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西县西瓜栽培生产历史悠久,文峰镇火焰村是西瓜主要产区,相对传统种植而言,设施西瓜栽培的种植更具明显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也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设施西瓜的普及发展,西瓜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设施西瓜栽培技术与病害防治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在陇西县福星镇进行了258微肥喷施对党参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鲜重微肥喷施党参比对照党参高出1 333.3 kg/hm~2,大、中、小党参的产量比对照都高,建议在今后的中药材种植中将258微肥应用作为陇西县中药材增产技术之一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苏璐琳 《甘肃农业》2002,(12):31-31
定西农业特产税的主要征收品目是中药材.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1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四县,品种主要为当归、红黄芪、党参等.目前,本区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已超过20%,而当归占70%以上,中药材已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农学会特产协会已审定批准岷县为"中国当归之乡",陇西县为"中国黄芪之乡",渭源县为"中国党参之乡".定西已是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也成为地区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党参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是定西市栽培的主要中药材之一,年种植面积1.30万公顷以上,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病虫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提高党参生产质量安全水平,保持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无公害党参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陇西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下,陇西县的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党参大苗的种植由于受成本和栽培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得以利用。通过党参地膜高垄平栽技术,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栽培模式,促进党参栽培模式多元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党参中大苗的药效和经济价值,该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易于管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陇西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下,陇西县的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党参大苗的种植由于受成本和栽培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得以利用。通过党参地膜高垄平栽技术,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栽培模式,促进党参栽培模式多元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党参中大苗的药效和经济价值,该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易于管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药材产区,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产量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在省内部分地区已经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组织了大规模开发生产。文章主要结合甘肃省中药材的生产优势,分析中药材种植技术。甘肃省的中药材有当归、党参、甘草、丹参、芍药等,而且当归、板蓝根等这一类药材在全国赫赫有名,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在选地、栽培、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管理,就可以保证药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一、中药材病害发生及防治现状 1.病害呈蔓延趋势随着许多野生药用植物品种的人工栽培成功,由于栽培面积大,种植密度增加,使致一些在野生条件下零星发生的病害迅速蔓延,给中药材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中药材生产组织体系不完善,流通秩序比较混乱,不同地区种子种苗的调运也加速了病害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9.
陇西县的海拔高度、温度和土壤环境有利于白条党参生长,造就了其独特的品质,被确定为白条党参的道地产区。本文介绍了陇西道地药材白条党参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与初加工全过程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药农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陇西县日光温室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常见病害无公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陇西县日光温室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陇西县地膜黄芩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中药材种植品种近40种,素有中国药都之美称。黄芩是陇西县道地大宗中药材种植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5.1万亩,干货产量450万t左右。黄芩适应性强,多栽植于干旱或半干旱的山区土壤中。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高黄芩在山区旱地育苗的成活率,保证健壮种苗的培育水平和产量,增加药农经济收入。现将陇西县地膜黄芩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整地施基肥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12.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种当归、黄芪、党参等品种发展到2000年的16个,到2010年已达23个,其中规模种植的就有黄芪、党参、柴胡、红芪、板蓝根、当归、大黄、甘草、银柴胡、防风、黄芩、款冬花12个品种,引进试种秦艽、白术、丹参、半夏等11个品种。就目前来看,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具有基地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等特点,但就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以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历年来,陇西县作为中药材种植大县,随着化学肥料的施用,轮作倒茬意识薄浅,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的使用等造成种植环境的恶化,病虫害的加剧,尤其是土壤结构变化、有机质的缺乏、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在日常生产中,药农在旋耕方面主要以二牛抬杠为主,翻地不深,每年如此循环,犁底层打破不了,阻碍根类药材的正常生长,为探索立式深旋耕对党参产量的影响,特安排此试验。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种植药材的时间短,对药材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缺乏了解。贵刊能否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熊建云熊建云读者:中药材在栽培过程中病害较多,给药材的增产、增收带来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现将中药材六种主要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根腐病:夏季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地块种植的药材常发生此种病症。其主要危害根部,使根的部分或全部变色腐烂,组织遭到破坏,茎、叶因其根部无法供应水分而下垂、干枯。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③翻晒土壤;④发病初期可用5%石灰水浇根或用1%…  相似文献   

15.
<正>灵寿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侧,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该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山区扶贫计划,大力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其中,丹参,防风和知母为该地区的主要种植中药材。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连年种植,根腐病害发生逐年加重且难以防治,严重地块减产达到50%-60%,损失极大。化学农药防治效果差,易造成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严重影响中药材的品质。为了探求即能防治常见中药材丹参等根腐病的生防药剂和方法,又能提高中药材的品质,达到发展"绿色中药材"的目的,笔者近几年在灵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药材的栽培过程中,常因种种原因使药材的根茎叶等部位感染病害,如不及时防治,则会导致减产,影响药材的产量和品质,给药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就中药材栽培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白术在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为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在重庆开展了白术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调查表明:渝产白术产区危害较为严重的常见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铁叶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常见虫害主要有白术长管蚜、小地老虎、大青叶蝉、金龟子及白术术籽螟等。针对调查结果,总结了白术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药正在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目前我国中药已出口130多个国家。但我国生产的众多传统中药产品,大多数不符合国际医药的标准和要求,其原因之一是中药材栽培过程中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残留超标。作为药材栽培历史悠久的景宁县,是浙江省的主要产区之一,人工栽培中药材面积6.8万亩,为此,进行中药材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深入调查和科学试验,特对中药材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几点意见,以供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生湖 《新农业》2022,(9):35-36
党参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参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栽培党参需要适宜的气候温度,通过覆膜等专业的中药材栽培技术,可以增加党参的种植规模,提高党参标准化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种植品质.本文通过对党参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探索出了党参标准化种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产业化的调整,黑龙江省通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加之栽培管理不当,使中药材病害不同程度地发生,为了使广大农民更好地掌握中药材病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现简要介绍如下。a.根腐病①症状:主要危害根部,使根部分或全部腐烂,茎、叶由于根无法供应水分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