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菌剂及其施用量,为番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巴德丽1号’为供试番茄品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J1、J2、J3、J4),设3种施用量水平,分别为1×103,1×105,1×107 CFU/株,记为T1、T2、T3,进行完全组合试验设计,共计12个处理,分别为J1T1、J1T2、J1T3、J2T1、J2T2、J2T3、J3T1、J3T2、J3T3、J4T1、J4T2、J4T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番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以及果实品质。【结果】7月14日,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均高于CK,其中J4T2处理番茄植株株高和茎粗均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7月3日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均达到峰值,此时J4T2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CK相比,喷施J1、J2、J3 、J4菌剂均能提高番茄根系活力,但只有喷施J4菌剂处理与CK之间有显著差异。7月3日至7月14日,与CK相比,喷施J1、J2、J3 、J4菌剂均降低了叶片MDA含量,其中喷施J4菌剂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各处理叶片中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处理SOD活性均于7月3日达到峰值,此时喷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其中以处理J4T2的SOD活性最高;随着番茄植株的不断生长,叶片中的POD活性不断升高,其中J3 、J4菌剂对POD活性影响较大。与CK相比,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与番茄红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J4T2处理的以上指标均为最高;4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以J4T2处理最低。【结论】添加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改善保护酶活性与果实营养品质,其中J4T2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草莓科学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粉玉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了菜籽饼(T1)、羊粪(T2)、生物有机肥-藻优菌(T3)处理,以不施肥任何肥料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草莓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不施用底肥CK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91.10%、93.71%、108.99%和333.05%。T2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8.33%和85.67%,草莓折合产量较CK增加了37.81%。综合来看,T2处理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最为显著,其对草莓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作设施番茄产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问题,以传统施肥为对照(CK),设置微生物有机固体肥+微生物菌剂灌根(T1)、微生物有机固体肥+微生物菌剂灌根+蚯蚓液体追肥(T2)处理,探究微生物菌肥与蚯蚓液体肥对连作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CK,T1、T2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相对生长速率、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总生物量,分别为5.14%、3.12%,25.77%、34.02% 和 18.10%、14.65%。相对CK和T2处理,T1处理显著增加了株高生长速率和果实产量,分别为3.77%、4.46% 和 18.37%、19.90%;相对CK,T1处理显著增加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17.06%、35.19%、37.57%和22.44%。综合肥力指数表明,T1>CK>T2,T1综合肥力指数SFI显著高于CK和T2处理,分别为11.21%及19.03%。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综合肥力指数、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性正相关。总之,相对CK,T2处理显著促进植株生物量增加,T1处理对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和增加土壤肥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陈玉琴 《乡村科技》2023,(12):87-89
分析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在滴施生物菌剂下的具体表现,以此选择最佳的生物菌剂,为番茄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以青海大红番茄为研究对象,常规组设置化肥处理(CK),试验组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T1)、奥瑞根微生物菌剂(T2)、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T3)、益菌高生物肥料(T4),分析不同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T4处理下番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CK处理,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佳;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短时间内施用生物菌剂对土壤p H值影响不显著,但能够促进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质量分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T3处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等质量分数达到最大。由此可见,中草药成分生物菌剂施用效果最佳,更能够促进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燃煤式基质(土壤)热水消毒机的基质高温热水消毒,对戈壁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及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高温热水消毒处理后戈壁温室基质理化性质,对比分析各生育期番茄生长特性、产量性状、果实品质,生育期调查番茄青枯病病情指数.[结果]通过高温热水消毒使基质20 cm处温度持续高于50℃达4~6h,可恢复基质功能,减轻青枯病的危害,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提高产量.[结论]基质高温热水消毒处理可有效防治蔬菜青枯病的发生,且促进番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早春茬设施番茄栽培时套养蚯蚓的效果,在宁夏平吉堡农场日光温室中,研究了垄沟套养蚯蚓(T1)和垄上暗沟套养蚯蚓(T2)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套养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作用,其中蚯蚓垄上暗沟套养(T2)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番茄产量方面表现较优,试验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升高186.67%,较CK(番茄常规栽培)试验后土壤升高32.72%;Ec值较试验前土壤降低21.79%,较CK试验后土壤降低16.94%;pH值较试验前土壤降低3.02%,较CK试验后土壤降低1.47%;产量最高为171.05t/hm2,较CK提高18.9%;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4.70%、58.20 mg/kg、1.88%和55.50 mg/kg,分别比CK高15.20%、45.50%、42.42%和32.14%。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有效缓解宁夏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改良剂,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以添加自制酸性改良剂(SM)、矿土改良剂(MS)、硅钙钾改良剂(SCP)、北京紫光酸性改良剂(BJ)、脱硫灰改良剂(DR)、微生物菌剂改良剂(M)为处理,研究不同改良剂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提高番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土壤pH值(P0.05)。