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冠果俗称木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和药用树种,亦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文冠果结实较早,产量较高,用途较广。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含油率为55%-66%,油质淡黄色、透明,含蛋白质26.7%,气味芳香,是很好的食用油。种子还含有亚油酸36.9%亚油酸是治疗高血压症的只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抗逆性较强的优良木本油料果树,有"生物柴油"树种之称。笔者对山东沂蒙山区引种、发展文冠果的可行性进行了考察研究,并进行了引种育苗、栽植研究试验,探索、积累了一套栽培经验与技术。一、文冠果的开发价值与前景1.经济价值及产业前景。文冠果种仁含油率56.4%-70.0%,含油率高,油质好,可用来生产高级食用油,也是制造油漆、机械油、润滑油和肥皂的上等原料。目前文冠果提取柴油技术已获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也可栽培为高大乔木。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量为45%-50%,种仁含油量为70%。油黄色而透明,食用味美,具药用功效,油饼可作饲料和肥料。  相似文献   

4.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别名:文官果、文光果、木瓜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含油率为55%~67%;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26.7%,含有人体需要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亚油酸占37.8%-39;4%,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文冠果油在常温下为淡黄色、透明,无杂质,气味芳香,芥酸含量低(2.7%~7.9%),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隶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Xanthoceras),该属仅此1种,为中国特产,在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均有自然分布(牟洪香等,2008).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4%,种仁含油率为55%~66%,并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可作为优良的食用油,在工业上可作为生产高级润滑油、油漆和肥皂等化工产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不同类型花粉生活力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它是我国北部地区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易栽培、便于管理、生长快、结实早、种仁含油率高(30%)等特点。文冠果油的品质好,食用价值可与花生油和大豆油媲美[...  相似文献   

7.
文冠果又名木瓜、崖木瓜、山木瓜、文官果、文灯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独属独种。文冠果具有极强的抗热、抗旱和抗寒能力,种子含油率达30.8%,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全身都是宝,经济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内蒙古赤峰、辽宁阜新、甘肃景泰、山东潍坊、陕西淳化、陕西杨凌等6个主要栽植区文冠果种子大小、质量、含油率、脂肪酸成分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为不同产地所产文冠果种子大小、质量存在差异,种子含油率19.1%~29.9%,文冠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主要成分油酸含量为28.7%~33.9%、亚油酸含量为41.6%~44.7%。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bColia B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别名:文官果、文光果、木瓜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含油率为55%~67%。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26.7%,含有人体需要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  相似文献   

10.
谢发兵 《中国林业》2008,(14):33-33
文冠果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为我国特有树种,大多生长在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文冠果是我国北方惟一的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广,可栽培面积大,果实采收容易,而且易繁殖,是一种较理想的木本油料树种,已被列为制造生物柴油的八大树种之一,成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树种;其种子平均含油率33.7%;种仁平均含油率62.8%。文冠果油可食用并可作为高级润滑油、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     
文冠果是我省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它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大力发展文冠果,对于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改善群众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经济价值文冠果的经济价值很高,被群众称为“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其种子含油率为30.8%,种仁含油率52—66%,土法榨油出油率达25%。文冠果油呈橙黄色,似芝麻油,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还可作为高级润滑油、增塑剂、油漆和肥皂等工业用油。油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种仁含蛋白质26—29.7%)和淀粉(种仁含  相似文献   

12.
文冠果树具有耐旱,抗寒的特性。成活率高,结果早(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个别的植株定植二年开始结果)。寿命长(至今200余年生古树仍在开花结实),且具有含油率高之优点(种子含油率30.8—36.2%,种仁含油率为55—66%),是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油不仅是良好的食用油,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群众称之为“一年种,百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文冠果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文冠果选育研究。依据文冠果筛选标准选出优良单株后进行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而后开展了播种育苗、优树接穗嫁接、子代测定等试验,选育出文冠果良种"白山林场文冠果"一个。选育出的文冠果优良品种,种子千粒重、含油率、5年生优树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6.7%、15.1%、23.2%和35.2%,并且表现出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等优良品性。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收获期长(翁牛特旗乌丹北大庙有1株200余年生的文冠果仍在结果),产量高;种籽含油率高(31%),综合利用价值大;枝叶可做药材;木材坚硬纹理美观可制家具等。群众说;“文冠果全身都是宝,栽一次收百年,是山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15.
重提文冠果     
文冠果,又名木瓜、龙瓜、文官果、文灯果、崖木瓜等,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其中以内蒙古、陕西、甘肃最多,多生于海拔900~2000米的黄土高原、丘陵及山地石隙。文冠果的经济价值很高,有下列用途: 1. 榨油:据测定,种子含油率为30.8%,种仁含油率更高达56~70%,与油茶、棒子相近,比核桃、红松稍低。榨油可供食用或工业用,是北方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树种。 2.提取工业原料:油渣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淀粉,是提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原料,经过加工可做饲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特征及种子含油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分布的4个种源的文冠果进行了果实特征和种子含油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种源的文冠果种仁含油率最高,为63.4%,但平均结果量、种子千粒重、平均每果粒数、平均每株种子总重量和出籽率等果实特征表现最差,分别为2个/株、815.5 g/千粒、13.52粒/果、27.64 g/株、47.8...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冠果粕养猪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该树种耐旱、耐寒、耐瘠薄,适生范围很广,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的10几个省区均有栽培。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8%,种仁含油率为60%以上,其油不仅是化工、医药等良好原料,也是极好的食用油。文冠果种子经榨油后的粕,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40%左右)和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文冠果,又名文冠树、文官果、木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核果类。文冠果全身是宝。其木材坚硬质密,可制作高档家具。嫩叶作为降血压、降血脂的功能茶得到开发。其果壳、叶子及木材的提取物可制作医药。文冠果种子含油率高,可制作高级食用油。种仁可加工成优质蛋白质饮品。文冠果不仅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也是城市绿化、身边增绿的景观树种,最主要的它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经研究表明,文冠  相似文献   

19.
文冠果是我省的乡土树种之一,含油率30.8%,经济价值比较高,有“北方油茶”之称。文冠果抗旱、耐寒、耐瘠薄,是说它在较恶劣的条件下能够维持自身的生存,如要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油料,必须加强经营管理。蒲县林场1976、1977年营造文冠果林一万亩,1977—1979年曾做过施肥试验,1980年,我们在本场辛庄点就此进行了调查,效果显著。一、施化肥调查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是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率高,能食用。我国把文冠果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已有悠久历史。清初,陈淏子辑的《花镜》一书就有记载。自六十年代初,文冠果由野生而转为人工栽培以来,由于自然授粉,其后代变异复杂,形成很多类型。其中紫花类型文冠果,在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