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是实现养蜂经济效益和保障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础的关键季节 ,因此 ,抓好夏季蜂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笔者将其整理归纳出来 ,与广大蜂友探讨。1、选好优良蜂王。新蜂王产卵早 ,因此每年的春天应将老蜂王全部换掉。这样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 ,提高采蜜能力。2、调整巢脾。蜂王喜爱在新脾上产卵 ,同时新造的巢脾不易遭到巢虫的侵害 ,可减轻蜂群防护脾的负担。3、预防盗蜂。夏季蜜源不足或中断时 ,常发生盗蜂现象。对存蜜不足的蜂群要及时在晚上补喂糖浆 ,最好一次喂完 ,同时把无蜂王的蜂群和太弱的蜂群合并。在蜜源…  相似文献   

2.
刀割取蜜除适用于自然蜂群外 ,活框饲养的蜂群仍然适用。在流蜜期 ,中蜂有极强的造脾能力 ,割取后能很快恢复原状 ,且能刺激蜜蜂兴奋 ,便于旧脾的淘汰 ,减少巢虫滋生 ,是增强蜂群生命力的有效举措。方法是 :将活框饲养蜂群的巢脾提出抖尽蜂 ,平放于木板上 ,沿巢框内围把脾割下 ,再割下巢脾上部贮蜜带 ,下部子脾用铁皮爪 (制法见《蜜蜂杂志》 1999年第 1期 16页 )固定在原巢框上部后放回原群 ,蜜蜂会沿巢脾下端接造新脾 ,上部子脾随幼蜂的出房蜜蜂会在房里贮蜜 ,又成为贮蜜带 ,蜜封盖后又如前法将贮蜜带割下。这样 1张巢脾在不采取其他调控方…  相似文献   

3.
王奎月 《中国蜂业》2006,57(3):24-24
在养蜂生产过程中,蜂群群势有时大,有时小。就北京地区而言,在荆条流蜜结束时蜂群群势下降很快.群势下降就得撤下巢脾.撤下来的这部分巢脾,当时没处存放,弄不好巢脾就被巢虫毁坏,我定地饲养一个40—50群蜂的小型蜂场,到荆条流蜜结束,蜂群群势下降.就得撤下200多张脾,  相似文献   

4.
<正>巢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之一,每年自芒种后,巢虫开始猖獗,弱群抗巢虫能力差,容易引起蜂群飞逃。我试用冷冻法治巢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蜂王囚入王笼挂在蜂群中部,待子脾出净,抽出一半巢脾,喷一些水放入冰柜冻2天,取出在太阳下晒2分钟,将巢脾放回蜂群,再将另一半冷冻。保持蜂群蜜粉充足,蜂多于脾。  相似文献   

5.
巢脾是蜂群中繁殖幼蜂和貯藏花粉、蜂蜜的基地。巢脾的优劣,对培养强群与提高产蜜量,有着重要的关系。老巢脾是蜜蜂病虫害传播的发源地,在老巢脾中,潜伏着许多病菌和虫害种子,同时由于长期哺育幼蜂,巢房里的茧衣层不断增厚,使巢房容积逐渐缩小,因此哺育出的幼蜂体躯缩  相似文献   

6.
巢虫入侵蜂群后,潜入巢房底部蜡质中,以及3个房眼交界处的三棱柱形“蜡柱”内打隧道,深居于“地下宫殿”内,任何药物都无法进入它们的居所故人们无法用药物杀死这些巢虫。根据巢虫一旦潜入巢脾后,即在同一张巢脾内(一般不再潜入另一张巢脾)度过幼虫阶段直到离脾化蛹的特点,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幼虫杀灭。方法:在巢虫已入侵的蜂群内插一块框式隔王板,把蜂箱平均分隔成左右两室,蜂王留在左室里经过21天后,右室的幼蜂全部出尽,将右室内已无蜂卵、虫、蛹的脾全部抽出,抖尽工蜂。将其中无蜜、无粉的空脾拿到太阳光下暴晒数分钟(注意不要晒化巢…  相似文献   