施用SCP能显著提高番茄的株高相对生长速率、果实品质、土壤肥力,显著增加番茄产量(5.10%,P0.05);施用BJ能促进番茄增产,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和果实糖酸比(P0.05);施用MS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及株高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根系总表面积(P0.05)。综上,SCP处理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为最佳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值、磷酸酶活性越高越不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翠冠梨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肥方式,研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梨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土壤相比较,CK和各微生物肥料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与CK相比较,施用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处理T1和T2能显著提高土壤pH,但土壤调理剂T1处理的土壤全氮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均要低于对照,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T3和T4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了土壤EC值,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测定梨的产量和品质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处理T1和T2较大的提高了梨产量,其中T1处理产量最大,平均单株产量达到50.38 kg,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分别达到8.0%、10.0%和17.02,高于CK和其他处理,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T3和T4对于梨产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栽培条件下,每株施用7.5 kg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并与复合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梨树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施用对海南樱桃番茄地酸化土壤理化环境及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在酸化土壤改良和优质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酸性土壤为试验土壤,设不追肥(CK)、追施0.30‰复合肥(0.30‰ CF)、0.30‰腐植酸营养液(0.30‰FDG)、0.20‰腐植酸营养液(0.20‰ FDG)和0.16‰腐植酸营养液(0.16‰ FDG)共5个处理,于樱桃番茄生育期内定期测定盆栽土壤pH,收获期(植株移栽120 d)测定叶片SPAD值、植株株高和茎粗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测定盆栽土壤电导率、有效养分、阳离子交换性能及酶活性等指标,并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樱桃番茄植株移栽120 d时,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盆栽土壤pH>5.60,而施用复合肥的土壤pH<5.00;0.20‰~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复合肥处理均提高6.8%;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复合肥处理,而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复合肥处理。虽然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但根据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级指标,其仍处于高水平,可满足樱桃番茄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樱桃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高于其他处理,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优于或等同于复合肥处理,其中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果实产量较复合肥处理增产2.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品质大部分指标与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腐植酸营养液处理以0.20‰~0.30‰施用量效果最佳,既能改良酸化土壤,又可提高樱桃番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蚯蚓粪作为基质配料对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粉印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蚯蚓粪配比基质进行袋式番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3蚯蚓粪+1/3土壤配比的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优,可显著提高基质中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含量,促进微生物量氮、碳含量和有效活菌数;株高显著高于对照,茎粗净生长量为10.59 mm,较对照提高249.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14.60%、35.33%、52.13%和18.86%;每667 m2番茄产量较对照提高109.72%,净收益达12 916.21元。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3蚯蚓粪+1/3土壤配比的基质得分最高,是改善基质理化性质、植株生长发育和提升果实品质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以‘欧帝’番茄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方法,以腐熟菇渣、牛粪、羊粪、小麦秸秆、棉花秸秆、玉米秸秆、草炭、蛭石、河沙为原料,制成8种不同配方基质,以配方A(酒泉传统配方基质)和配方I(商品基质)为对照,通过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番茄植株生长状况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研究筛选出适宜非耕地日光温室设施番茄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J[V(牛粪)∶V(玉米杆)∶V(菇渣)∶V(草炭)∶V(蛭石)∶V(河沙)=2.5∶2∶1∶1∶1∶2.5]和配方C[V(羊粪)∶V(麦秆)∶V(棉花杆)∶V(菇渣)∶V(河沙)=2∶2∶2∶1.5∶2.5]的理化性质良好,符合番茄生长需求;其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配方A;配方J、C能够较好地改善番茄品质,其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质量分数均较高,显著高于配方A,配方C的糖酸比最高(5.06),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处理;配方J、C番茄产量分别为9 317.894kg/667m2、8 546.987kg/667m2,较配方A高86.4%、71.0%。