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农产品市场预警课题组分析预测:本榨季食糖产量为917万t,比上榨季减少85万t;加上期初库存187万t和预计进口的120万t,2004/05榨季食糖总供应量为1224万t,比上榨季减少63万t。预计2004/05榨季总需求量1120万t,比上榨季增加20万t,当年产需缺口为203万t;库存消费比下降为9.4%,产不足需的缺口部分将依靠国储糖、进口糖以及替代品来弥补。  相似文献   

2.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1):25-26
2004/05榨季全国累计产糖917.4万t,比上榨季减少,减幅为8.47%;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88.1万t,比上榨季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食糖消费量1050万t,同比下降4.5%,“高糖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得到印证;2004/05榨季中国出口食糖32.5万t,比上榨季增长4.4倍;进口食糖130.6万t,同比增长9.7%;国内糖价受食糖减产、当季产不足需、国际糖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呈上升趋势。2005/06榨季,全国食糖可望实现恢复性增产,预计产量980万t左右.比上榨季增长6.8%;预计2005/06榨季食糖总需求量为1080万t,当季仍产不足需,缺口部分可动用库存、进口食糖等来补充;预计全球食糖产量将达1.49699亿t的历史最高水平,国际食糖市场的供应是充裕的;因国内糖价下降和国际糖价持续上升,国内国际食糖价差将拉大。  相似文献   

3.
2016/17榨季全球食糖产业处于减产的第2年,国际糖价震荡下行,国内糖价先涨后跌。受甘蔗种植面积下滑影响,2016/17榨季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略降,但由于甘蔗种植比较收益回升,农民种植意愿、田间护理增加,中国食糖产量增长6.75%。2016/17榨季,因糖价上涨,农民收入增加,制糖企业普遍盈利;在贸易保障措施下进口糖有所减少,中国食糖去库存进度加快,但走私糖形势日益复杂。展望2017/18榨季,预计种植面积小幅回升,中国食糖产量估计为1000万~1 020万t;在贸易保障措施下,正规进口糖大致可控,单产、走私糖、替代品与储备政策等将对国内食糖产业格局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4/15榨季中国累计生产食糖1 055.6万t,较上榨季减产20.74%;销售食糖879.3万t,较上榨季减少14.16%。2015年中国食糖进入减产周期,糖料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国家对食糖进口调控和管理措施进行了部署,同时启动了300万t地方食糖工业临时储备。展望后市,国内糖市将进入长期去库存阶段,糖价或稳中上升;2014/15榨季国际糖市供给仍过剩,下榨季或由剩转缺,但糖价受各方因素影响仍难有快速改观。后期需继续关注巴西和印度等主产国天气变化、巴西糖醇比、雷亚尔兑美元走势、印度进出口政策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动态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食糖组织(ISO)对2006/2007榨季第一次预测中,ISO认为本榨季全球的食糖产量将达到1.547亿t的历史纪录,比上榨季增加了480万t,涨幅为3.2%;全球食糖消费量预计达到1.525亿t,比2005/2006榨季增长了1.83%,全球食糖将出现220万t剩余。  相似文献   

6.
201213榨季国内食糖生产全部结束,全国共生产食糖1306.84万t,较上榨季增加13.47%。201213榨季,全球食糖供给继续过剩和宏观经济衰退使国际糖价跌破37.48美分kg,受累于疲软的国际糖价和国内食糖供给压力,国内糖价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为保护中国糖农和糖厂的利益,商务部201213榨季已先后3次共收储180万t国家储备糖,收储底价为6100元t,但临储政策对中国糖价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现货价格跌破5500元t,期货价格跌破5000元t。2010和2011年的高糖价刺激了糖料种植面积的扩大,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糖料播种面积为190.232万hm2,同比增长5.05%,201213榨季连续第2榨季增产。展望201314榨季,由于印度、泰国和俄罗斯食糖增产,预计全球食糖市场将连续第3榨季处于供给过剩状态,未来国际糖价很难出现大幅反弹;国内食糖虽然进入了增产周期使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但国内外食糖价差持续位于高位,将继续刺激国际食糖进口,预计新榨季国内食糖将继续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由于目前进口糖是中国食糖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所以201314榨季国内糖价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食糖的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7.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7):27-29
1 2005/06榨季以来食糖产销情况 1.1 本榨季食糖产量为近四个榨季最低 自2005年9月26日新疆自治区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焉耆糖业公司开机生产标志着本榨季开始.至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中云投资有限公司勐腊糖厂最后一个停机,2005/06榨季制糖生产已顺利结束。2005/06制糖期历时273天。本榨季全国开工糖厂286家,其中,甘蔗糖糖厂249家、甜菜糖糖厂37家。累计产糖881.5万t,比上榨季减少35.9万t.其中,甘蔗糖800.8万t:甜菜糖80.7万t。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中国生产食糖1 248.26万t,销售食糖1 082.98万t。2014年中国食糖总产量减少,但主产区日益集中;销糖量和销糖率小幅下降;配额外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进口量为348.58万t,同比明显减少;对厄尔尼诺气候的预期影响贯穿全年,糖价波动明显。展望后市,短期内,过剩库存仍使国内外糖价承压;随着库存压力缓解,2015/16榨季国际糖市供给或由剩转缺,2014/15榨季国内也将进入减产周期,长期价格存在上涨动力。后期需继续关注食糖主产国的天气变化、食糖用蔗比例、进出口补贴政策变化、汇率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动态等焦点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0/11榨季国内外食糖市场回顾与2011/12榨季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11榨季国内食糖生产全部结束。本榨季全国产糖量较上榨季减少2.65%。糖价高企抑制需求。国内食糖销售量有所下降,最近4个月食糖销售的明显回暖仍未能完全弥补前期减少的销量。为弥补国内食糖供需缺口。抑制糖价过快上涨,2010/11榨季商务部已先后8次共抛售166.67万t国家储备糖。并加大了食糖进口力度。糖价高企与优惠政策刺激了蔗农生产积极性,2010/11榨季蔗农明显增收,但因种蔗比较效益偏低,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有限。展望2011/12榨季,由于印度和泰国食糖增产完全可以填补巴西食糖产量的潜在减少部分,全球食糖市场将处于供给过剩状态,未来国际糖价将回归理性;而国内食糖产需仍存在较大缺口,国储糖与进口糖只能维持食糖市场供需紧平衡,且国内糖业成本已经提高,2011/12榨季国内糖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但可能面临国外食糖进口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10):24-27
1 国内糖料与食糖市场分析及展望   1.1 2005/06榨季国内食糖供需分析及2006/07榨季预测   2005/06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881.5万t,比上榨季减产38.5万t,是近四个榨季以来的新低.其中,甜菜糖取得较大幅度的增产,总产量80.7万t,比上个榨季增加20.4万t.但是由于甘蔗主产区干旱的影响,特别是海南、云南减产幅度较大,甘蔗糖总产量800.8万t,比上个榨季减少56.3万t.  相似文献   