7.
在蜂群的饲养管理中,灵活使用隔板,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早春蜂群恢复期的使用在早春当蜂群第一次飞翔排泄之后,要迅速检查蜂群,这时蜂王可能已在蜂团中央巢脾上产仔了,应用热快刀将卵圈外围的封盖蜜(除上梁下面留二指宽外)全部割开,以利蜜蜂食用或搬运别处,促进卵圈迅速扩大。同时视蜂数而紧脾。一定要蜂多于脾,紧脾同时将大蜜脾和多余巢脾一并撒出,调整好蜂路。这时将隔板紧贴箱内巢脾外侧放入,然后将一张大蜜脾割开全部蜜盖贴放隔板外侧。经过这样处理后,蜂数集中,保温良好,蜂王产卵积极,工蜂能有效地饲喂和  相似文献   

8.
谈人为分蜂     
<正>当蜂群出现雄蜂,巢脾下方有王台封盖或快要封盖(若是成熟王台则多数已自然分蜂),把有蜂王的脾加上一个蜜粉脾提出来另放一个合适的地方,组成一个新分群(为减少出勤飞回原巢,可在老王群巢门前放些杂草、树枝)。原群剩下部分不再分群,以取蜜为主,只留一个王台,在蜂多于脾拥挤状态下,加1~2张旧脾(旧脾来源是秋季余脾放冰柜中冷冻20~30小时冻死巢虫及蜡螟卵,贮藏在蜡螟不能进入的蜂箱内,备用),  相似文献   

9.
正赣南中蜂的早春繁殖应从2月初开始。首先将全场蜂群换箱、缩巢,换箱、缩巢可以同时进行,在换箱抽脾的同时要仔细检查蜂群,如发现失王群应及时补上产卵王。在这个时候补王要先补子,即从别群中提出有小面积的并且有各种虫龄带有封盖蜜的巢脾调进无王群,原无王群的巢脾全部提出另行处理。补充子脾的数量要看无王群的群势而定,如果在3张脾以下就补1张子脾,4张脾以上就补2张子脾。补上子  相似文献   

10.
巢虫 (蜡螟 )是令广大饲养中蜂蜂友头痛的主要虫害之一 ,它蛀食巢脾 ,损伤蛹与幼虫 ,影响蜂群的健康发展 ,严重时蜂群飞逃 ,从而造成损失。本人是位业余饲养中蜂者 ,在实践中发现 ,采用巢框不布线 ,经常换下旧巢框 ,使蜂巢内巢框 (特别是上梁 )使用期尽量不超过 4个月。几年下来 ,均未发现巢虫上脾危害。我每隔 3~ 4个月便结合取蜜 ,将摇过蜜的巢脾沿上梁削下 ,移入事先准备好的新巢框内。将巢脾吊在巢框上 (绑脾法可参照《蜜蜂杂志》1999年第 1期 16页张绪林蜂友介绍的铁皮爪绑脾法 ) ,然后小心地放还原群 ,次日检查并纠正 ,如已粘好 ,去…  相似文献   

11.
巢睥是蜜蜂(工蜂)用蜂蜡制成,形状如脾。蜜蜂赖以栖息、生活,是构成蜂群主要物质之一。巢房(又称巢房眼或房眼)是供蜜蜂(工蜂)储蜜,储花粉之用;又供蜂王产卵、工蜂育虫之用。蜜脾巢脾的巢房工蜂已储上蜜,不储花粉,也不育虫,称为蜜脾。封盖蜜脾巢脾的巢房中,工蜂已把蜜储满,并把蜜房眼用蜡封好,称为封盖蜜脾。90%以上蜜房眼已封盖即作为封盖蜜脾。  相似文献   

12.
1.培育越冬蜂 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以扩大产卵圈,注意保温,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  相似文献   

