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农业土地系统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人类对土地利用问题愈发关注,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土地计划”等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推动下,“土地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土地系统研究成为土地系统科学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以全球土地计划与土地系统科学为指引,旨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的概念,系统梳理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内容对象以及关键科学问题,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土地系统科学学科体系,推动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第一,多维度格局探测与分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重要基础:农业土地系统不仅关注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特征、规律和过程,而且更为关注耕地内部多熟种植制度、农作物空间格局、利用集约度、综合生产能力等结构和功能的多维变化,因此,需要依靠多学科/数据的交汇、融合等手段来揭示农业土地系统的复杂特征;第二,多模型耦合的过程与机制解析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明晰农业土地系统时空格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地系统格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在时间维度进行扩展,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系统变化过程和机制的动态表达,目前,土地变化模型的建模手段已从传统单一的地理模型或经济模型研究转向模型耦合研究,以反映农业土地系统中“人类-环境”的复杂关系;第三,多内容的综合效应评估与调控是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关键任务:农业土地系统与全球变化、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密切关联,农业土地系统时空格局探测、过程机制解析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农业土地系统与农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相互关系,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权衡优化关系,追求土地利用的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以建立人地和谐、可持续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解决农业土地系统研究的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将有力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推动土地系统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加快退耕还林步伐,调整农业用地结构,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防止土地退化,减轻自然灾害;强化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农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3.
王影  陈建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20-13122
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存在的土地闲置甚至撂荒、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提出应用农业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借助于农业供应链上核心农业企业的力量,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破解土地流转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政府统筹,采用政策措施引导核心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解决农业供应链资金短缺及分散农业风险;创立土地流转机构,完善流转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仍存在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土地政策惠及程度低、"三权分置"难度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政策、落实三权分置,以提升农业发展空间;整合农业发展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5.
<正>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整合农业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但是,要搞好土地流转,必须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1、产业带动是前提。推行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反之,实施农业产业化才能带动土地大规模流转。因此,坚持农业产业项目带动是推进我地区土地流转的  相似文献   

6.
以梳理土地托管政策演变过程、分析土地托管发展过程中政策变化为目的,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土地政策演变过程的梳理,深入分析土地托管形成原因、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对农业土地托管服务的发展提出加强体制建设,完善多层级的土地托管制度;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制定对应政策,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市场机制下的土地托管供需平衡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姚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81-19684,19726
在阐述我国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市场、农业资本市场、农业劳动力市场、农业科学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流转引发的县域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变化。探讨了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一是县域农业规模化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土地得到较为有效的供给;二是县域农业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得到较为有效的补充;三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为县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市场,保证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持久稳定的基础;二是提高县域农产品的商品化、差异性和附加值;三是保证县域农业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催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所在。建议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职能;完善土地定价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模式、贷款抵押担保品、金融服务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相似文献   

9.
土地养老作为农民养老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然弱化,但在农村养老保障不健全、老年农民进城困难再加之老年农民对乡土依恋的情况下,土地养老仍将长期存在。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和运营的过程。土地养老与农业现代化土地方面的交集使得两者相互联系又互相矛盾。土地养老以及半工半耕的家庭结构所衍生的老人农业阻碍了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租金以及地权问题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同时也阻碍了人口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生存和就业离不开土地的保障,过分强调农业现代化也有可能对土地养老下的老年人生活、农户家庭以及农村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既要解决好农业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的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养老问题。因此协调好土地养老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实现机械化、产业科技化,经营系统化。土地流转,一是推动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三是有利于农科技术推广;四是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成和发展;五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但农业规模化经营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土地产权清晰,能够自由交易,且交易成本较小;农民有意愿出让土地;农民愿意购置土地,并有能力进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金融部门与政府的支持,等等。这些条件在当前的我国,尚不完备。为了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政府必须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使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易或流转的同时,改革户籍制度以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育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并在在融资、保险、技术以及产品销售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问:什么是农用地?答: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因此,任何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或者不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都不能成为农用地。根据农村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理论上厘清土地流转与"大农户"形成的逻辑关系;然后运用河南省土地流转基本情况的基础调研数据,研究土地流转与"大农户"形成的现实路径,解析土地规模经营、"大农户"形成与农业经营体系的耦合机理;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政策体系、科技体系、生产体系、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等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动态优化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补贴对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影响的因素,将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机制划分为3个等级13个解释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拟合,构建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不同因素的农业补贴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程度;农民的教育水平、外出工作人员数量、农民年龄、人均劳作收入、农民对补贴的满意度、土地年租金、土地流转期限、土地流转合同形式、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数量等10个变量的Wald检验成果显著,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效果显著。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对土地规模经营有促进作用,农业补贴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土地规模影响机制效果不同,对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影响较明显;适度的雇工补贴对减缓农民种地压力起到较好的舒缓作用,有利于农民扩增土地规模经营范围。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才能更有效地吸引资金投入农业,增大农业投入。土地适度  相似文献   

16.
农户行为视角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视角实证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中环节发展水平较高,产前和产后环节发展相对薄弱;2)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产中和产后环节生产性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3)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大规模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更为显著;4)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商水县是农业生产大县,耕地面积8.8万hm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粮食种植规模是当务之急。为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统一化管理,商水县进一步加强了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现代农业主体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商水县建立了25个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服务大厅。2014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64万hm2,全县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从陕西省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农业科技资源方面,概述了陕西省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陕西省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水质下降;农业科技问题发展和推广缓慢等问题,提出通过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壤质量,改善水质,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快农业技术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促进陕西省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首要问题在于获得农地经营权。农民思想保守,缺乏合同契约意识;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价格制定不合理;土地流转期限短;土地流转用途不明确或改变土地用途;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经营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的根本途径,研究二者关系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乃至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及转入不同特征土地对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土地转入对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获取均不具有显著影响。但如果转入土地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则能显著促进社会化服务获取。另外,农户经营能力越强,对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的应用程度也越高。因此,政府应推动更有效率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提升农户生产经营效率;强化经营主体培训,增强联结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