11.
谷小伟  陈梦 《现代农业科技》2011,(5):350-351,354
为了解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的含糖量情况,在连云港市超市无糖专柜随机购买样品,检测其含糖量。检测结果可分为3类情况:标签上标注无糖,有42.7%不符合无糖要求;标签上标注无蔗糖,这类食品都不含蔗糖,但不是"无糖",总糖含量在15.3%~37.5%;标签上标注低糖,这类食品有61.5%不符合低糖食品要求,含糖量达25.6%~42.4%。说明我国无糖食品并不是真正"无糖",存在问题较多,亟待整治。  相似文献   

12.
糖料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选地、深耕整地,采用良种,选好蔗种等方面介绍糖料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甜菜制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中国食糖生产、消费、进口以及食糖价格形成机制,指出我国食糖价格受供求关系、能源及格以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周期性波动,未来十年中国食糖的生产和消费将呈缓慢增加总趋势,并且食糖消费增长会快于食糖生产的增长。通过分析甜菜主产区土地资源禀赋,甜菜生产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甜菜制糖产业存在研究投入不足、研发能力不强、甜菜种植规模小、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国家应在政策上对甜菜制糖产业予以扶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甜菜研究水平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拓展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建议,挖掘甜菜制糖业产业发展潜力,促进甜菜制糖业产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矮壮素喷施次数对甜菜糖分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筛选适宜新疆南疆喀什新糖区甜菜糖分积累及产量形成的矮壮素喷施次数。【方法】 以KWS-9147甜菜品种为材料,选用矮壮素水剂(50%),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在不同时间喷施矮壮素0次(CK)、1次(D1)、2次(D2)、3次(D3),研究喷施矮壮素次数对甜菜植株特性、糖分积累动态变化、糖分积累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 喷施矮壮素3次(D3)、2次(D2)处理与CK处理相比,使甜菜株高和枯叶数分别降低19.77%、11.24%,17.52%、17.44%;根长及根直径分别增长26.37%、19.90%,10.37%、5.93%;且使甜菜单根重和含糖率分别增加16.54%、13.38%,6.60%和5.95%,甜菜产量增产率及产糖量增产率分别达到12.69%、8.90%,20.17%和15.35%。D2、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D2处理糖分积累动态变化与当地积温及日均温动态变化吻合度最高,拟合值分别为0.985 4、0.898 6。【结论】 喷施矮壮素2次(D2)处理有效促进南疆喀什新糖区甜菜含糖量和较高产糖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徐雪 《农业展望》2009,5(1):15-19
文章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糖料收购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比较效益、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以及糖农收益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2008/09榨季国内外食糖供求形势及价格变动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蒽酮法测定了甘草浸膏中还原糖及总糖的含量,通过实验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7.
还原糖和总糖是评价烟叶化学成分的两个常用指标,而生态因素对二者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品种等其他因素,因此适宜的生态条件才可能生产出糖类含量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的烤烟。分析了影响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的重要因素,概述了温度、光照、海拔、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生态因素对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11,7(5):49-53,58
文章阐述了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政策及所发挥的作用,在分析中国食糖生产形势的前提下,明确指出自2000年起中国已稳定成为食糖净进口国家,2011年进口食糖将成为中国弥补食糖缺口的主要手段之一,初步判断2011年中国食糖进口量有突破配额的可能。在分析全球食糖供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管好、用好配额的建议,以保证中国食糖进口利益的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9.
史先振  王强伟  李永仙  王洪新  高行恩  苏义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980+6053-5980,6053
[目的]探讨常温渗糖法生产白姜蜜饯的新工艺。[方法]以安徽铜陵白姜为原料,进行常温渗糖法生产白姜蜜饯的试验,并检测其总糖、水分以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质量指标。[结果]常温渗糖梯度为先用40%的蔗糖液后用50%的蔗糖液,时间分别为6h和10h。该工艺制得的白姜蜜饯含糖量为46.12%,水分含量为18.55%,菌落总数为460cfu/g,大肠菌群≤300MPN/kg。[结论]制得的白姜蜜饯质量较好,使白姜蜜饯生产过程快速省工,节约能耗,减少用糖,降低营养物质损失,适宜于连续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0.
影响甜菜块根产量及含糖率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是制糖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单产和含糖率低成为制约中国甜菜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甜菜根重与含糖率相关关系、品种对甜菜块根增长和含糖率的影响、光合特性与甜菜块根和含糖增长的关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菜块根和含糖率影响四方面进行了概述,为今后研究甜菜块根产量及含糖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