综合以上指标,J、C配方番茄植株长势好,果实品质佳,产量高,且均以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较商品基质取材方便,成本低,适宜在酒泉地区非耕地番茄基质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腐殖酸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殖酸肥不同用量(300、600、1 200、1 800 kg·hm~(-2))对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和果实产量品质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蔬菜专用复合肥)相比,施用腐殖酸肥对各处理均有增产作用;腐殖酸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量品质的提高,适量腐殖酸肥的施用才能显著提高番茄经济效益;1 200 kg·hm~(-2)腐殖酸肥的追肥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植株生长状况最好,番茄产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菌剂对连作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格雷番茄为试材,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剂对连作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促进番茄株高的增长和茎粗的增粗,显著增加单果重和小区产量,番茄果实V_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盆栽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计了A不施入有机肥(CK),B 50 g/株有机肥加化肥,C 100 g/株有机肥加化肥,D 150 g/株有机肥加化肥,E 200 g/株有机肥加化肥,F 250g/株有机肥加化肥,G 300 g/株有机肥7个处理。[结果]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有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比适宜才能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含量。[结论]每株番茄使用200 g有机肥和5.9 g尿素、5.6 g过磷酸钙、4.0 g硫酸钾能极大地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设施栽培番茄光合作用、产量、品质及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巴宝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施有机肥,T1;有机肥+复合肥,T2;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T3;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T4),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相比,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处理使番茄增产21.69%,且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12%、11.82%和50.57%;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使番茄增产29.03%,果实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质量分数分别提高62.50%、21.30%和97.31%,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4.56%、18.73%和63.12%。研究认为增施有机肥(30%)和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强土壤肥料利用率,促进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在杨凌地区春季设施番茄的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有机物料的处理方式对番茄土壤理化性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设置空白对照(CK)、有机物料掺混不经过高温腐熟(OF)、掺混后有机物料高温腐熟(COF)、腐熟后+微生物菌剂(CRF)4个处理,探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有机物料腐熟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增加了土壤中碱解氮含量(32.33%)、速效钾含量(68.22%)、有效磷含量(66.49%)和有机质含量(8.7%)、土壤细菌(836.17%)、土壤脲酶(66.38%)、过氧化氢酶(17.8%)和脱氢酶的活性(64.02%),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达到培肥土壤的效果。同时施入有机物料后显著提高了番茄的单株产量和番茄含糖量,较CK处理而言,有机物料投入处理的产量和含糖量增幅范围分别在4.87%~9.86%、 0.33%~0.58%,且均以腐熟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效果最显著。从方差分解分析来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对产量的解释度为99.3%,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酶活性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有机物料配合微生物菌剂的投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星宇201番茄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复合酵素和生物质炭配施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酵素、生物质炭可明显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果实产量,番茄果实品质得到改善,与常规土壤栽培(CK)相比,生物质炭处理的番茄植株株高、茎粗有明显提高,复合酵素处理的番茄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改善;复合酵素和生物质炭配施既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又能增加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处理效果优于复合酵素、生物质炭单独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保水剂对盆栽樱桃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基质盆栽方式研究施入不同剂量保水剂对樱桃番茄植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保水剂处理水平,分别为0(CK),2.0,4.0,6.0,8.0 g·株~(-1),在露天环境下调查不同保水剂施用水平对樱桃番茄生长和结果特征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减少灌溉水量且施用量以8.0 g·株~(-1)时节水效果最佳;当保水剂剂量为2.0 g·株~(-1)时,番茄植株叶片数和株高,以及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溶性糖和Vc含量而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导致果实糖酸比均显著低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中又以2.0 g·株~(-1)处理糖酸比最低。综合而言,施入保水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盆栽樱桃番茄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番茄果实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2.0 g·盆~(-1)处理促生长和增产效果最好,但其番茄果实品质下降幅度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对大棚西葫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设3个处理,分别为0(CK)、15(A1)2、5 g/株(A2),在生长期间调查植株的座果数、株高、叶绿素含量等生物学性状,始收时统计始收期、始花期,分析测定各处理西葫芦果实的总糖、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比较处理对西葫芦果实品质的影响,调查化瓜率、病果率、白粉病发病率、病毒病发病率、死株率等。[结果]结果表明,增施土壤调理剂使植株抗逆性增强、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大棚内增施土壤调理剂使西葫芦株高增加24.4%,根系活力增加36.3%,叶面积增加25.8%,产量增加35.5%,Vc增加20.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比较不同处理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可知:土壤调理剂用量在25 g/株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椰糠、柠条作为栽培基质,以常规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在槽式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基质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常规土壤)相比,T1(椰糠基质)最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随着定植时间的增加,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单株结果数和单株平均产量最高,但品质较差;T2(柠条基质)的各项品质指标表现较好,产量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