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鹿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为特征。1病原体狂犬病病毒一端钝圆,另端平凹,呈子弹形或试管状外观。有囊膜和囊膜纤突,为单股RNA型。本病毒对酸、碱、甲醛、升汞、乙醚和丙酮等敏感,1%~5%甲醛液经5分钟、0.1%升汞液经2~3分钟、5%来苏儿液经5~10分钟能将其杀死,但在50%甘油缓冲液中于冰箱能保存1年,真空冻干毒可保存3~5年。  相似文献   

2.
正1伪狂犬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1)伪狂犬病的病原学。伪狂犬病又称Aujeszky氏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PR已经被我国列为2类传染病。PR的致病病毒为猪疱疹病毒I型伪狂犬病病毒(PRV),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是一个封闭的核衣壳,属于双股DNA病毒,有囊膜。PRV感染的发生与该病毒的囊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3.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症状。1病原伪狂犬病病毒属于孢疹病毒科的I型孢疹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DNA,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对酸和碱抵抗力较强,在pH6~11之间稳定。用0.5%石  相似文献   

4.
<正>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称恐水症,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神经调节高度障碍为特征,表现为患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因麻痹而死。1病原与流行特点狂犬病的病原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此外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病毒存在于患畜的中枢神经细胞及唾液中,能在细胞的胞浆内形成一个至几个狂犬病病  相似文献   

5.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其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特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一种有囊膜的正股RNA病毒。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直径90~160nm,在囊膜上有花瓣状突起,长约18~24nm。本病毒不耐热,56℃经45min、65℃经10min死亡。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神经调节高度障碍为特征,患羊表现为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终麻痹而死。1病原狂犬病病原是狂犬病病毒,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该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病畜的延脑、大脑皮层、海马角、小脑和脊髓中,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病猪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1病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核糖核酸(RNA)型,以球状为主,是外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突起的完全病毒。此病毒在组织细胞上培养困难,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原及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其为双股DNA,有囊膜。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其对普通消毒药物敏感,1%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200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死亡率和死亡数居首的不是肆虐的非典型肺炎,而是狂犬病(Rabies)这一古老的疾病[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以狂燥不安、恐水、攻击行为、进行性麻痹和最终死亡为特征,死亡率几乎100%。1病原狂犬病病毒(RV)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RV性质不稳定,反复冻融可使病毒灭活,紫外线照射、蛋白酶、酸、新洁尔灭、自然光及热等都可以迅速破坏病毒活力。56℃,15~30min、1%甲醛溶液和3…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原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呈暴发性流行,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 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 nm。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 nm,呈放射状排列的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狂犬病病毒,由狂犬或其它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传染而引起。其临床特征是病畜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高度兴奋,意识紊乱,表现为狂燥不安,啃泥撞墙、流涎、哞叫,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一九八一年三月份以来,我  相似文献   

12.
正羊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后期出现局部或全身麻痹死亡为主要临床症状。狂犬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上至少有64个国家曾发生过该病。目前,有些国家利用地理环境和多种综合的防控措施已经消灭了本病。羊只发病症状明显,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13.
<正>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临诊上以突然发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衰竭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继发感染多种疾病。猪流感病毒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普遍,曾有暴发,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需要对猪流行性感冒加强防控。1病原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多形性,直径约20~120 nm,也有呈丝状者。有囊膜,囊膜表面上突出的糖蛋白,称为纤突,是表面抗原,由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而局部或全身麻痹为主要特征,致死率达100%。近年,国内人发生狂犬病的病例有上升趋势,因此广大养犬户应加强对犬的管理,对此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病毒完整粒子呈圆形,直径为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nm,有囊膜和纤突。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PRV的毒力是由几种基因协同控制,主要有gE、gD、gI和TK基因。发现TK基因一旦灭活,则PRVT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动物出现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而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人和多种动物可以感染,本病在许多国家存在,在我国时有发生,因狂犬咬伤人导致死亡也时有报道。由于本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流行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很难杜绝人和家畜的狂犬病。近年来有报道称,在中非和东非发现麻痹型狂犬病耐过病例及健康犬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并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极度兴奋和意识障碍,最后局部或全身麻痹死亡.人和各种畜禽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尤以食肉动物(犬科和猫科)最易感.2004年,我市灵山县发生一起乡村"草药兽医"在诊治一头病牛时被感染狂犬病毒而导致死亡的案例,现将该案例的有关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羊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接触性传染病,也称恐水症,俗称疯狗病。以神经兴奋、意识障碍、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为临床特征。在病理组织学上,以非化脓性脑炎和神经细胞胞浆内出现内基小体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症状明显,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大多以死亡告终,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为病畜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作者通过对安徽省动物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防控经验,探索人与动物感染狂犬病的内在联系,找出狂犬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奶牛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病变的急性、接触性、高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病”,是危害人及家畜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者几乎100%死亡。本病以神经调节障碍、反射兴奋性增高,发病牛表现兴奋、嚎叫、狂躁不安、意识紊乱为特征,最终发生麻痹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