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家具透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家具透雕是具有代表性的雕刻类型,其独特的技术要求体现了明清家具制作技艺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本文介绍了明清家具透雕的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技法,并结合生产实际探讨明清家具透雕的具体雕刻步骤和操作技艺.从而反映传统手工雕刻技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揭示其所具有的独特操作理念和工艺价值,为进一步了解明清家具的制造技术,研究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及文化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操作角度,围绕雕刻技法和雕刻工具阐述明清苏作家具木雕传统手工技艺特色,旨在基于苏作家具木雕现有传承方式和生产现状,为苏作家具木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保护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郑俊辉 《绿色科技》2014,(1):259-260
指出了明清家具制造达到了艺术和工艺的顶峰,其中雕刻艺术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从造型、内涵及工艺等角度阐述了古典工艺家具雕刻艺术,并分析了其雕刻艺术对现代家具装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明清家具制造达到了艺术和工艺的顶峰,其中雕刻艺术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反响。从造型、内涵及工艺等角度阐述了古典工艺家具雕刻艺术,并分析了其雕刻艺术对现代家具装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型合成仿古雕家具问世一种新型的非木质合成家具—仿古雕花工艺系列家具,最近由山西省曲沃新型工艺制品厂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这种新型的仿古雕工艺家具,不经雕刻,利用现代化工技术与传统的浮雕、阴雕、阳雕、镂空等雕刻技艺融为一体,采用有机和无机化工凝胶材料...  相似文献   

6.
ArtCAM PRO在木工家具行业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木工家具雕刻艺术历史悠久,以前雕刻成品都是由雕刻师手工完成,对雕刻师的要求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工家具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手工雕刻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其生产成本高、周期长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要求。改进产品设计、提高效率、缩短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类几千年灿烂的文明,经过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其以用材考究、造型简练、比例适度、结构科学、装饰精美著称于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明清时期的匠师们通过这一精湛的制作技艺将木材材性、造型形式及悠悠之传统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器物本身实现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理性与感情、物质与心灵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仿古家具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保留传统生产技艺,同时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应对产品相关功能性特征进行必要创新。这样才能既体现出传统中式家具榫卯结构在造型和组合效果上的独到之处,同时也符合现代人的基本审美观点,使其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相较于比较接近现代家具设计风格的明清家具而言,宋代家具材质与材料的多元化则开启了中式家具设计的新方向。分析了仿古家具基本特征,总结了宋代竹家具特点,基于此,对现代宋式竹家具提出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木雕花板作为中国传统家具、门窗和建筑上的常用构件,记载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为了保护和传承木雕花板等民间雕刻设计和制作技艺,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传统木雕花板的三维模型,进行数字化留存,并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实现木雕花板的复制,可用于创建传统木雕三维模型数据库,其数字化信息有利于木雕艺术的系统研究、教学与赏析。  相似文献   

10.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高峰,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传统竹家具包括明清竹家具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而传统竹家具特别是明清竹家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传统竹家具艺术将有助于中国家具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在梳理竹家具形制和编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明清竹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的艺术特征,总结出明清竹家具造型具有简练淳朴的线条之美、结构具有顺应材性的实用精巧之美、装饰具有天然与人工相融合的自然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竹家具嬗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明清竹家具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将有助于完善中国传统家具艺术风格的整体面貌,也可以为中国新中式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清中期为时间节点,将明清苏作家具木雕主流装饰划分为明式和清式两种雕饰风格。通过调研收集建立明清苏作家具木雕样本库,运用SPS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等方法,重点围绕装饰题材、装饰部位和装饰技法,探讨苏作家具木雕艺术的时代差异特征。结果表明:明式和清式苏作家具木雕中,二者使用的装饰题材类别和应用的装饰部位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使用的雕刻技法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技术信息3则     
技术信息3则新型合成仿古雕家具问世一种新型的非木质合成家具———仿古雕塑工艺系列家具,最近由山西省曲沃新型工艺制品厂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这种新型的仿古雕工艺家具,不经雕刻,利用现代化工技术与传统的浮雕、阴雕、阳雕镂空等雕刻技术融为一体,采用有机和无...  相似文献   

13.
明清竹家具设计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家具生产的鼎盛时期,其中融合了很多人文因素。因此无论是在当下的艺术品拍卖上还是在仿古家具的设计与生产上,都能充分体现出明清家具的艺术性价值。相较宋代初期刚刚兴起竹制家具明显不同的是,明清时期作为我国传统中式家具的鼎盛时期,其家具器型和设计使用风格都已经较为成熟,所蕴含的人文文化元素能与艺术元素相契合。概述了明清家具艺术特征,简析了明清竹家具特点,为人们更深入了解明清竹家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明清时期竹家具形式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竹家具是我国家具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竹家具的形式美是对我国传统造物思想和传统美学观的传承;同时,发掘明清时期竹家具自身特有的美学性质对现代竹家具及新中式竹家具的设计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文章阐述了明清竹家具形式美的构成要素以及传统儒学和道学思想对其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明清竹家具造型中的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均衡与对称以及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5.
黎族藤编技艺是海南黎族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是黎族同胞勤劳智慧的结晶,被列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手工产品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所替代,黎族藤编技艺的发展面临着困境。赋予传统藤编产品以时代元素,探寻传统藤编转型发展路径对于发扬光大传统藤编技艺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传统黎族藤编特点的基础上,从藤编材料、编织技艺和纹样3个方面阐述了黎族藤编转型发展的路径,可为传统藤编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明清凳类家具座面形态的归类和分析,采用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法,探寻明清凳类家具在座面形态和装饰元素方面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为我国传统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其中的竹藤家具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类型,蕴含着中国延续至今的竹文化。中国的竹文化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2个方面的内涵,尤以艺术性的竹文化更为人们所看重。明清竹家具以其简洁、实用又不失精美的造型艺术,在明清家具甚至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明清竹家具所内涵的"人格特征"、"清净无为"、"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被世人所崇拜和追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明清家具曲面设计的三维数字模型重建的方法,该方法从明清家具实物模型入手,利用MDT平台进行数字化模型重建。同时,对重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明清家具仿古设计制造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提到我国的传统家具,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以硬木为主材的红木家具,因为我国传统家具主要是以明清家具为主,而明清家具的主要用材是以红木为主,所以在研究传统家具时容易忽略一些利用其他材料制作的传统家具,竹类家具就是其中的一类。文中从传统竹家具的造型特点、传统竹家具结构中线的种类和传统竹家具中"线"的形态特征3个方面对其性质、特征、变化以及延伸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拟得出传统竹制家具在造型形态上"线"元素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以期为现代竹家具在线的设计应用上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木雕插屏是我国传统室内装饰用品,由屏风演变而来,发展到明清盛极一时。侯氏木雕插屏是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受明清家具文化影响,历经四代传承,具有天津地方特色。对侯氏木雕插屏的造型、装饰、功能、结构、制作等技艺特征进行了记录与整理,分析了木雕插屏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思考和设计实践,旨在为传统木雕插屏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