13.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1,52(5):16-16
传统蜂巢培养强群易 ,保持强群难。由于蜂王常年在巢箱 5~ 7张巢脾上巡回产卵 ,采集蜂要经过蜂王产卵区上继箱 ,常出现蜜粉抢占产卵巢房 ,蜂王产卵下降 ,蜂群呈现蛹多虫少 ,过剩的哺育蜂随即产生分蜂热 ,不管怎样调脾 ,也难保持卵、虫、蛹的比例为 1∶2∶4。传统蜂巢饲养的双王群 ,是将巢箱中间用一块隔堵板将巢箱分为左右二室 ,每室放 3~ 4张巢脾 ,再根据产卵情况和管蜂目的进行调脾。而蜂王产卵区毕竟是采集蜂上继箱的通道。势必影响蜂王产卵 ,还常出现偏集和失王等现象。高温季节 ,由于巢箱空间小 ,蜂群易受闷甚至“伤热”。流蜜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巢脾是蜂群生活、繁殖和贮存蜜粉的场所。一张好的巢脾对促进蜂群的繁殖和提高产蜜量关系密切。在蜂群的繁殖期间,如果巢睥不足,蜂王无巢房产卵,影响繁殖;流蜜期巢脾不足,影响蜂群采集减少产蜜量。因而,多造脾、造好脾,不仅能加快蜂群的繁殖提高产  相似文献   

15.
1 中蜂巢脾的修补方法 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注重巢脾的修造对蜂群管理十分重要.从巢脾的修造质量上能反映出一个蜂场的管理水平. 1.1新脾修造 中蜂易受巢虫侵害,若采用在上梁腹面开设巢础沟加固巢础的办法,则极易成为巢虫的通道,导致巢虫上脾危害;否则,巢础极易与上梁脱离,抖蜂、取蜜,损毁巢脾.采用在距上梁下沿2~3个巢房长度之处再加上一道巢础线的办法,用来粘贴巢础加固巢脾,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2,32(6):46-46
中蜂清巢能力差,特别是老脾,巢虫容易滋生。一旦出现巢虫,开始是出现咬脾,当巢虫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工蜂清理负担加重,最后造成无法清理完毕。此时出现工蜂怠工,不出巢采集,消耗巢内蜜,蜂王产卵减少,直到停止产卵,蜂王腹部收缩变小。不久待新蜂出完,巢内蜜耗尽,出现飞逃,给养蜂者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养蜂取蜜都是用摇蜜机取,而我认为传统的刀割取蜜同样有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病虫防治方面有它独到之处。现将本人在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a.在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方面:2002年我收捕的一自然分蜂群,约4脾蜂,因只剩2个巢框,为了应急,我在另一边放1块木板代替巢框让蜜蜂在木板上筑巢。蜂群扩大后,我用刀割下巢脾上部的蜜带,中下部子脾用铁皮爪扣挂在巢框上让蜜蜂继续修造;两巢框接连取了几次蜜。因木板较宽,巢脾不便割取,就没有取蜜,后来发现,木板巢脾上的蜂感染了囊状幼虫病,巢框巢脾上的蜂没有染病;木板上的蜜蜂幼虫最终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正1.蜂群在做分蜂准备,工蜂不爱出巢蜂群起分蜂热会导致工蜂不出巢,蜂王减少产卵或停产,群内哺育负担减轻,工蜂等待分家。此时要检查巢脾下部有无王台,若王台封盖,说明很快会发生自然分蜂。一般新王群三四个月内不会发生分蜂。  相似文献   

19.
中蜂咬脾一种是因为巢脾已旧,一种是巢脾中有巢虫。前者是把旧脾的产卵区部分整个咬去;后者是把巢脾中有巢虫钻入或结茧部分零星咬去。在苏南地区中蜂咬旧脾一般在冬末和早春,蜂王开始产卵前,工蜂即把蜂团中央老巢脾由下端逐步向上咬,形成半圆形,逐步扩大到将蜂团内的老巢脾咬去。待外界气温高,蜂团扩散群势壮大,有较多花粉  相似文献   

20.
<正>蜂脾是蜜蜂栖息、繁殖后代和贮存食物的场所。在蜜蜂繁殖期间,如果巢脾不够,会限制蜂王产卵,影响蜂群增长,还会加速分蜂热的产生。在大流蜜期,如果巢脾不够,贮蜜场所缺乏,影响蜂蜜产量。因此,蜂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要加脾,以满足扩大蜂群的需要。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性,要从蜂群中抽取旧脾换上新脾(一般一年换12次),有利于中蜂繁殖。为了防治病虫害,也有必要加础造新脾换旧脾。如果条件不具备,强行加会适得其反,蜜蜂不但不造脾,还会影响蜜蜂对蜂巢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初学者有时急于扩巢,往往在蜂群无造脾条件下加框,对蜂群不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