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在4—8月发病,可反复多次侵染,病菌从皮孔或伤孔侵入,一般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近年来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高明镇等主产区普遍发生,造成核桃幼果腐烂、落果。据2018年调查,大荔县核桃黑斑病受害株率在40%以上,其中以香玲品种为重,受害株率在70%以上,受害果率在30%以上,清香核桃受害株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主要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迪轩 《蔬菜》2000,(7):23-23
近几年来,由于菜农不注意土地的轮换作等原因,致使几种花椰菜病害为害日益严重,常造成生产上大面积减产,一般达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现将几种主要病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黑腐病1应状及为妻特点该病的典型症状是真叶叶缘出现由小到大的“V”字形病斑。受害幼苗子叶至水清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至真叶S。流行时,叶绿多处受侵染,导致整叶枯死或外叶局部、全部腐烂,干燥时,病斑干枯或穿孔。该病主要在秋季或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重,播种过早,虫害多的情况下发病更重,病菌通过幼苗子叶气孔、成株叶绿水孔或伤…  相似文献   

15.
<正> 草莓革腐病菌主要侵害草莓果实。绿果受害后,病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以后整果变褐,呈皮革状。成熟果受害后,病部出现轻微的颜色变化或变成黄白色,病部至健康部分呈淡紫→紫色,后期果实呈革腐状。在高温条件下,病果表面可见白色霉状物,最后,罹病果变成僵果。病果有一种令人作呕的气味。制果酱或果冻时,若混入轻微感病的果实,会使加工品产生苦味。经鉴定,该病病原为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 Cohn.)Schrot。据1986  相似文献   

16.
苹果霉心病又称“三腐病”(心腐病、红腐病、果腐病),是一种弱寄生菌引起的病害。该病发生最突出的特点是。三专”(专门袭击苹果树、专门腐蚀果实、专门攻击苹果的心脏),即受害果实先从果心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  相似文献   

17.
韭菜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占地时间较长,随着连作种植年限的增加,菌源集中,疫病为害越来越严重,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70%以上。为此,如何防治疫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其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叶片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部缢缩,叶片变黄凋萎。天气潮湿时病斑软腐,有灰白色霜。叶鞘受害呈褐色水浸状病斑、软腐、叶剥离。鳞茎、根部受害呈软腐,影响养分的吸收和积累。 二、发病条件 在炎夏、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植株生长差、收割过多、营养不良时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1.或作栽培地、育苗地应…  相似文献   

18.
普菌克防治柑桔疮痂病的应用研究李国康杨根良陈顺元吴文荣梅雨钢占红勇(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农林水电局特产站324000)柑桔疮痂病是桔区的主要病害,该病危害叶片、嫩枝和果实,受害桔树轻者影响果实正常发育,导致品质下降,重者出现严重落叶落果,直接影响树势和...  相似文献   

19.
1症状 该病由疫霉属真菌侵染引起,在整个生育期茎叶、果均可发病,以挂果后最易受害。幼苗发病多发生在根茎部。幼苗染病后,茎基部初呈水浸状软腐,后缢缩,致使幼苗猝倒,病斑多呈暗绿色。成株期发病,以根茎受害较多。根部受害后呈褐色,后引起整株枯死。茎部多在近地面及分又处发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受害果先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外果皮暗红无光泽。病果个小、皱缩,味苦,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